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是郑伯武同志崇高的思想境界
两次受伤,郑伯武身上留下了十二道伤疤。特别是头部的刀伤,更让郑伯武留下的间歇缺氧性头痛的后遗症。可是郑伯武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郑伯武同志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四年多的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勇于负责,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办案过程中,他时时刻刻用规章制度制约自己,不办人情案,不拉关系走后门。在他所办理的三百多起案件中,没有一起被纪检部门倒查,也没有一起被群众投诉,真正做到了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城关派出所担任责任区民警期间,郑伯武针对所管辖责任区人员流动大,治安情况复杂等特点,组建了定人定点,以点带面,条块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并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带领责任区群众巡逻执勤,依靠责任区居委会力量共同创建文明安全小区。四年来,他和同事们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3起,抓获在逃犯10名,破获治安案件200余起,辖区内的刑事发案率较以往下降25%,治安案件发案率较以往下降29%,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除了打击犯罪,管好治安外,在日常工作中他常怀爱民之心,常守为民之责,常办利民之事。四年来,他走访了段区的家家户户,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他向居委会的干部请教,与老年人摆"龙门阵",和弱势群体交朋友,很快和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03年7月,郑伯武因工作出色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伴随而来的是2000元奖金。面对奖金,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想到了"希望工程"。第二天,他就将这笔钱一分不少地送到县"希望工程"办公室,要求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将这笔奖金用于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捐完钱后,郑伯武没有声张,默默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他热爱的人民公安事业。直到新学期开学时,派出所收到一封署名黄少琳的学生送来的感谢信时,派出所的同事才得知郑伯武默默助学的事迹。
2005年9月17日中午,居民许美琴在上马路农行储蓄网点取钱时,不慎遗失钱包一个,内有现金630元。630元对于许美琴来说并不是一个大数目,所以事发时并未报警。两天后,许美琴路过派出所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警了。接警后,郑伯武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多方查找,用自己的电话逐一拨打了当天在银行办理业务的储户电话,共计一百多人次,终于帮其找回了钱包。2005年9月27日,福州晚报以《遗失两天,钱包完璧归赵》为题报导了郑伯武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
在郑伯武的辖区有一位特殊为老人叫郑爱仙,他有三个儿子和一幢二层的房子,但她却常常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原来,老人的三个儿子为了争房产,谁都不愿意赡养自己的老母亲。为此事,老人一怒之下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虽然法院最终判给老人三间房屋居住,可老人与三个儿子的关系却越来越僵。郑伯武得知此事后,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耐心细致,热情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先后八次上门做三个儿子的思想工作,说法律,讲社会,谈邻里关系。其循循善诱,富有感染力的工作方法,最终深深感动了老人的三个儿子,老人最终回到她的三个儿子的温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老人逢人就夸小郑是个热心肠的好警察。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郑伯武共为辖区群众解决实际因难50余件,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