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不充分、群众看病难等问题,谢建伟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及省属单位优势资源,号召热心医疗卫生事业的同道组建义诊队伍,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获得优质医疗服务。[详细]
成为律师后,颜木海真心实意为基层群众解决各种法律难题,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坚持献血(全血和机采血小板)22年。[详细]
“乐于助人、崇德守信”是俞治华始终秉持的人生信条。面对亲人的离世与急需他血液的干细胞配型患者,俞治华毅然选择后者,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详细]
30多年来,李亚华通过文旅融合创造非遗的产业价值,为传统手艺人和乡村女性提供生计;致力非遗扶贫,以厦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孤寡老人、残疾人、自闭症群体为重点,积极主动开展精准扶贫实践活动。[详细]
在工作中,陈卫国守护每一趟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工作之余,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无偿献血24年只为给生命“加油”。截至2022年6月,他共捐献血小板137次,献血量达23万毫升,连续多次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授予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称号,其中金奖8次,银奖4次。同时,陈卫国还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骨干成员,总服务时长累计达3500小时。[详细]
2022年6月,晋江突降暴雨,有人意外溺水、命悬一线,路过的兰靖翔奋不顾身,冒雨跳河救人,并帮助落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待消防医护赶到现场后,才默默离开。其救人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点赞,被各方盛赞其为“凡人英雄”。[详细]
2022年7月3日,一名4岁女童在漳州东山县南门湾海边游玩时被大浪卷走,李松武、卢金镇、林建光三人连同周边群众齐心协力、接续救援,成功救起了溺水女童,在滔天巨浪中谱写了一曲平凡英雄赞歌。[详细]
谢中华,男,汉族,1979年2月生。江西省吉安市人,晋江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工人。2019年10月,谢中华为护工友,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被砍伤后,不顾流血、疼痛,仍继续与歹徒周旋,直至歹徒被成功制服。[详细]
2020年8月26日凌晨,杨添丁赤手空拳,勇斗三名偷车贼,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其光荣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点赞。2022年8月4日,杨添丁被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列入拟表彰的全省第二十八次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先进分子公示名单。[详细]
郑元楷奋不顾身,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四次下水,挽救生命,凭一己之力挽救了一个生命。郑元楷见义勇为的壮举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福建日报、福建法治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转载报道,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引发社会热议,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见义勇为的郑元楷点赞,有网友赞誉他是“大中华和谐社会的典范”。[详细]
十二年来,陈雪英顶着家里变故的重大压力还清巨额外债的事迹,在乡里乡外被传颂,大家称赞她是个诚实守信的好人。[详细]
吴朱青始终秉持“诚心守信、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严格保障产品质量,用心对待每一笔订单,做到履约率100%。同时,他注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捐资助学、帮扶贫困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吴朱青带领企业多次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金融机构评为AAA级信用企业,企业“3A”商标也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宁德市知名商标称号。2022年被评为宁德“身边好人”。[详细]
黄水杈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一位居民。怀着对烈士的感恩和崇敬,黄水杈年少时便立志要守护好烈士墓。而他也信守诺言,从少年时到古稀之年无一年停止过守墓,至今已过了60个年头。[详细]
曾有过20余年军旅生活的莫良明失明不失志,克服种种困难,自主创业。他心明如镜,诚信做人,信守承诺,一言九鼎,为商场注入一股清流,赢得业内业外一致好评。[详细]
在永安市西洋镇林田村杨梅板,静卧着一座无名烈士墓,那里埋葬着5名红军战士。从1934年开始,陈毅翔一家4代人87年一直守护着这个红军无名烈士墓,成为庚续红色血脉的典范。[详细]
许必兰是幼儿看护的“多面手”,总是游刃有余地解决残障儿童的饮食、传染疾病、擦洗身体、早教、按摩等问题;她是恪尽职守的“营养师”,疫情期间主动承担清早无接触食品接收工作,针对不同孩子、不同节日均衡搭配丰富的营养餐;她是无微不至的“贴心妈妈”,精心为孩子们举办集体生日会,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点滴,用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搭建温暖港湾。[详细]
近12年来,在黄种衍的带动和帮助下,绿湖养猪合作社生意火红,还发展了近万户的沼气用户。2015年6月,黄种衍从福建省农科院生态所引进了红象草,并与合作社社员制订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业品牌营销计划,同时创立了2个草猪肉地方团体标准。[详细]
1968年12月创办了林源村第一个村保健站,罗万箱从赤脚医生做起,一干就是53年,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其工作成绩也得到了上级认可,先后被三明市卫生局评为三明市计划免疫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详细]
蔡桂泉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人民警察,他信念坚定,政治忠诚,把做好公安事业作为践行对党和人民庄严承诺的具体行动,他热爱这份事业,用心用情兑现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追思和热爱的好党员、好民警、好同志。[详细]
俞书献入职28年来,他以不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电网工作者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先后荣获福建省技术能手,国网福建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抗冰保供电先进个人、抗台风抢修保供电先进个人等称号。[详细]
在宅中村村民的眼里,徐月銮是一位特别爱笑的女子,满脸幸福的样子。她识大体、顾大局,丈夫去世后,一边赚钱还债,一边一如既往地孝顺公婆,一家人和睦关爱,团结进取。徐月銮二十年如一日的孝心和孝举也感染着周边的人,一家人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以和为贵、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同时推动形成“一个家庭延伸四邻,一家平安连成一片”的良好局面。[详细]
丁妹妹二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偏瘫十几年的公公,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小叔子和年幼的子女,跟婆婆的关系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倔强姿态与温情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详细]
“兄弟睦,孝在中。”说的正是关福玲夫妇的故事。关福玲是南平市拖拉机厂退休职工,自1985年与丈夫李传利结婚后,她用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尽心尽力照顾智障大哥30余载。2022年,关福玲被评为孝老爱亲类“延平身边好人”,其家庭获评南平市最美家庭。[详细]
当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王林慧已需要面对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父亲身体欠佳长期住院的困境,早早扛起家庭重担。从初中起,她就带母离家求学。九年来,从学校宿舍、医院到出租屋,她始终如一、无怨无悔照顾母亲,事事亲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女儿的爱与担当。[详细]
20多年来,连春宇和丈夫彼此扶助、孝老爱亲,家庭和睦,共同照顾患病的岳母,全心爱护婆婆。连春宇事无巨细,嘘寒问暖,从未有过厌烦,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一个“比女儿还亲”的好媳妇,让婆婆成为了邻里四舍争相羡慕的对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