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年来,宁德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围绕“老年群体颐养”和“青少年成长需求”两大主题,构建起“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民生服务体系,让“夕阳红”的温暖与“朝阳红”的活力相得益彰,为文明城市注入温情力量。
老有所依 用心托举“夕阳红”
宁德市紧扣老年群体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暖心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绘就“老有颐养”的民生新图景。
走进福鼎市桐山街道溪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书画室、棋牌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下象棋,或练书法,或排练舞蹈,各得其乐,好不热闹……这是近年来桐山街道扎实推进“一老”工作的生动缩影。
桐山街道溪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实现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的梦想。
依托“益路桐行”社区合伙人项目,溪西社区联合福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建“康养社区”服务项目,汇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社区能人等力量,构建起“养老+医疗+家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社区即可享受便捷专业的照护服务。“现在看病再不用奔波排队了,家门口就有专家坐诊,连日常小毛病都能随时咨询。”60多岁的刘阿姨对社区医疗服务赞不绝口。
同时,为了解决高龄、孤寡、独居老年人就近吃饭问题,宁德市大力推行“互助孝老食堂”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构建“政府搭台、村居承办、居民互助、个人自愿、梯度收费、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
蕉城区七都镇六都联合孝老食堂。
每天中午,霞浦松城街道中乘社区的孝老食堂总是饭菜飘香。“每天都能享用着热腾腾的饭菜,5块钱就能吃到三菜一汤既实惠又可口。”89岁的独居老人吴爷爷在领取定制餐食时说。干净整洁的餐厅,美味可口的家常菜,物有所值的价格,使得这里成了许多老人就餐的首选。
此外,中乘社区还创新“餐食+”服务模式,联合餐饮企业打造中央厨房,在为老人送餐上门的同时,志愿者会细心检查燃气安全、排查用电隐患,将“舌尖上的温暖”延伸为“居家安全守护”,让“小食堂”承载起“大民生”,真正把养老服务的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关爱儿童 真情浇灌“朝阳气”
着眼于解决城乡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后托管、素质提升等现实需求,宁德各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市书房、文化场馆等公共场所和文化资源,构建起“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网络,从微末之处守护“朝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幸福伞”。
福安市常态化开展“幸福穆阳娃”系列活动。
针对“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等问题,福安穆阳镇石马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以乡村学校教师为主体,吸纳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等力量,常态化开展“幸福穆阳娃”系列活动,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科学普及等优质校外资源引入社区,推动实现教育服务“零距离”。
“各种活动搬到家门口,我们无需在接送上操心,省心不少。”“‘爱故乡’讲堂、‘书香伴童年’阅读活动让孩子的眼界开拓了不少。”……石马社区居民们对社区开展的“幸福穆阳娃”系列活动交口称赞。
宁德市通过打造四点半课堂、周末兴趣班、暑托班、“育萌芽”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等公益项目,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课程,切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多元化平台,以文明实践托起孩子们的“童年梦”。
代际融合 老少同乐促和谐
宁德市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老年群体优势,精心打造“银龄先锋”“银龄宣讲团”“银龄志愿者”等特色队伍,积极倡导“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理念,组织老年人参与教育辅导、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活动,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幸福城乡注入“银发力量”。
退休老教师缪春明为青少年讲解犀溪状元文化、千年名村文化。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推进家乡的教育事业。”这是寿宁县退休老教师缪春明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信念。
从教四十载,退休后的缪春明依然心系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坚持每周六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经典,并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老教师进校园开展国学、党史、德育讲座,在基层唱响一曲曲“心怀烛火、余霞满天”的动人乐章。
宁德市委老干部局联合蕉城一小开展“大手牵小手”共学活动。
在蕉城区郑长璋事迹展陈馆,一场由“银发力量”领衔的红色教育活动正在生动开展。宁德市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组织银发宣讲员与蕉城一小的同学们开展“大手牵小手”共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郑长璋烈士是我们宁德的骄傲,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作为郑长璋烈士后代亲属,宁德市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郑贻雄以饱含深情地讲述,将郑长璋烈士小时候刻苦学习、胸怀报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和长大后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娓娓道来。
这场别开生面的“大手牵小手”共学活动,既展现了老同志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又为青少年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堂,彰显了“银发力量”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助推红色薪火的代代相传。
从孝老食堂升腾的袅袅炊烟,到四点半课堂传来的朗朗书声;从银发长者饱含智慧的谆谆教导,到孩子们纯真温暖的贴心陪伴,宁德市用一项项扎实的文明实践,勾勒出关心关爱“一老一小”、 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同心圆”。(宁德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