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连城县莲峰镇开展“摒弃婚丧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宣传活动 “像这个事例里的大哥,如果把大操大办的钱用在他父亲生前的赡养上,是不是他父亲晚年的生活会更幸福,他自己是不是也会被更多亲朋好友称赞?”近日,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莲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社区居民讲解殡葬改革政策,宣传生态殡葬、节地殡葬理念,并结合具体事例倡议厚养薄葬,革除殡葬陈规陋习树新风。 新罗区曹溪街道莲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龙岩市委文明办将推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倡导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推进,制定下发《龙岩市文明办系统进一步做好殡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工作方案》,并常态化开展督导,确保该项工作落实落细。今年以来,龙岩市委文明办已指导各县(市、区)委文明办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活动56场。 永定区凤城街道东兴社区开展“文明治丧树新风 移风易俗倡文明”宣传活动 “殡葬移风易俗是一项春风化雨的长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12日,龙岩市委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市融媒体中心在全市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宣传倡导活动。”市委文明办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宣传倡导活动以“文明节俭 绿色生态”为主题,倡导厚养薄葬,尽孝重在生前赡养,而非丧事大操大办;倡导生态安葬,让生命回归自然;倡导文明祭扫寄哀思,减少安全隐患;倡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通过活动,引导群众从以物质载体为重逐步转变为选择以精神寄托为主的安葬方式,把文明节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时代理念落到实处。”(龙岩市文明办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段勇彬) 长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龙潭公园开展“抵制天价彩礼,革除殡葬陋习”移风易俗专项宣传活动 殡葬移风易俗倡议书 为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的文明殡葬新风,全面推动殡葬改革,共建文明宜居家园,特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厚养薄葬。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尊老敬老孝老,重在悉心赡养,而非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摆阔。 二、生态安葬。科学、理性对待生死,倡导绿色低碳、节地生态安葬理念,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回归自然。 三、文明祭扫。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寄托哀思,减少安全隐患。 四、率先垂范。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争做文明殡葬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带动身边群众参与殡葬移风易俗。 中共龙岩市委文明办 龙岩市民政局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12月12日 |
近日,德化县汤头乡汤垵村的家风家训馆传来阵阵欢笑声,一场移风易俗红黑榜评议活动正在举行,大家在讨论红黑榜名单中感受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 近年来,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德化县汤头乡通过道德评议、好人引领、信用积分、家风家训等多种途径,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勤劳节俭,宣传孝善美德,以文明新风“小切口”破解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不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落细落小、走深走实。 汤垵村群众正在进行红黑榜名单讨论 “道德评议”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通知:经村理事会研究决定,定于今晚18:30在村议事厅召开村民会议,讨论移风易俗有关事项,请大家按时参加。”汤头乡汤垵村党支部书记黄庆赢在村民微信群里发了一条通知。 在汤垵村村民议事厅里,村民们各抒所见。经大家热烈讨论,一致确定通过了村里移风易俗“三个统一”的标准,并同意写入村规民约。 “文明家庭”引领道德新风尚 “推行移风易俗以后,红白事不大操大办,大家不用攀比,也不浪费。”在汤垵村,文明家庭代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大家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 截至目前,汤头乡已成功举办了超过80场次的乡风文明宣讲活动,惠及3300余人次,并有800名村民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 汤头乡群众进行道德积分兑换 “道德超市”激发养成好风气 村民们依据志愿者公布的道德积分情况与自身实际需求,有条不紊地参与了兑换活动。他们纷纷表示,尽管兑换的物品多为日常所需,但这是对他们文明举止的一种积极认可与激励。 下一步,德化县汤头乡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特色宣传宣讲活动,让移风易俗“好声音”走进千家万户,共同营造树新风、破旧俗、扬文明的良好氛围。(德化县委文明办 赖美娟) |
“自从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制’,村里的环境愈发优美,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遵守村规民约,为村子的美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在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乾滩村乡村振兴村规民约积分制表彰大会上,荣获“积分制示范家庭”称号的村民汤远维说。 踏入乾滩村,丰收稻田与冬瓜田边,矗立着一块块粮食、蔬果科普宣传牌。乡间小道上,紫藤与凌霄花缠绕着法治宣传长廊,生机勃勃,翠绿的景致中点缀着各式法治标语。公共晾衣区内,邻里文化宣传彩绘墙格外引人注目。乾滩村的崭新面貌,得益于“村规民约积分制”的实施。该制度将改善村容村貌纳入村民公约,环境整治成为考核重点,形成了村干部监督、村民自觉维护环境的良好风尚,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成为村民的共识,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乾滩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村规民约积分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围绕遵纪守法、文明家庭、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公益事业五大方面,进行清单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每户基础分为100分,根据村民贡献进行量化加分,违反村规民约者则扣除相应分值。年底,根据积分排名评选出乡村振兴村规民约积分制示范家庭,并予以表彰。同时,村民还可凭借积分兑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以实实在在的奖励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转变为“家里事”,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以“小积分”兑换出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实施‘村规民约积分制’后,村民们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家齐心协力,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乾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新表示。 如今的乾滩村,村庄美丽、乡风文明,村民们形成了互学互比互促的浓厚氛围,乡风文明蔚然成风。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张丽娟) |
积分兑换现场 富溪镇供图 文明风12月17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志愿服务褒奖激励,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发挥“积分”带动“文明”移风易俗的积极作用,营造“文明实践我行动 时代新风润八闽”浓厚氛围。近日,柘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团县委等部门在富溪村诚信超市开展“移风易俗‘积分制’汇聚文明新活力”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一场热闹非凡的移风易俗积分兑换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志愿者先向村民详细讲解了《富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办法》,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积分制的具体内容、评定标准和开展意义。村民们则满脸期待地挑选着心仪的物品,从家庭必需的油盐酱醋,再到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等。“小奖品”汇聚“大动力”,通过积分兑换活动引导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到志愿队伍中来,用“小积分”激活乡村发展治理“大文明”。“这种活动形式真好,志愿服务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喜悦,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奖励,以后我还会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村民袁先生兑换物品后高兴地说。 另一侧,富溪村党支部书记吴雄英化身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向村民们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深入浅出地阐述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倡导大家树立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并鼓励村民带头开展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传统孝道传承等移风易俗宣传倡导活动,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实现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剪纸活动区域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剪纸老师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工具,大家以勤劳致富、孝老爱亲、文明新风等为主题创作,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时代新风尚。整个活动现场,人来人往,热闹而有序,文明新风在这里悄然蔓延。 移风易俗“积分制”,汇聚文明新活力。下一步,柘荣县将持续优化积分兑换制度,在“积分超市”管理运行上“做文章”,将积分兑换活动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等方式,使“小积分”转化为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实现以文明积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时代新风尚。(柘荣县委文明办 刘方铃) |
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三明市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移风易俗各项工作。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树立文明节俭的丧葬理念,积极倡导厚养礼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让文明新风融入百姓生活,营造乡村和谐、崇德向善、孝老爱亲、文明治丧的良好社会风气,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倡导文明办丧 培育殡葬新风 在三明这片土地上,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正强劲吹拂。 “百善孝为先,孝敬在平时,丧葬重节俭……”日前,“福小宣·五讲四美”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活动,讲政策、说故事,助推文明办丧理念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在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新建中心(所、站)、综合文化站等宣传阵地上,流动舞台车、“半台戏”等也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破除封建迷信旧观念,努力推动文明、节俭、绿色、节地的殡葬新风尚在农村落地生根。 村规民约是村民行为准则的“标尺”,也是三明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 全市各地充分发挥村“两委”、老年协会、宗亲联谊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过程中,充实丧事简办等约束性内容,对不良殡葬行为进行劝阻,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简办丧事的新习俗。 明溪县盖洋镇温庄村规定置办酒席规模限制在15桌之内,每桌费用不超过650元;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明确丧事办理时限不超过3天;清流县嵩溪镇元山村摒弃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如今,在新村规民约的影响下,各村镇纷纷破除陈规陋习,淳化乡风民风,携手共育文明殡葬新风尚。 此外,三明市还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把殡葬礼仪规范纳入居民自治章程,大力培育文明殡葬新风。持续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提供良好法治环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厚养礼葬、文明祭扫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 开展创新实践 擦亮文明品牌 宁化县借鉴传统赶集形式,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出“文明实践集市”活动,宣传孝老爱亲、敬老爱老、厚养礼葬等文明理念,让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小而美的“文明实践集市”巧妙地实现了文明实践与乡村文明的“双向奔赴”。 在三明各县(市、区),众多曾经被闲置的村部仓库、学校礼堂、村民旧居等“老旧小”设施,经过精心改造提升,纷纷华丽转身,成为充满活力的文明实践新阵地。 三元区洋溪镇的家风家训馆,前身是宋代理学家罗从彦后人的故宅,承载着理学在当地传习发扬的珍贵历史。在罗氏后人的支持下,洋溪镇将其打造成一座展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场馆,及“存正心 守正道 养正气”的宣传教育点。开馆后,月均接待游客超千人,引领着群众践行良好家风社风民风,提升文明素养。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跟到哪里。各村居社区扎实开展“文明见行动,满意在三明”“践行‘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等活动。在清明等传统节日,各地纷纷发布殡葬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文明祭扫,鼓励企业家等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全市殡葬行业加强行风建设,开展“满意在窗口”活动,大力推进“阳光殡葬”,在主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公开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提升服务质量。 合力移风易俗 共沐文明新风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及乡贤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力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尚。发动群众革除丧葬陋习,树立厚养礼葬新观念、文明办丧新习俗、低碳祭扫新风尚,用更加绿色、健康、节俭的方式缅怀逝者。 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村民郑梁富,是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他在父亲去世时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打破传统,将村俗7天的葬礼缩短至两天半,简办丧事,开了村里白事简办、退礼且不办答谢宴的先河。 起初郑梁富的行为不被大家理解,但他认为老人患病卧床期间,子女们都悉心照料尽到孝道,老人过世大家都没留下遗憾,应该从自身做起移风易俗文明办丧,践行文明新风尚。一番动情有理的分析,让亲属们采纳了他从简文明办丧的建议。 在泰宁县开善乡余源村,操办红白喜事也有了令人欣喜的大变化。过去余源村村民办红白喜事,过程烦琐且成本高。如今,村里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改造了共享大食堂,村民办红事只需缴纳100元水电费即可使用。 用“新规范”破除“旧礼仪”。村民们共同约定新的红白喜事操办规范,红事每桌16至20个菜品,丰盛又避免浪费;白事每桌8至10个菜品,简约庄重。此举有效遏制了攀比浪费之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们纷纷称赞新的办酒方式,让大家在办事时减轻了压力。 余源村的变化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如今,这股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已吹遍各地,融入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之中。 在文明村镇创建中,三明市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开展自创自导自演的文艺活动,同时注重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合作,培育特色“村”字号农民文体活动,引导农民摒弃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推动优秀资源下沉,开展以城带乡活动,各单位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乡村殡葬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在文明校园中,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 新风伴我行”等活动,让学生带动家庭和社会践行文明新风尚;在文明家庭评选中,弘扬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以良好的家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 三明市通过将殡葬移风易俗工作全面融入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三明市委文明办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睿 通讯员 陈鹏) |
文明风12月16日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新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治理举措,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塑形”“铸魂”相结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 宣讲员邓爱芹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提升理论宣讲 “这口‘思源泉’厚植了总书记‘饮水思源、勿忘老区’的为民情怀……”近日,在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思源泉”旁,“东肖红红土初心”银发宣讲团团长邓爱芹正用俚语俗话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一口水井的故事”。 理论宣讲传递文明新风。近年来,新罗区以村为单位,积极建立乡村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开辟有乡村特色的理论宣讲栏目,将文明新风送到村民家门口,有效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宣讲活动9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人次。同时,借助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让微视频、微课堂等理论课堂从“纸面”走向“云端”,让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 拓展文明实践 10月30日,新罗区总工会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小池镇培斜村举办“工助振兴 共同富美”竹席包边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练,进一步提高竹席包边职工技能,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为提升群众致富增收技能,除了以赛促练、培训等方式外,新罗区由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牵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服务队1504支、志愿者11.8万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新罗区推进“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站、实践点、实践基地等)作用,开展农业知识讲座50余场、研学活动80余场、院士精神宣讲志愿服务230余次;共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红白事劝导、“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356场次。 强化典型引领 “带母亲到这里参观农耕馆、科普馆和家风家训馆、购买无公害果蔬,老人家体会到子女一片孝心,感到很开心。”日前,带母亲到新罗区雁石镇益坑村游玩,感悟当地乡风文明建设的小江如是说。益坑村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村支部书记李仁娟家庭是龙岩市文明家庭,也是廖志添·欧月萍全国文明家庭工作室的一员。该工作室组建“1+3+N”的“师带徒”团队,每月一主题常态化开展活动,三年多来累计开展活动上百场,受益者达上万人。 以先进典型引领带动,新罗区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会,持续推广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等民间道德奖。目前,全区创建各级文明家庭23户,最美家庭300余户,评选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好群众“五好”美德模范500余组。先进典型带动千家万户,文明风气为之一兴,截至目前,全区获评区级以上文明村镇146个,其中,全国文明村4个、省级文明村10个。 大池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 深化移风易俗 以文明行动兑换超市积分、以超市积分移转陈规陋习。大池镇在大东村设立积分超市,出台积分办法,将移风易俗内容作为积分重要指标,有效破除陈规陋习。这是新罗区探索特色做法,引导移风易俗的缩影。 在探索特色做法的同时,新罗区积极发挥村规民约“软约束”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强化村规民约对移风易俗的引导作用,目前全区356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已达100%,今年有80%以上的红白事按照新规定执行;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城、禁毒反诈”等各项志愿宣传服务活动90余场,受众超万人。 北城街道石埠村举办“巾帼心向党,舞动新时代”主题活动 升级文化设施 2024年5月,龙岩市启动“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程。以实施该项工程为契机,新罗区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红色文化地标、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文明素养。 在北城街道石埠村,200平方米的乡村文化广场建成以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月均接待村民超1000人次;在东肖镇,3200平方米的“后田院子”今年已开展两岸青年交流营等80多场活动,红色主题活动10余场,受众超万人次;在大池镇,依托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该镇今年已开展文明实践、邻里守望、褒扬善举、就业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77场,服务人数达1.3万余人次。(龙岩市文明办 新罗区文明办) |
文明风12月13日讯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历史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祖祖辈辈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传统礼仪文化,有着较完整的喜丧习俗,形成浓厚的民俗民风,被誉为礼仪之乡。但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皇山村的喜丧礼仪基本都是各族、各房祖辈传承下来的,出现同村不同礼的尴尬现象,各族群之间都把各自祖辈遗传的东西视为至宝,有着不同的风俗礼仪,特别是在丧事礼仪表现尤为突出。为此,皇山村先以皇会自然村为试点开展以喜丧礼仪改革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文化改革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并逐渐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广,最后形成统一的标准。 管前镇皇山村移风易俗宣传 加强组织建设,推动改革进行 为推动移风易俗改革的进行,皇山村成立由村党支部支委、老龄协会主要领导、各族各房有威望的村民代表等组成民俗改革小组。通过多次召开改革小组座谈会,对皇会自然村的喜丧礼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改革方案,并制定出《皇会村关于喜丧礼仪的有关规定》,最后经过各族系代表扩大会的通过,形成村规民约,在皇会自然村试行;试行取得良好成效,逐渐将这一村规民约在初石坑、山镇洋等自然村进行推广,最终实现了喜丧礼仪的全村统一。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办丧新风 纠正皇山村丧服祭奠礼仪中一些不合礼制的做法,取消一些不合时宜的繁俗缛节,去繁就简。如丧事原来用白粿、糟菜、肉,“盘”用白粿、糍粑、香糕等实物回礼,现全部改为现金回礼;取消丧事宴席中水果、鸡胗、鸡爪等食物的打包习俗,把宴席上的全鸡全鸭改为鸡鸭拼盘。 大场面得到适当的控制,减少丧事的参与人员,减轻治丧的经济压力。皇上村陈斐家庭属于相对困难家庭,2021年陈斐父亲去世的时候就按照新规治丧,以本族群人员为主,其他族群不参与只随礼,治丧参与的人数刚好可以将整场丧事顺利进行,宴席桌数控制在六桌左右,也不会造成铺张浪费,减轻了死者家属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将葬礼举办既隆重又不奢华。 按照习俗,皇山村治丧通常需要进行三天左右,俗称大场;按照改革新规,将治丧时间缩短控制在一天一夜。除一部分长寿老人以及儿孙满堂或几世同堂的老人去世会遵循旧俗办大场外,一般村民家中治丧都控制在一天一夜。 管前镇皇山村圩日开展“深化办丧礼俗改革,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宣传志愿活动 皇山村通过喜丧礼仪的改革,既保护和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乡风文明的与时俱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三明市委文明办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 |
穿过一片木麻黄树林,再经过一汪清澈如镜的池水,沿三角梅簇拥的阶梯拾级而上,近日通过验收的东山县康美镇城垵村生命公园,绿意盎然地镶嵌在山坡之上。“能把‘身后事’安排得这么大气、整洁、漂亮,真是干了一件大好事。我和家人商量后,准备将我爷爷奶奶的坟墓迁过来。”城垵村群众孙坤灵说。 依山傍水,绿草成茵;以树为碑,与花为伴。2024年是漳州生命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像城垵村这样的村级生命公园,今年漳州市共新建370个。 四都村生命公园 今年来,漳州按照“生态性、节地性、公益性”原则,持续创新推进村级小型殡葬服务设施“生命公园”建设,有力破解群众丧葬费用高、传统公墓选址难、生态环境受影响、移风易俗阻力大、祭扫聚集隐患多等殡葬服务难题,回应群众对“逝有所安”的朴素期待。 突出“生态性” 倡导绿色殡葬 在沿海大通道漳浦县旧镇镇狮头村段,道路东侧的狮山山坡上新种植了一片荔枝树和龙眼树,树下四壁黄土的墓穴穴位错落有致,其中将安放可降解的骨灰盒。在这座狮头村生命公园“狮山园”内,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延续和回归。 漳州市推行小型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生命公园,按照“先公园、后安葬,建设顺序不能乱”“不砍树、多种植,林下空间来布局”的要求,坚持不改变地形地貌,不搞大拆大建、硬质铺装,依山就坡,稍作平整,多种植本土特色果树、林树,将荒山瘠地、低效山林地改造成枇杷园、荔枝园、柚园等集景观、人文、墓园于一体的生命公园,绿化率达到60%以上,并因地制宜推行草坪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实现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殡葬习俗有机融合。 霞美镇生命公园 在漳州,像“狮山园”这样的生命公园还有很多: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生命公园内蜜柚树繁茂,龙海区海澄镇黎明村生命公园掩映在荔枝园内,华安县湖林乡上田村生命公园则被樱花树环抱……生命公园建成后,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棵树,生命也得以回归自然。 突出“节地性” 发展新型殡葬 漳浦县南浦乡后坑村生命公园内,桃树下不少石块半埋在泥土之中,走近观察才发现,那是载有村民情感的“生命里程碑”。 南浦乡后坑村生命公园内,桃树下排列着半埋在泥土里的“生命里程碑”。 生命公园建设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明确“重生态、要节地,面积不超五亩地”“要覆土、不裸露,单穴不超零点五”的要求,严格按行政村人口数测算用地规模,每个墓穴不超过0.5平方米,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原则上每亩安置骨灰盒不少于300个。墓穴上方墓碑为卧碑式的“生命里程碑”,倡导采用天然化、生态化原石,枕地朝天,做到只能卧不能竖、形状自然像雕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 突出“公益性” 坚持惠民殡葬 漳州市坚持生命公园的公益属性,明确“建中心、管资金,公益属性是核心”的要求,建设资金以政府奖补一点、村财筹集一点、乡贤捐赠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明确禁止社会资本参与合资、合作、合建,并提倡为村里特困、低保对象、百岁老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先贤等提供免费骨灰安葬服务。在定价方面,收费标准委托第三方结合建设成本进行评估,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确定通过,确保穴位分配公平、收费合理、价格亲民,单穴价格大致在1000元至5000元不等,减轻群众负担。 大梧村生命公园全景 截至目前,513个已建成、82个在建的生命公园点缀在漳州595个行政村的青山绿水之间,未来可提供超60万个穴位及广阔的草坪葬、树葬、花葬空间,有效满足今后30年群众“就近安葬”“入土为安”的殡葬服务需求。 随着冬至将至,多个验收通过的生命公园将迎来首批迁回的骨灰回乡入园。“建设生命公园,满足了传统文化逝有所安、落叶归根的需求,让前人安息、后人安心,值得点赞。”平和县隆庆村村民蔡东良说道。(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 |
淮土镇凤凰山村红军万岁门楼。淮土镇供图 文明风12月12日讯 理论宣讲如沐春风、干部带头全民参与、榜样引领凝心聚神、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宁化县淮土镇,通过加强文明建设、提升文明乡风、深化文明实践,让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树起来,通过“内外兼修”,让群众感受到乡村的蜕变和文明的力量,在全镇上下描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文明实践聚力: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走进淮土的传统集市,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便民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从健康义诊到免费理发,每一项服务都温暖人心。淮土镇宣传委员黄金珠表示,“县里推出的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让赶集日变成了惠民日。”通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借鉴传统的“赶集”形式,创新性推出集中、定期、多样化的“文明实践集市”活动,为村民送理论、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送实惠、送健康,“文明风”融进了“烟火气”。 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1个农家书屋、10个农民文化公园、6个乡村文化戏台等文化阵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众文明素质。电子显示屏上的文明标语、微信群里的正能量分享,都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写照,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人居环境治理也是文明乡村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镇村干部率先垂范,带领村民美化家园,完成了960余栋客家风格立面改造,绘制了3600余平方米墙面彩绘,打造了乡村环境整治精品示范带,使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彩礼最高不超过10万元,宴席不得超过20桌……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在团结村的村规民约里,写着关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5个方面的规定。“现在这样好,我们没那么大负担。”淮土镇团结村村民感慨地说,“过去是比谁家操办得更有排场,现在比的是谁家办得更文明、更节俭。” 从彩礼、宴席的规范,到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的引导,村规民约成为了村民行为的“指南针”,也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2022年起,淮土镇各村立足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吸纳“乡贤”“能人”参与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成功推动了移风易俗,而这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文明乡风的具体实践。 长征精神领航:燃了“信念”,亮了“前路” 走进宁化县淮土镇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游客们漫步红军街,参观革命遗址,追忆红色故事,感悟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宁化县淮土镇凤凰山见证了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央主力红军在此集结,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当时宁化县13万人口就有1.6万人参加红军,其中淮土子弟就有3000余名,凤凰山全村160多户参加红军的就有100余人,因此被誉为“扩红模范区”,作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而载入史册。 如今,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已成为游客们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建党”“建军”、国庆等时间节点,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为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淮土镇以建设“长征起点小镇”为契机,依托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资源优势,恢复周边红色旧址原貌,推动周边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项目,将赤岭、梨树、大王、隘门等多个村的红色遗址遗迹串点连线,打造全域红色文旅联动模式。“国庆假期,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来这里参观”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兴钢说,游客的到来,也让薏米、米酒等土特产供不应求。 “一心为革命 一门四忠烈”这是列宁小学旧址墙上的红色故事,也是淮土镇通过查阅大量史料、访问老红军后人,整理出的红色故事之一。游客们打开手机扫一扫,就能重温经典的历史事件。如今的列宁小学作为淮土镇党员政治生活馆,用文字、实物、影像等形式,向往来游客展示淮土为何“这样红”。 此外,淮土镇还积极培养红色宣讲员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打造“红色移动课堂”“情景体验课堂”等系列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淮土镇代代相传。 乡贤文化助力:聚了“人心”,暖了“乡情” 乡贤文化是地域精神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纽带。这片土地人才济济,涌现出众多优秀党政领导干部、杰出乡贤企业家及优秀学子,也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乡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淮土镇积极行动,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并定期召开乡贤座谈会,为乡贤们搭建起一个交流思想、共谋发展的平台。 奖教助学、敬老爱老、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乡贤们的善举层出不穷,成为引领乡村新风尚的重要力量。通过建设商会联络群、客商信息网,常态化开展联谊活动,引导乡贤投项目、捐资金、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对帮扶困难群体等,充分发挥乡贤能人在发展共兴、基层共治、公益共助、文明共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中,伟文基金及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在淮土中心学校举行的捐赠公益活动,就是乡贤助力教育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这次活动不仅为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关爱,更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 在乡贤们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来,淮土镇优秀学子考取“211”院校的人数达到了57名,考取“985”院校的人数也有41名,在全镇营造出了崇文重教、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宁化县委宣传部 张美芹 王美玲) |
美湖镇召开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李丽艳 摄 为大力推进婚事新办简办,抵制高价彩礼,推动形成文明婚嫁习俗,营造健康文明的婚恋价值观和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近日,德化县美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德化县司法局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弘扬婚俗新风”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黄华锋律师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办案实践,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高额彩礼、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给家庭和谐和经济负担带来的危害,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解读,让现场群众深刻认识到遏制高额彩礼陋习对推进移风易俗和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性。 据悉,此次活动是美湖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实践之一。美湖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从完善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等层面不断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并出台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示范引领、突出群众自治及用活实践阵地等工作机制,推动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长效。 下一步,美湖镇将持续推进高额彩礼整治工作,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让“重礼仪轻彩礼”回归大众生活,为家庭“减压”,为彩礼“减负”,为幸福“加分”。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抓好陈规陋习整治,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用移风易俗“金钥匙”解锁“幸福密码”,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让文明在实践中生根、在实践中传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东南网记者 林婕 通讯员 李丽艳) |
文明办12月12日讯 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低碳节约、崇尚科学……近日,罗源县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凤美社区 供图 倡导厚养薄葬 弘扬时代新风 12月6日,罗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凤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金福花园小区开展“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 活动中,宣传员积极倡导“厚养薄葬”美德,强调子女应在生前多尽孝道,身后则从简办丧、文明祭奠。活动通过发放200余份宣传单页,在社区中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传承文明始于心 移风易俗践于行”主题宣传活动。北门社区 供图 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近日,北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传承文明始于心 移风易俗践于行”暨文明进社区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婚嫁新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知识“对对碰”趣味游戏等方式,将文明新婚理念在欢声笑语中广泛传播。 “移风易俗新风尚 美德健康新生活”宣传活动。东门社区 供图 倡导低碳节约 弘扬时代新风 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推进美丽型社区建设。12月3日,东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 美德健康新生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宣传员向居民分发宣传材料,鼓励大家杜绝攀比成风、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树立低碳节约的思想观念,引起了现场居民的强烈共鸣,使辖区内充满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倡导崇尚科学 弘扬时代新风 12月3日,凤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反邪同心 平安同行”反邪教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传员们通过悬挂横幅、分发宣传资料和案例讲解,向群众介绍了邪教的种类、特征及其危害,并引导居民关注“中国反邪”微信公众号,参与网络签名,倡导“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的反邪教原则,以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以文明实践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以社会新风尚引领健康新生活。下一步,罗源县将持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罗源县委宣传部(文明办) 陈丹) |
文明风12月11日讯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实现婚嫁“减负”、家庭“减压”,近日,连城县揭乐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和倡导新时代婚俗新风,营造文明节俭办婚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利用圩期向过往群众及摊主面对面宣讲、一对一解读并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婚事新办、摒弃陋习、抵制高价彩礼、传承家庭美德等相关内容,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高价彩礼的严重性,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抵制高价彩礼,争做文明婚嫁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以实际行动摒弃陈规陋习,营造健康向上、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 此次活动,让文明婚俗的理念悄然间深入人心,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高价彩礼的危害,激发了大家对文明婚俗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为彩礼“减负”、给幸福“加分”、为婚姻“添彩”。(龙岩市委文明办 连城县揭乐乡) |
文明风12月11日讯 为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社会倡树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引导群众摒弃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攀比等陈规陋习,传承厚养薄葬美德,参与“网上祭扫”“鲜花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南平市委文明办发布文明殡葬移风易俗海报。(南平市委文明办) 摈弃封建迷信 倡导文明节俭 厚养薄葬 传承中华美德 节地生态安葬 让生命回归自然 让思念在绿色中延续 清明时节雨纷纷 网上片语寄相思 移旧俗 除陋习 尚科学 倡文明 |
“家风无声,传承有道”主题宣讲活动现场(凤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倡树良好家风,连日来,厦门市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发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助推构建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貌。 传承家风古训,培育淳善风气 涵养优良家风,传递向善力量,日前,一场以“家风无声,传承有道”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凤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现场,家庭教育指导师陈鸿燕围绕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家长角色定位、家庭环境营造等多方面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黄峭山之训子诗》,教导居民以言传身教弘扬良好家风,让传统美德在家庭与社区间不断传承。 良好家风引领社会新风,近日,上头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社区儿童青少年围绕个人修养、睦邻齐家、为人处世、家国情怀等各方面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对经典名句的阐析,深入挖掘良好家风家训的时代内涵,引导儿童青少年汲取养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1月24日,深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集美区坑内小学假日小分队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主题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参观深青古驿站等形式,领略家风家训深厚文化底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优良传统美德的种子。 “节气雅韵 新风满堂”移风易俗教育课堂现场(滨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聚力移风易俗,共建和谐家园 践行光盘行动,传承节俭美德,日前,滨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节气雅韵 新风满堂”移风易俗教育课堂。现场,诚毅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视频直观展示、绘本故事生动演绎等形式,引导孩子们体会粮食的珍贵与来之不易,形成“人人讲节约,家家树新风”的良好文明风尚。 为积极响应婚俗改革号召,推动文明婚嫁新风,近日,磁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入万家”宣传活动。活动以互动摊位及入户宣传的形式,倡导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简办,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推动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此外,一场“守护生命·安全童行”文明交通主题课堂走进浒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邀请集美区义务交警队为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一年级学生开课,通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模拟交通体验游戏,交通安全互动问答,在潜移默化中将交通安全意识根植于心。 “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入万家”宣传(磁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践行环保理念,守护文明新绿 小手拉大手,垃分齐动手,日前,三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动多方力量组织15对亲子开展2024年灌口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三社村分会场活动。现场为小志愿者授旗、穿戴红马甲和帽子,并带领小志愿者参观垃圾分类点,分组进行入户宣传、清洁家园行动,传递环保理念,为打造绿色、文明、和谐的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为增强环保意识,美化社区环境,近日,康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心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辨别垃圾种类、识别可回收物、捡拾垃圾,以亲子互动为纽带,促进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双提升。 11月26日,集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厦门工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轻骑兵王思玮以《鹭岛蝶变侧记:“会客厅”与“暂停键”》为题开展“绿动生活,文明新风”宣讲活动。通过案例讲解、趣味问答、垃圾分类连线游戏等形式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生活新潮流。值得一提的是,锦鹤社区、霞梧社区、安仁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纷纷开展垃圾分类、洁净家园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共建共享文明社区贡献力量。(东南网 吴晓丽) 集美区义务交警队为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一年级学生开课(浒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灌口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三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图) |
三明市首届婚博会暨“福”满虬城“彩”结良缘集体婚礼现场 文明风12月10日讯 为助力2024年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第二届海峡两岸美食嘉年华活动,三明市民政局联合沙县区人民政府、三明市总工会于12月8日-10日期间,在沙县东门古街举办三明市首届婚博会暨“福”满虬城 “彩”结良缘集体婚礼,开展婚庆用品展销、婚恋交友服务、婚俗礼仪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三明市“甜蜜经济”产业链发展;并于12月9日当天为9对“金婚、银婚、新婚”夫妻举办集体婚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营造良好婚姻文化氛围。 近年来,三明市创新探索建立“婚俗改革、婚恋交友、婚育通办、婚姻辅导”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凸显“暖家”示范品牌效应,推动“婚俗改革+文旅经济”发展,为三明市注入了“甜蜜经济”新动能。 婚博会汇聚了众多的婚庆商家和相关产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展示推广的平台,不仅能够满足新人们对婚礼的美好期待,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三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金婚、银婚、新婚汇聚一堂,是传统婚姻家庭美德的传承,是爱与责任的延续,在弘扬传统婚俗文化的同时,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让婚礼回归爱情本真,激励年轻一代更加珍视婚姻家庭的美好与神圣,彰显新时代新风尚。 新人在优美典雅、古香古色的沙县东门古街网红打卡点登记结婚,能使温馨、浪漫与历史韵味完美交融,在这里,婚姻登记不再是简单的行政手续,而是一场爱与历史、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浪漫之旅,让结婚登记赋予新人美好的体验,进一步提升新人领证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三明市民政局 三明市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