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共建乡风文明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资  讯 

德化:山村里的文明实践讲习所成了村民“赋能充电站”

即时 | 2025-09-12 17:44

讲习所经常举办南音展演、健康讲座等各类主题活动

在德化县浔中镇仙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所早已成为村民离不开的“精神驿站”——这里有农技书籍解种植难题,有陶瓷非遗传本土文脉,更有流动服务送健康到田间。该村以“建强阵地、聚智赋能、精准服务”为抓手,让文明新风浸润家家户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阵地筑基:把“精神家园”建到群众心坎上

走进仙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所,四大功能区布局清晰,满是生活气息:理论宣讲区配齐多媒体设备和50余张座椅,随时等候村民来“听课”;文化展示区里,德化陶瓷、民俗旧物有序陈列;便民服务区,政策咨询、家电维修预约等服务“随叫随到”;休闲阅读区藏有3000余册书籍,从农技知识到养生指南,从儿童绘本到经典名著,成了村民“充电学习”的首选地。

“阵地建得实,群众才肯来;服务跟得上,实践才有光。”村党支部书记温荣炎的话,道出了讲习所“受欢迎”的关键。仙境村始终坚持“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理念,把讲习所打造成了村民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72岁的陈秀莲是休闲阅读区的“常客”,她说:“以前没事就坐在门口发呆,现在这里有读不完的健康养生书,我天天来报到。工作人员准备了老花镜、放大镜,很贴心。”

为扩大服务圈,讲习所还设立了“流动讲习点”,将课堂搬到村民小组院落、文化广场甚至田间地头,健康讲座送到老人身边、农技指导直达种植一线,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智汇乡村:“土专家+外智囊”让服务精准对味

一支“懂理论、会宣讲、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队,是讲习所持续运转的核心动力。仙境村巧借“本土人才+外部力量”,组建35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村民需求。

本土能人先“登台”。党员干部、退休教师、道德模范、陶瓷艺人、种养殖能手等化身讲师,用方言讲政策、用案例传技能。陶瓷艺人手把手教揉泥拉坯,种植能手田间分享种植技巧,让村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外部智囊再“补位”。德化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定期派专家骨干进村,开展政策解读、健康讲座、非遗传承等专题活动20余场。从“怎么辨别诈骗短信”到“怎么申报惠农补贴”,从“陶瓷非遗的保护与创新”到“家庭急救小技巧”,既拓宽村民视野,又提升服务专业性。

多样化活动让讲习所“人气爆棚”。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舞龙、南音等民俗轮番上演,500余名村民在体验中重拾文化自信。截至目前,讲习所已开展便民服务活动25场次,累计服务村民800余人次。

文明蝶变: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讲习所的持续深耕,让仙境村悄然蝶变。村民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热情明显增高,陈规陋习得到遏制,“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带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好,村民矛盾纠纷事件同比下降20%。

通过政策宣传与民意收集的良性互动,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度不断提升。2023年以来,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的村民同比增长35%,“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村民小组长温新文感慨道,现在村里有事大家都会主动搭把手,讲习所把大家的心聚到一块了。

文化赋能为产业添活力。依托讲习所的柴烧文化传承活动,村内新增3家柴烧手工作坊,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柴烧文化旅游悄然兴起,2023年以来,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村民曾春生说,他在讲习所跟着老师学了半年柴烧技艺,现在自己开作坊,每月能多赚几千元。

如今的仙境村,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下一步,讲习所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乡村样板”。(东南早报记者 陈小芬 通讯员 李宏图 郑燕萍 林志培 文/图

德化三班:“三项行动”破陋习,移风易俗擦亮精神文明建设新底色

即时 | 2025-09-12 17:44

为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新风,德化县三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群众需求为核心导向,从移风易俗、民生关怀、学风涵养三大维度精准发力,用务实举措传递文明温度,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起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浓厚社会氛围。

宣文明,固精神文明根基。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尚,三班镇巧妙借力集市、爱心食堂等人流量大、老年群体集中的场所优势,在镇域内开展移风易俗专项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创新采用“发放宣传手册+方言现场讲解”的形式,向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知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鲜活方式,分享“反对铺张浪费、抵制天价彩礼”的真实案例,通俗阐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主要街道设立政策咨询台,呼吁群众共同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此次行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覆盖群众500余人,让文明理念逐步渗透乡村每个角落。

送清凉,暖一线服务底色。为厚植一线服务的温暖底色,面对夏季持续高温的严峻考验,三班镇聚焦户外劳动者“急难愁盼”,扎实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镇相关领导深入一线,与11个村(社区)的50名环卫工人亲切交谈,细致询问日常工作强度、生活保障情况,反复叮嘱“高温时段务必轮换休息,全面做好防暑防护”,并亲手将防暑慰问品送到环卫工人手中。同时,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高温安全生产防护培训与应急演练,把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这份“接地气、暖人心”的关怀,不仅驱散了夏日酷暑,更让环卫工人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情,以实际行动让服务底色更显温暖。

奖学教,树全镇文明新风。为杜绝升学季“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不良风气,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三班镇联合商会举办奖教奖学表彰活动,为222名三班籍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以“表彰先进、树立典范”的方式替代铺张浪费的传统“升学宴”。现场,学生与家长代表纷纷分享心声,一致认为:代代相传的兴学重教家风、学子们勤勉刻苦的求学态度,才是值得珍视与传承的“精神宝藏”,远比大操大办、追求排场的“升学宴”更具价值。不少家庭主动作出承诺,将以自身行动为表率,积极向身边亲友宣传文明理念,引导更多家庭加入移风易俗队伍,做到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让文明新风在全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下一步,三班镇将继续锚定群众需求,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动文明新风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文明成色,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泉州文明网 德化县委文明办 赖隆琨 郑镇国)

晋江市“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安海镇专场)举行

即时 | 2025-09-11 11:59

文明风9月11日讯 为深入落实“文明中国・人人有礼”主题传播活动及“明礼福建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把移风易俗的“政策声音”转化为群众身边的“生活实践”,9月9日下午,“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新风润人心”——晋江市“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安海镇专场)在安海公园热闹举办。活动创新打造“文明实践集市+文艺表演”双载体,既用趣味服务拉近距离,又以鲜活艺术传递理念,让移风易俗真正融入群众日常,让文明实践温暖浸润人心。

“移风易俗连连看”互动小游戏吸引群众参与。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

文明实践集市:趣味互动学新风,便民服务传温度

活动现场开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一个个摊位整齐排列,既有“接地气”的便民服务,也有“有温度”的理念传递,让群众在享受实惠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文明熏陶,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打卡。“移风易俗连连看、滚滚乐”互动小游戏,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大家摒弃陈规陋习,践行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围绕“明礼福建人”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文明实践志愿者现场讲解日常礼仪规范,助力群众提升文明素养;联合安海镇河长办、安海交警中队等单位志愿者,提供水利知识普及、交通安全宣传等服务,义务理发、磨刀剪等志愿服务项目贴心又实用,将文明实践与便民需求相结合,让群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文明实践的温度。

精彩节目吸引群众阵阵掌声。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

文艺表演:鲜活演绎讲新风,知识问答促参与

文艺表演环节紧扣“移风易俗”与“文明有礼”核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新风理念“活”起来。晋江市青年艺术团、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安海镇音乐与舞蹈协会等团队带来舞蹈、闽南答嘴鼓、歌曲、诵读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理念。

现场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新风问答。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

演出期间还设置了两轮“移风易俗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围绕“移风易俗的实质是什么”“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中应如何做”“一般村居民操办婚丧喜庆活动需遵守什么”等核心问题提问,让群众在互动中深化认知,主动成为新风的践行者。

此次活动由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主办,中共晋江市安海镇委员会、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多家单位承办,让移风易俗不再是“生硬说教”,而是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生动实践,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晋江市委文明办)

明溪县开展“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即时 | 2025-09-11 09:53

文明风9月10日讯 近日,在明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下,明溪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民宗局、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围绕“倡导文明殡葬 规范殡葬服务 深化移风易俗”作主题宣讲结合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传统殡葬习俗中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问题的危害,倡导厚养薄葬、生态安葬、文明祭扫等现代殡葬理念。殡葬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现场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严格遵守行业规范,杜绝违规经营、诱导消费等行为,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此外,活动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科普影片等形式,向参与者普及殡葬改革政策、惠民措施及生态安葬方式,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

据悉,明溪县将持续开展文明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明溪县委文明办)

宁化县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即时 | 2025-09-11 09:53

活动现场

文明风9月10日讯 9月10日,宁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民政局、县民宗局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邀请殡葬相关部门和民间风俗从业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宣讲人员围绕“倡导文明殡葬 规范殡葬服务 深化移风易俗”,结合案例解读政策、剖析传统陋习危害,强化文明理念。随后,现场组织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从业者遵守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现场还组织观看了电影《入殓师》,工作人员还向参会人员发放《宁化县移风易俗倡议书》和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倡导大家摈弃陈规陋习,大力宣扬厚养薄葬、文明殡葬。

此次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互动交流与承诺践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大家深入了解了殡葬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更推动了从业人员摒弃陋习,凝聚社会共识,为殡葬改革及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基础,进一步倡导科学、绿色、文明的殡葬理念。(宁化县委宣传部 巫连珠)

德化汤头:“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移风易俗宣传入人心

即时 | 2025-09-10 15:05

“现在志愿服务就像接单送货,每完成一次,心里特有成就感。”近日,在德化县汤头乡岭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赖礼万一边展示着刚兑换到的日常用品,一边开心地说。他手中的积分存折记录着每一次文明实践暖心服务,兑换的喜悦洋溢在眉眼间。

积分兑换的物品。汤头乡 供图

“小积分”活动巧妙地将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们通过日常的环保行动、丧事简办、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积累积分,进而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方式让抽象的文明理念变得具体可感,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的积极性。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文明离自己很远,现在有了积分激励,我们每天的小行动都能为村庄添彩,这感觉真好!”“积分兑换的不仅是物品,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志愿者进行移风易俗宣传。汤头乡 供图

在活动现场,民警小哥赖俊达为老年人讲解了有关防诈骗、国防安全等相关知识。还针对老年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将近期社会热点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同时,帮代办志愿者还帮现场老人解决不懂交话费操作等问题,现场气氛活跃。

此次活动,以积分激励志愿服务新活力,鼓励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形成“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实物、实物促行动”的良性循环。下一步,汤头乡将继续优化积分兑换制度,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积分兑换制度更深入人心,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德化县委文明办 汤头乡 赖美娟)

连江:移风易俗新风“吹”进校园

即时 | 2025-09-10 09:07

文明风9月9日讯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好,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9月8日,连江县东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到东湖小学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倡议书,广泛地对学生进行移风易俗的再宣传,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移风易俗宣传相结合,破除学生生日宴上的盲目攀比、同学交往中的“人情负担”、浪费粮食的“舌尖遗憾”、过度包装的“仪式浪费”等。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使者的良好风气,把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转变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移风易俗进校园,文明新风润童心。通过此次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及家庭对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新风的认识,有效促进树立文明健康节俭、尊老爱亲等新风尚的形成。(连江县委文明办 东湖镇)

云霄云陵:“颜值”“气质”双提升,文明新风渐养成

即时 | 2025-09-09 16:25

文明风9月9日讯 立秋过后,暑气渐消,中元节伴随秋风悄然而至。在云霄,敬祖尽孝、追思先人,是延续千年的传统,而如今,这一传统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自2018年起,云陵镇持续推广文明祭祀理念,引导群众采取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方式表达哀思,逐步推动安全祭祀、文明祭祀成为社会新风尚。见微知著,渐成风气。近年来,云陵镇多措并举,通过综合整治、榜样带动、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深入人心。


挂钩单位志愿者下沉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综合整治,提升镇域“颜值”

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庭院内外绿意盎然……云陵镇聚焦市容市貌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有效破解“整治碎片化、难持续”问题,推动人居环境“向美而行”。

一方面,全面排查卫生死角,每季度联合城管局、环卫处开展全域大清洁,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城乡接合处等区域,并强化日常巡查,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另一方面,以每周五“创建日”为契机,联合挂钩单位志愿者,发动群众开展家园清洁行动。针对门前杂物堆积、随意倾倒等陋习,志愿者主动“敲门”,耐心沟通、协助清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养成文明习惯。


文明家庭代表分享自家故事

榜样引领,涵养文明“气质”

“以前总觉得‘移风易俗’是口号,但听完文明家庭分享,才发现原来它离我们的生活这样近,我们每个小家都能参与进来。”城元社区居民罗先生感慨道。

近日,云陵镇邀请文明家庭代表吴红满走进社区,与居民畅谈婚育新风。吴红满以自家喜事为例,用朴实亲切的语言,细数移风易俗的点滴变化,以“身边小故事”阐释“文明大道理”,倡导树立正确婚恋观,引起强烈共鸣。此前,云陵镇还邀请“中国好人”谢鹏志在人民公园发出移风易俗倡议,用榜样事迹传递文明声音。同步开展的“美丽庭院”评选授牌活动,鼓励群众用小花园、小菜园等“微景观”装扮家园。群众自己动手、美化环境的热情持续高涨,正实现从庭院“一处美”到乡村“处处美”的转变。

共建共育,凝聚新风“内涵”

在榜样带动下,城元社区居民主动修订居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倡导文明殡葬。居民还自发组建潮剧传习队伍,将主流价值理念融入唱词中,在“润物无声”中传播新思想、新政策,引领向上向善、邻里和睦的文明乡风。

不办升学宴,改办集体升学礼。在下坂村,32位准大学生齐聚一堂,共话未来愿景。村民张先生的儿子考入浙江大学,作为家长代表,张先生对集体“升学礼”表示支持:“不办升学宴、谢师宴,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也避免了攀比,这样的集体庆祝更有意义,也能激发更多孩子奋发向上。”今年,该村共发放奖学金10万元,进一步营造了重教兴学、简朴务实之风,也激励了学子成才后反哺家乡、奉献社会。

下一步,云陵镇将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以切实行动将移风易俗融入日常,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加快绘就景美、人美、风尚美的文明新图景。(云陵镇 云霄县委文明办 方向圆)

德化县赤水镇:多举措推进移风易俗,绘就基层精神文明新画卷

即时 | 2025-09-08 15:15

文明风9月8日讯 为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新风,德化县赤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移风易俗树新风”为核心目标,结合夏季民生需求、教育关怀及殡葬改革推进重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递文明温度,在全镇营造了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氛围。

送清凉现场。德化县委文明办 供图

送清凉暖一线,破形式显实效

面对高温酷暑,赤水镇聚焦户外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夏日送清凉”防暑降温活动。前期通过精准走访调研,确定公安民警、公路养护员、护林员、保洁员等47名一线职工为关怀对象,定制化准备瓶装水、凉茶、新鲜西瓜、桶装泡面等实用物资,坚决杜绝“走过场”式仪式,确保关怀“用得上、真暖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劳动者面对面交流,反复叮嘱“注意劳逸结合,做好高温防护”。这份务实的慰问不仅驱散了夏日炎热,更以实际行动破除形式主义陋习,让党委政府的关怀直抵一线劳动者心间。

助学圆梦想,弃铺张树新风

针对升学季可能出现的“大操大办、攀比浪费”问题,赤水镇举办“同心助力 圆梦大学”商会奖优助学活动,以文明助学形式替代铺张宴席。2025年赤水籍学子中,11人成功考取985、211院校。商会此次发放的3.5万元奖优助学金,全部来自会员自愿捐赠,资金流向全程公开透明,确保每一笔款项都用在学子身上。

优秀学生代表陈思祺分享“勤奋刻苦、感恩回馈”心得时,还主动呼吁同学们“以优异成绩彰显努力,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既为学子提供了物质支持,更强化了精神引导,让崇文重教的文明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德化县委文明办 供图

宣殡葬新政,破旧俗立新规

为破解农村“丧葬厚葬、封建迷信”残留问题,赤水镇借助圩日“人流量大、老年群体集中”的契机,在赤水社区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宣传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传单+方言讲解”的方式,向赶墟老人细致解读殡葬移风易俗相关知识;结合身边典型案例,通俗阐释“厚葬不如厚养”的道理,引导老人转变“讲排场显孝心”的旧观念。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覆盖老年群众100余人,解答政策疑问50余条,有效化解了老人对殡葬新政的误解与抵触,让“生态安葬、文明治丧”的新风尚在农村地区逐步传播。

德化县赤水镇以系列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未来,该镇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破解陋习难题,让文明新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文明成色。(德化县委文明办  陈茵)

三明:中元节里话文明,殡葬新风润民心

即时 | 2025-09-08 15:15

文明风9月8日讯 中元节期间,三明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相关文明单位深入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力求以文明之举缅怀逝者,让“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在缅怀哀思中落地生根。

三元区“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文明宣讲让文明理念“声”入人心

近日,三元、清流、将乐、尤溪等地接连掀起文明殡葬宣传热潮,以 “政策+案例” “宣讲+承诺”等形式,让文明殡葬理念“声”入群众心中。

9月5日,三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民政局、区民宗局联合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活动期间,区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作“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既解答群众疑惑,也明确行业服务标准。现场还宣读了《三元区殡葬移风易俗倡议书》,让文明殡葬既有“温度”也有“规范”。

清流县“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9月4日,在清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下,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县民社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明有象习俗有礼”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中,宣讲人员围绕“倡导文明殡葬 规范殡葬服务 深化移风易俗”,结合案例解读政策、剖析传统陋习危害,强化文明理念。

将乐县“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9月4日,将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民政和人社局、县民宗局,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深化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郭贤峰用身边案例剖析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带来的“面子负担”,倡导“厚养薄葬、真诚追思”。

尤溪县“习俗有礼”移风易俗行动暨文明殡葬宣传活动。

9月1日上午,尤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尤溪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民政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尤溪县“习俗有礼”移风易俗行动暨文明殡葬宣传活动。志愿者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引导群众摒弃殡葬陋习。

签订承诺强自律,从业者争当新风“领头人”

在三元区、将乐县等活动现场,殡葬服务从业人员集中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严格遵守殡葬管理法律法规,拒绝诱导过度消费、杜绝封建迷信服务,以行业自律筑牢文明殡葬“第一道防线”,为群众树立“规范服务、文明办事”的标杆,推动移风易俗从“群众响应”向“行业引领”深化。

殡葬服务从业人员郑重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在今后服务中自觉遵守行业规范,践行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服务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移风易俗工作。(三明市委文明办

连江县长龙镇坵祠村:红白理事会“月月讲”殡葬新风入人心

即时 | 2025-09-08 15:15

文明风9月8日讯 连江县长龙镇坵祠村坐落于连江县长龙镇山区,村民多以农耕、茶叶种植为生,传统殡葬观念曾一度影响着村庄的文明进程。如今,村里的红白理事会通过每月常态化开展殡葬类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工作,让厚养薄葬、生态安葬的理念走进家家户户。

坵祠村红白理事会组织架构明确,构建了“核心引领+多元参与”模式。理事会会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会长是村老人会会长,成员涵盖村委委员、村妇女委员等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另设“殡葬政策宣讲组”,专门负责每月宣传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成为推动殡葬改革的“主力军”。

每月,坵祠村红白理事会的“殡葬政策宣讲组”都会准时开展活动。他们通过村级宣传栏展示生态安葬、节地安葬的图文展板,还组织村民观看殡葬改革宣传片。针对村里的高龄老人家庭,宣讲组会上门唠家常,结合“生前尽孝比死后厚葬更重要”的道理,引导家属提前规划简办丧事,契合“讲文明、树新风,不攀比、无烦恼”的倡导。

村民们都说:“理事会每月讲、反复说,我们慢慢明白了,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去世后简办丧事,才是真正的体面。” 如今的坵祠村,殡葬新风与茶园风光相映成趣,成为山区村庄移风易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彰显着红白理事会在推动移风易俗中依据章程、扎实工作的成效。(连江县委文明办 长龙镇)

永安市开展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即时 | 2025-09-07 21:07

文明风9月5日讯 正值中元节缅怀先祖、追思故人的传统时节,为进一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推进殡葬移风易俗,永安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紧扣节日节点,以“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为主题,通过“倡议+宣讲+实践”三维发力,推动殡葬移风易俗理念宣传深入人心。

新安社区开展移风易俗宣讲

广泛倡议,织密文明宣传网。各实践所(站)结合线上线下渠道,构建“全域覆盖”的宣传矩阵。线上依托乡镇(街道)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居民群,推送《中元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图文内容,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线下组织志愿者在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人员密集区域,发放纸质倡议书5000余份。

集中宣讲,讲透新风新理念。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以《文明殡葬 规范殡葬服务 深化移风易俗》为题的集中宣讲,围绕殡葬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规范殡葬服务、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三方面展开,宣传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理念。据统计,全市共开展集中宣讲36场,覆盖群众3千余人。

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倡议书

签订承诺,筑牢实践行动力。为将文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各实践所(站)在宣讲活动现场及入户走访中,组织白事从业人员60余人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执行“十必须”“十禁止”要求,树立廉洁从业意识,共同维护殡葬行业的良好形象。

此次中元节主题宣传活动,不仅让“文明祭扫、厚养薄葬”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明新风有机融合。下一步,永安市将持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建立殡葬移风易俗“长效宣传+常态监督”机制,让文明新风成为节日里的“最美风景”。(永安市委文明办 张琴

浦城莲塘镇虹桥社区开展“树新风·防诈骗”主题宣讲活动

即时 | 2025-09-07 21:07

近日,浦城县莲塘镇福小宣·闽北讲习班·浦新篇宣讲队走进虹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社区文化礼堂举办了一场聚焦“移风易俗树新风”与“防范职业背债人陷阱”的主题文明实践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现场 李仪鑫 摄

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宣教视频拉开帷幕。现场播放的教育视频真实展现了婚丧铺张带来的经济压力及“职业背债人”陷入债务深渊的惨痛教训,引发居民深刻共鸣。随后,宣讲员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大家反思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人情往来中的“礼金压力”等问题,深入阐释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倡议居民从自我做起,争做破旧立新的示范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健康生活的践行者、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以及良好风气的维护者。

在防诈骗宣讲环节,宣讲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和专题讲解,揭露了“职业背债人”骗局中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背后的信用丧失与法律后果,清晰说明了该类诈骗的运作手段与社会危害。宣讲员特别提醒居民牢记“不贪利、不轻签、不泄露”的防骗原则,切实增强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活动最后围绕两大主题设置的有奖知识竞答引发了居民的热烈抢答,现场互动踊跃,工作人员为参与的居民送上精美礼品,大家在欢快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本次文明实践宣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打破传统宣讲模式,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筑牢了居民抵制陋习、识破金融骗局的“双重防线”,更凝聚起共建文明安全社区的广泛共识。大家纷纷表示:“既掌握了保护财产和信用的技巧,抵制了婚丧陋习,又倡导了文明新风,这样的活动非常实用、接地气。”

下一步,莲塘镇将继续探索更丰富的宣传形式,开展更多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宣讲活动,让文明新风和防骗意识深入人心,为幸福家园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南平文明之光 中共浦城县委文明办 姚华芳 李仪鑫

清流县开展“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即时 | 2025-09-05 15:20

9月4日,在清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下,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县民社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明有象 习俗有礼”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邀请殡葬相关部门和行业代表参会。

活动中,宣讲人员围绕“倡导文明殡葬 规范殡葬服务 深化移风易俗”,结合案例解读政策、剖析传统陋习危害,强化文明理念。随后,现场组织签订《殡葬服务从业人员移风易俗承诺书》,倡导从业者遵守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工作人员还向参会人员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助力文明理念进一步传播。

此次活动以“宣讲+承诺”形式,倡导科学、绿色、文明的殡葬理念,推动从业人员摒弃陋习,凝聚社会共识,为殡葬改革及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基础。(福建微清流)

厦门翔安:“说书讲古”走进黄厝村 树孝亲丧葬新观念

即时 | 2025-09-05 15:20

“说书讲古・文明新风讲堂”活动现场。翔安区委文明办 供图

文明风9月5日讯 近日,“说书讲古・文明新风讲堂”专题活动在厦门市翔安区黄厝村举行。主讲人林淑滨老师以家常式“说书讲古”风格,结合20年前撰写《移风易俗是造福民众的百年大计》的经历,围绕“殡、葬、祭”展开讲解,穿插尽孝、养老案例,摒弃说教,让文明丧葬与孝亲敬老理念深入人心。

林老师通过正反案例对比,让村民直观感受丧葬风气利弊。她提及“老人过世花70余万元办葬礼”“子女生前不赡养、死后讲排场”等事例,点出大操大办之害;又讲述内厝赵岗村王文朝老人立下遗嘱简办后事、留存“孝心钱”育后代,子女生前多陪伴、死后遵遗愿的故事,传递“真孝在生前陪伴,非死后排场”的理念,引发共鸣。

“以前觉得把身后事办得风光才是孝,听了王老先生的事,才发现自己想偏了!”村民陈阿姨感慨道,今后会多陪父母、尽孝身边,还点赞“说书讲古”形式接地气,道理易懂好记。不少村民也表示,此次讲堂纠正了“大办才体面”的误区,明晰了文明丧葬与孝亲的真谛。

活动还明确“破殡葬忌,立文明风”的方向:倡导以肃穆追思会送别逝者;推广骨灰撒江河、树葬等生态方式;建议家人围坐忆逝者、讲家训,让慎终追远更有温度。

据悉,“说书讲古・新风讲堂”系列活动将在翔安区内厝镇持续开展,后续还会走进更多村居,推动“生前厚养、死后薄葬”理念扎根,助力其成为翔安生活新风尚。(夏菁 蔡惠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