文明健康科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文明风网推出“文明健康科普”专栏,号召用文明健康方式共筑美好生活。

 资  讯 

关注老人出行安全,严防事故伤害!

即时 | 2025-04-28 16:56

假期将至,车流剧增,请关注家中老人出行安全,多提醒劝导,严防事故伤害!

老年人安全出行

请您这样做

老人的健康、安全是每位儿女的牵挂

针对老年人的交通安全

交警蜀黍为大家做出安全提示:

请广大老年朋友们出门时

一定要多停、多让、多观察

切勿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别为了抢几秒钟将自己置于险境

市民们也要关爱老人

提醒家人注意交通安全

1、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错误观点:“车离得还远呢”“我加快脚步就行了”“绿化带那么矮跨得过去”

image.png

部分老年朋友出行时

不管来往穿梭的车辆

随意横穿、斜穿

觉得车没那么快撞到自己

随意翻越护栏或绿化带

将自己陷于危险境地

交警提醒:

横过道路时,老年人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合理利用倒计时预估通过时间。无信号灯时,应选择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等安全设施,并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原则。不攀爬护栏、绿化带,不随意倒退折返。遇双向都有来车时,应原地不动,等车开过去再走。雨雾天气要特别小心,放慢脚步,多观察,确保安全。

2、走路请走人行道

错误观点:“路上没什么车”“等车来了我就闪开”“司机看得到我”

image.png

有些老年人穿行在车流中

认为司机会主动避让

一旦发生意外

后果不堪设想

走在机动车道与机动车抢道

都是相当危险的行为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image.png

交警提醒:一定要走人行道,不可侥幸认为车辆能看到自己。老年人应了解交通标志标线,避免进入禁行区域。游玩、锻炼勿在机动车道上逗留。夜间出行时,尽量穿醒目或带有反光条的衣物。注意路边停放的车辆动态,防止被突然打开的车门撞伤。

特别提醒:

一、骑车要戴好安全头盔

老年人出行推荐步行或乘坐公交,也可让子女接送,尽量避免骑行。如需骑行,请走非机动车道,不闯红灯、不逆行,不酒驾,远离大货车。

二、乘车要坐正规车

乘坐公交时,请勿争抢,以免摔倒受伤。打车请在安全地点拦车,乘小车或客车时请系好安全带,不坐超员或非法营运车。农村老人勿乘农用车、货车、电动三轮车或“带病车”。

驾驶员朋友这样做:

image.png

一、减速让行,在行车中遇到老年人过马路要减速让行,不抢道、不鸣笛催促。

二、合理使用灯光,光照条件好的道路,不要使用远光灯;没有路灯的路段,发现前方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要提前切换近光灯。

三、发现有老年人结伴而行,要注意提前礼让避让,不可突然鸣笛,以免老年人因受惊而采取错误的规避行为。

守护老年人

龙岩交警在行动

为进一步提高

老年朋友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有效防范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发生

龙岩永定区交警大队走进辖区老年群体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推动老年群体远离交通事故伤害

image.png

▲3月5日上午,宣传小分队走进永定县培丰镇文溪村长者食堂与老年人拉家常、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视频等形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image.png

▲3月25日,永定大队联合永定区卫健局,利用老年人免费体检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和特点,走进堂堡镇卫生院针对体检老年人开展“防事故,保安全”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意识,预防和减少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的现象。

image.png

▲4月8日上午,永定大队坎市中队民辅警走进坎市镇浮山村老年活动中心对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image.png

▲4月14日上午,宣传小分队走进湖坑圩场通过现场宣讲、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播放视频以及面对面“唠家常”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image.png

▲4月20日上午,宣传小分队走进高陂天后宫,对农村“一老一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交通安全

关系着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也牵动着千家万户

我们呼吁老年朋友们

遵守交规、增强自护意识

也希望其他交通参与者

多些耐心与体谅

共筑平安出行环境

号称能护眼防近视的“大路灯”值得买吗?

即时 | 2025-04-27 15:38

从几百到近万元不等

号称能护眼防近视的“大路灯”值得买吗?

近期,“落地护眼灯”受到家长群体的追捧,因其形状酷似街边的路灯,也被称作“大路灯”。记者走访发现,大路灯的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还有一些大路灯号称其“能护眼”“防近视”。大路灯是否真的能防近视?如何从改造灯光的角度帮助孩子防控近视?防控近视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看似“高大上” 实为通用灯具

大路灯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个头大”,高度通常在两米左右,重量一般在20千克左右;照明范围广,光线可以覆盖书桌和周围地面;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八九千元,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台灯。

记者发现,在宣传上,这类产品普遍称对孩子眼睛有好处、能防控近视。“光多照1米,分多涨10分”“开学逆袭985”……一些产品宣传其有利于孩子学习,令家长们心动不已;“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67%”“孩子在用的普通台灯可能伤害他们的眼睛”……部分商家则贩卖“近视焦虑”,让家长们对普通台灯充满“怀疑”。

有的家长受误导认为只要买贵的灯就可以防控近视。广州消费者林女士表示,大路灯的宣传广告让人感觉很“高级”,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都要看书学习几个小时,为了孩子的视力,多花点钱也值得。

大路灯究竟是什么灯?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灯具室主任黄骏表示,大路灯其实就是可移式通用灯具,属于我国强制性CCC认证产品范畴,其安全、电磁兼容项目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与传统的桌面台灯不同,大路灯采用上下双光源设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治医师许吉萍表示,大路灯有一个直接照向书桌的光源,同时还将光线照向天花板,相当于把台灯和顶灯合成了一个灯,让室内阅读环境整体变亮。

大路灯的三大焦点问题

问题一:大路灯可以防控近视吗?

许吉萍表示,目前尚无直接的临床证据证明大路灯对近视防控有显著效果,而且室内灯光只是近视防控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据《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近视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后者涵盖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读写习惯、采光照明等。

此外,有的大路灯还涉嫌违规进行医疗效果宣传。专家表示,灯具不属于医疗器械,产品具有医疗效果的宣传不可信,所谓的“黑科技”“疗效”难以验证。

问题二:买大路灯越贵越好吗?

谈及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价格问题,雷士照明品质与售后总监黄敏德介绍道,虽然灯的照明亮度和使用寿命与价格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绝对的因果关系。价格并非衡量灯具品质的唯一标准,消费者不能单纯以价格高低来判断灯具的好坏。

问题三:大路灯一定优于普通台灯吗?

至于光线和近视之间的关联,目前,一项针对1840名学生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教室灯光为模拟太阳光光谱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三年后近视发生率较少,这说明模拟太阳光光谱的灯具对防控近视有一定帮助。许吉萍表示,部分厂家的大路灯也模拟了户外光的光谱特性,但实际效果因厂家而异,而且其他护眼台灯和顶灯也能达到类似效果。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购买大路灯还是普通读写台灯,都有几个关键考量维度。黄敏德表示,家长务必留意产品是否明确标注执行国家标准GB/T9473—2022《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在灯具的性能参数方面,要特别关注灯具的光谱特性,尽量选择光谱特性接近太阳光的灯具。

还有几项重要参数不容忽视。“为孩子购买的灯具,桌面照度应达到500勒克斯(lux)以上,显色指数需达到95以上。此外,产品还需满足防眩光、低蓝光、无可视频闪等要求,全方位为孩子营造舒适、健康的读写照明环境。”黄敏德说。

近视防控不能只靠灯

专家建议,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灯具和近视防控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多维度进行近视防控。

购买了合适的灯具是否意味着防控近视一劳永逸?对此专家认为并非如此。许吉萍表示,儿童近视防控并非只受光线这一单一元素的影响,个人学习生活环境、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视力健康。

从近视防控医学来说,最主要的防控因素其实是“一增一减”。许吉萍介绍,“一增”是增加户外活动,建议每天累计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两小时以上,每次15分钟以上。除了环境灯光改造,还需要做更多的“增量”,如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

“一减”是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专家表示,近距离用眼不仅仅是看电子设备,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不看手机就不会近视,其实儿童在看书、写字、画画、弹钢琴、下棋甚至玩积木时都可能会近距离用眼。总的来说,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要尽量少,用眼距离要尽量远。

走近碳循环里的“幕后英雄”

即时 | 2025-04-27 09:58

东南网4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肖芳奕)

我们生活在一个流动的星球。作为碳基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周流不息、循环往复,构成了地球生命的脉动。那么,到底是谁在影响着碳循环的进程呢?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科研监测中心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的福建省级林业科研项目“武夷山不同海拔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与研究”,旨在解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旅。近日,该项目取得可喜成果。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就像“幕后英雄”般,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是天然实验室

地处闽赣交界地带的武夷山,拥有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

早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官宣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这场为期3年多的调查,覆盖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所有区域,共发现植物、昆虫、大型真菌等多个类别的34个新物种,还调查到10个中国新记录种。

不仅仅是新物种,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诸多未解之谜,都可以在武夷山找到答案。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拥有110多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其中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被称为‘华东屋脊’。”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科研监测中心工程师刘文芳说,黄岗山从山脚到山顶,气候就像过山车般多变,依次演替出了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矮曲林、中山草甸等不同植被类型。这为科研人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了一系列战略框架协议,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2023年启动的“武夷山不同海拔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项目,便是要利用这大自然的馈赠,探索碳循环的奥秘,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

小小微生物撬动大循环

在碳循环研究中,碳储量与碳通量是两个重要指标。如果把森林生态系统比作一个银行账户,那么碳储量相当于账户余额,碳通量则可类比为银行流水。经过两年多的监测调查和数据分析,项目组发现,不同类型植被碳储量和碳通量差异显著。

从碳储量看,草甸就像“贫困户”,“存款”捉襟见肘,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则是家底殷实的“暴发户”;从碳通量看,阔叶林家的生意最红火,流水单又长又多,针叶林则门可罗雀,生意略显惨淡。

是什么引起了“贫富差异”?研究发现,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植被生长也变得更迟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随之减弱。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了,固碳量自然就少了;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排碳量也跟着少了。换言之,同等条件下,高海拔地带的植被碳储量和碳通量要少于低海拔地区。

除了海拔因素,植被自身的生长特点、土壤条件,都影响着植被碳储量与碳通量。

阔叶林的叶片又宽又大,宛若火力全开的光伏板,能更高效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养分比较丰富,植被也长得更好,对碳的吸收和释放也更活跃,从而影响了碳储量和碳通量。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是容易被忽视的“幕后英雄”。

“土壤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分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有机物,影响碳循环。”项目组成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徐侠说,这位“幕后英雄”能否发挥十八般武艺,与其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养分与酶活性休戚相关。

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就像“营养丰富的大礼包”,有效磷含量高,能让土壤酶活性大大提高,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吃得越多,干活就越起劲。微生物代谢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键”,能够更高效地分解有机物,把其中的碳释放出来或者固定住。反之,到了低海拔地区,土壤养分没那么多,像个“小瘦包”,微生物参与碳循环的程度和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加快解锁森林“碳密码”

其实,土壤养分对微生物的影响,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里都很常见。

热带地区像个“大火炉”,高温多雨,磷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很容易淋失,微生物“吃”不到足够的磷,活力就会受到影响,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下降,碳循环的速度和效率也就跟着改变了;寒带地区则像个“大冰箱”,温度低,微生物就像被“封印”了一样,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就变小了,碳循环的过程也就不那么顺畅了。

“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徐侠说。

通过研究,项目组不仅探究到碳通量和微生物之间的奇妙关系,还建立了碳通量—碳储量模型。这个模型既可以带着人们“穿越”到过去,复盘武夷山国家公园近30年碳储量的历史状况和动态变化规律;又像一个超级“预言家”,能准确预测不同植被类型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碳动态变化

“该研究成果不仅能为国家公园体系的碳汇核算提供科学范式,更将推动建立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导向的绿色发展新机制,助力武夷山国家公园更好地管理森林资源,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刘文芳说。

作为全国最“绿”省份,福建正加速解锁森林生态系统里的“碳密码”。记者从福建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全省实施“武夷山不同海拔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与研究”“福建省主要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动态监测”“基于碳汇功能提升的针叶人工林提质增效研究”等10多个涉及林业碳汇的省级林业科研项目立项,进一步加强林业碳汇基础研究。同时,福建还组织开展全省林业碳汇专项调查,按照森林类型、起源和龄组选取森林样地,开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枯死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调查,构建了福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文明健康科普 | 面对火灾 如何逃生

即时 | 2025-04-25 14:45

文明健康科普 | 搭上“旅游快车” 边陲小村正焕新

即时 | 2025-04-25 09:53

石狮市:科普活动进校园 点亮少年科技梦

即时 | 2025-04-25 10:19

泉州市“启梦者”基层科普巡展进校园志愿服务暨世界读书日特色展示活动 石狮日报 供图

4月23日上午,泉州市“启梦者”基层科普巡展进校园志愿服务暨世界读书日特色展示活动在石狮市第八实验小学开幕。这场融合科技探索与书香文化的特色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与创新互动形式,为800余名师生献上一场“科技+文化”的奇幻盛宴。

科技领航赋能成长,“莲”文化主题彰显特色。作为石狮市第八实验小学“第五届科技节暨校本课程、少年宫、课后服务特色成果展示活动”的重头戏,泉州市“启梦者”基层科普巡展进校园志愿服务暨世界读书日特色展示活动以“党耀新程—科技领航,莲想未来”为主题,通过多元形式展现科技魅力。活动以解锁莲花成长密码展示为亮点,包括开幕式舞龙表演、“巧手承韵,帽映华夏”科学主题活动、情景剧、机器狮舞蹈、科学表演秀、科学家故事剧以及分享一本好书活动、科普讲座、科普展、3D打印展、走进神奇的纺织世界、科技作品展示等,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开幕式上还举行签约仪式,泉州科技馆纺织服饰分馆与学校负责人签署“馆校共建”合作协议,泉州科技馆纺织服饰分馆将成为石狮八小的校外科普实践基地,通过整合双方资源,激发学生对纺织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活动由泉州市科协、教育局、文明办、关工委主办,泉州市科技馆、石狮市科协、石狮市教育局、中共石狮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石狮市关工委承办,泉州市科技馆纺织服饰分馆、石狮市第八实验小学等协办。(石狮市委宣传部 李芳怡 石狮日报记者 兰良增 颜华杰)

文明健康科普 | 以山为家 与路为友 让文明旅游成为风尚

即时 | 2025-04-17 16:49

文明健康科普 | 跳绳孩子世界梦

即时 | 2025-04-17 09:09

抓紧洗晒,福建下一场降雨过程蓄势待发!

即时 | 2025-04-16 09:33

未来几天暖意继续升级

部分地区午后气温达30℃以上

宛如初夏

不过昼暖夜还凉

昼夜温差高达10℃以上

要根据气温变化

适时调整着装

特别是早出晚归的朋友

最好多备一件方便穿脱的外套

今明两天

全省大部天气晴朗

今天,湿度小,全省晴

16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局部有阵雨

17日起新的一轮降雨拉开序幕

全省多云到阴

内陆和北部地区有阵雨

局部中雨

其余地区局部有阵雨

18日起,雨水遍及全省

雨势也会明显增强

普遍会有中到大雨

计划洗衣晾晒

抓紧好天气时段

文明健康科普 | 数百欠条写成诚信经营金字招牌

即时 | 2025-04-14 17:17

关爱老年人脑健康公益行动启动

即时 | 2025-04-13 16:29

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陈坤) 11日,“银杏百福·健脑同行”关爱老年人脑健康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活动由省卫健委指导,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省医学会、省医师协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省老年事业基金会主办。

据介绍,我省老年人口已达793万。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达1.7%。活动聚焦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两大高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旨在通过“早期筛查—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全程管理”四级防控模式,提升老年群体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老龄化。

福建省华福证券慈善基金会为关爱老年人脑健康公益行动提供7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活动现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全省20家“银杏乐龄家园”签署志愿服务协议,未来,志愿服务队伍将依托“银杏乐龄家园”所在村居为重点,为55~75岁居民开展脑疾病筛查、科普宣教、康复支持、关爱陪伴等,增强老年人自我预防意识,力争重点人群对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至85%以上。

你的孩子疫苗按时接种了吗?福建本月起查漏补种

即时 | 2025-04-11 12:04

孩子疫苗按时接种了吗?福建本月起查漏补种

漏种疫苗的儿童全年均可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为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迟种漏种儿童及时得到补种,福建省定于4月至5月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漏种疫苗的儿童全年均可补种。

据了解,通过查漏补种可以确保孩子建立完整的免疫屏障,预防麻疹、风疹、流脑、乙脑、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助力孩子顺利入托入学,避免因漏种影响健康和学习。

补种对象为:全省范围内未按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8周岁以下人群,重点覆盖0至6岁儿童。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活动是4月、5月集中开展,但漏种疫苗的儿童全年皆可补种。

家长如何知道孩子是否需要补种?

一查接种证。翻开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对照“接种记录”页,逐一核对其疫苗种类和剂次是否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一致。

二看通知提醒。请留意手机短信、电话通知或社区公告等,接种门诊会主动联系漏种儿童家长,提醒补种时间和地点。

三问专业人员。若接种证记录不全、丢失或对补种有疑问,可致电原接种门诊或携带接种证到就近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将现场核查电子档案并解答疑问。

如果有漏,家长可就近选择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补种,可提前通过线上预约方式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如通过闽政通App,在搜索栏输入“疫苗预约”,或“办事”模块的“卫生健康”模块选择“三医服务”,进入页面选择“预约接种”等。(记者 陈丹)

文明健康科普 | 培养学生文明出行的习惯

即时 | 2025-04-11 12:08

文明健康科普 | 合规纳税 从一张发票开始

即时 | 2025-04-10 11:14

文明健康科普|收藏古玩需谨慎 文物也要办“签证”

即时 | 2025-04-07 16:00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