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共建乡风文明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资  讯 

​厦门集美:追思英烈寄清明,传承精神铸国魂

即时 | 2025-04-03 09:41

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素菊(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日前,在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中共集美区委文明办指导下,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动港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及军魂社、厦门软件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厦门兴才学院学生会实践部开展“追思英烈寄清明,传承精神铸国魂”“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以庄严仪式追忆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来自集美区党员、退役军人、居民、大学生志愿者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庄严肃穆的兑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港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颜小莺满怀敬意地讲述英烈故事——解放集美时,解放军为保护集美学校建筑群,放弃炮击,选择以步枪为武器,用血肉之躯,凭借钢铁意志,冲破敌人的一道道防线……这些先进事迹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种子在众人心中深深扎根。

现场,激昂的国歌声响彻陵园。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退役军人代表的带领下,众人身姿挺拔,向国旗肃立致敬。国歌毕,全体人员垂首默哀三分钟,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敬意。随后,党员代表、退役军人、居民、大学生志愿者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敬献素菊,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哀思。

“树立厚养薄葬、文明礼葬新观念……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志愿者带领下,全体人员齐声宣读《文明祭扫倡议书》,铿锵誓言与春风共舞,将移风易俗的现代理念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肌理。

活动最后,全体成员在“追思英烈寄清明,传承精神铸国魂”主题横幅上签名承诺,笔锋起落间生动践行文明新风。

此次活动通过“讲英烈、祭忠魂、倡新风、践初心”四维联动模式,打造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明新风交融的精神盛宴,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持久动力,让文明新风吹遍集美大地。(东南网 谢继彬)

讲英烈故事(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全体人员齐声宣读《文明祭扫倡议书》(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志愿者在主题横幅上签名承诺(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古田水口: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向

即时 | 2025-04-03 09:42

为深化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向,3月28日,古田县水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民政办、综治中心、林长办,在水口社区开展“倡导文明殡葬推动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科学、环保、节俭的丧葬理念。

活动中,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深入社区,通过发放倡议书、《殡葬改革管理条例》、面对面“唠家常”、实际案例讲解等方式,推动居民提高认识,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摒弃陋习。同时,结合禁火令、森林防火等安全知识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移风易俗和森林防火的认识。当天,还在水口养老院开展孝老爱老活动,营造了孝老爱老、厚养薄葬的浓厚氛围。(闽东日报 陈宣任)


宁德市各地推行文明祭扫、惠民殡葬——绿色新风扑面来

即时 | 2025-04-03 09:44

清明将至,记者从宁德市民政部门了解到,随着祭扫高峰临近,宁德市各陵园迎来客流高峰。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下,鲜花祭祀、网络祭扫等绿色方式逐渐普及,移风易俗成为新风尚。

全力保障市民祭扫需求

3月31日上午,记者在蕉城区麒麟山陵园看到,已有不少市民前来祭扫。麒麟山陵园负责人郑祖永介绍,自上周末起,园区日均客流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4月3日至4日将迎来客流巅峰,单日祭扫人数或突破2000人次。“麒麟山陵园将于4月1日至8日启动清明祭扫服务工作,增设防火安全、交通引导等服务。”郑祖永说。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聚焦群众祭扫服务需求,该局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优化祭扫服务,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全力保障清明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日前,宁德市各地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已完成节前检查,各殡葬服务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渠道,提前发布祭扫相关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同时通过设立便民服务点、增加人员配备、延长服务时间、开通公交祭扫专线、创新“互联网+”等各种服务手段,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温馨的服务。

为满足广大群众清明节期间前往麒麟山陵园祭扫需求,宁德公交公司将于4月4日至6日(为期3天)开通公交总站至麒麟山陵园临时公交线路,为乘客出行做好运力保障工作。

绿色祭扫成为新风尚

为倡导绿色祭扫,市民政局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发放倡议书、发布公告、悬挂横幅、张贴告示、群发短信、电视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大力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传播殡葬行业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平安有序的祭扫社会氛围。

除政策倡导外,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实践。3月27日,福建省暨宁德市“赓续·2025·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中小学生通过“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进行一次描金描红、重温入团(入队)誓词、写一张寄语卡片、品读红色经典、讲述英烈故事”等思政教育活动,用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英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意。

麒麟山陵园也实施了一系列文明祭扫措施:倡导不燃放鞭炮、设置集中焚烧点、推广鲜花祭祀等,引导市民转变传统祭扫观念。“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倾向于绿色祭扫方式。”郑祖永说,园区通过积极宣传生态葬服务,引导公众用更环保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清明祭扫呈现出更加绿色、文明的新气象。

据了解,麒麟山陵园自2020年起推出免费的代祭扫服务,为无法到现场为逝者祭扫的市民提供墓穴清洁服务,市民可通过园区热线进行预约。

殡葬惠民政策实现户籍居民全覆盖

如何让去世的亲人“逝有所安”,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关注。自去年以来,宁德市各县(市、区)先后出台免除户籍居民基本殡葬费用的殡葬惠民政策,暖心办好群众“身后事”。

2024年,福安市殡仪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出台了免除本市户籍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的通知,具体包括遗体接运、72小时内冷藏寄存、普通炉火化以及一年期骨灰寄存费等四项费用。针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还可额外免除价值100元以内的尸袋和200元以内的普通骨灰盒等收费,由当地财政全额承担相关费用。福安市殡仪馆收费项目从47项减至33项,通过减项降费,合计降费4890元。

各地还因地制宜,推出各种便民利民举措:寿宁县殡仪馆核减5个常用的收费项目,预计每年降低丧葬支出29万元;霞浦县殡仪馆降低纸棺、骨灰盒、告别间收费标准,预计每年降低费用支出163万元;福鼎市殡仪馆实行骨灰盒“零溢价”,让利于民,并投入200万元对硬件设施逐步改造升级,设置休息室、改善照明设备、配备直饮机、免费提供电子鞭炮等,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据介绍,今年宁德市已实现殡葬惠民政策户籍居民全覆盖,预计全市每年免除群众丧葬费用约2275万元,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多项惠民举措的落地,标志着宁德市殡葬服务逐步向公益化、便民化转型。(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闽清县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暨“畅谈家乡美 共话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即时 | 2025-04-03 09:46

文明风4月2日讯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4月1日,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闽清专场暨“畅谈家乡美 共话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省璜镇综合文化广场举办。闽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鸿出席活动。

舞台上,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动人的故事《有一粒湘米思念袁隆平爷爷》承载着对袁隆平爷爷无尽的思念与感激,激励我们珍惜粮食,不忘初心;第三届亲子诵读大赛家庭带来的《时空对话之红岩》饱含激情诉说革命英烈与孩子间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在场观众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歌舞《片片相思赐予谁》《黄河水从我家门前过》以其独特的韵味,唤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流畅婉转的笛子演奏《姑苏行》描绘出一幅“笛曲中的水墨画”;富有感染力的独唱《青花瓷》展现古代中国的风情和文化底蕴。

image.png

现场,志愿者代表宣读《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现场,志愿者代表宣读《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句句倡议“声”入人心,号召大家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节,弃陋习破迷信,以文明环保的方式告慰逝者、以真诚的情感追思亲人、以感恩的心缅怀先烈,为构建绿色、环保、文明的清明节新风尚注入强大动力。

闽清县移风易俗服务中心的快板表演《移风易俗 倡树新风》,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移风易俗的意义和好处娓娓道来,倡导广大群众抵制祭扫陋习,推进殡葬改革,奏响文明新风。

民俗体验区,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了清明粿的民俗由来,随后大家热热闹闹地开始制作清明粿,揉面、包馅、成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乐趣和挑战。不一会儿,一个个颜色青翠欲滴、外形圆润可爱的清明粿就成型了。移风易俗、卫生保健、义诊、畜禽养殖整治、法律和禁毒知识宣传......现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支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吸引大家热情参与。

现场移风易俗图展区前群众驻足观看

志愿者通过宣传展板、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大家讲解绿色清明的益处,让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现场移风易俗图展区前群众驻足观看,展出的移风易俗图片生动形象,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社会新风尚。

本次活动由闽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闽清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县民政局、省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县融媒体中心、省璜镇璜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办。通过活动,不仅让群众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引导群众参与绿色殡葬实践,以文明传承孝道,营造绿色清明、文明清明的良好节日氛围。(闽清县委文明办 许烨妮)

柘荣县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实践活动

即时 | 2025-04-03 09:46

文明风4月2日讯 为进一步加深群众对于移风易俗的认识,提升群众自觉参与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殡葬新观念的意识,让移风易俗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民参与。4月1日,柘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双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双城镇东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东城社区网格员之家共同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居民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宣读《柘荣县“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倡议书》、组织大家观看移风易俗宣传视频的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内容涵盖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文明祭祀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移风易俗。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以鲜花祭扫、网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

“文明祭祀表心意,环保文明又心安。祭祀文明树新风,社会和谐展新颜……”清脆的声响吸引着众人目光,志愿者们用朗朗上口的快板词,将文明祭祀的重要意义、传统祭祀陋习的危害以及新型祭祀方式娓娓道来,把原本生硬的宣传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引得台下居民阵阵掌声与欢笑。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移风易俗知识问答,围绕祭扫安全、殡葬法规等内容展开竞答。“殡期一般不超过几天,最长不超过几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干部在移风易俗活动中应该怎么做?”居民们踊跃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争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

家风故事分享环节中,居民们踊跃的分享自家的家风故事,讲述家族传统、家训家规,以及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到诚实守信的为人准则;从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到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每一个故事都为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家风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以“宣教+互动+实践”模式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接下来,柘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让文明祭祀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共建绿色、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柘荣县委文明办 李珊珊 郑燕颖

武夷山市:文明祭扫树新风 志愿服务暖人心

即时 | 2025-04-03 09:46

文明风4月2日讯 清明时节,哀思悠悠。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扫方式,4月1日,武夷山市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走进武夷山市妙安陵园,开展“文明祭扫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市民以环保、低碳的方式缅怀先人。

“鞭炮纸钱换鲜花”摊位前,志愿者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向市民普及文明祭扫的重要性,耐心地讲解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倡导以鲜花祭奠故人。不少市民积极响应,纷纷用鞭炮和纸钱换取鲜花,手捧淡雅的鲜花走向墓碑,以更环保、更文明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此外,志愿者主动为老年群体、行动不便的市民提供引导、搀扶等服务,并免费发放毛巾、矿泉水等物资,陵园入口处还设置了便民服务台,配备急救箱,切实保障祭扫安全有序。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在清明节前后持续开展六天,引导市民摒弃旧俗,践行文明祭扫。武夷山市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宣传,助力市民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明新风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力量,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陈畅 吕默涵

平潭“岚岛白事通”平台上线

即时 | 2025-04-02 14:47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刘宇捷 通讯员 林小玉 高林莎) 近日,“岚岛白事通”线上殡葬服务咨询平台正式上线,在平潭构建起全链条、全天候、快响应的殡葬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当地殡葬服务质量。

“岚岛白事通”平台设有治丧流程、殡葬问答、白事管家等板块,免费为群众提供殡葬服务办理全流程信息及联系方式。“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平台开辟线上询问与电话转接双通道。熟悉网络的群众可线上咨询,不熟悉网络操作的,拨打114转‘岚岛白事通’,便能获得客服协助。”平潭殡仪馆副总经理柯健介绍。

“岚岛白事通”平台的上线,不仅极大方便群众咨询,还积极推动殡葬行业规范发展。平台通过公开服务内容、价格和机构资质,有效遏制殡葬行业乱收费、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升办事效率。此外,平台传播文明治丧理念,引导践行绿色殡葬,加快殡葬行业智慧化转型。

全国首创!“八闽殡葬阳光价格一键清”App正式上线

即时 | 2025-04-02 11:57

东南网4月2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林智岚 )4月2日,福建省“八闽殡葬阳光价格一键清”App正式上线了。这是省级殡葬服务价格“云端集中公示区”,在全国尚属首创。

“一键清”是在福建省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和驻局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福建省民政厅,主动作为,锐意创新,联合福建省民政厅聚焦殡葬行业价格不透明、服务标准不明晰等民生痛点,以“阳光价格、惠民减负”为目标,以数字政务改革为抓手,依托“闽政通”,打造的集殡葬服务价格公示、查询、监督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市民只要扫一扫“一键清”App二维码,全省殡仪馆所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收费依据和销售用品价格、计价单位、优惠政策等9类价格要素“一网尽览”,一键便捷查清全省殡仪基础服务、延伸服务收费标准和服务内涵,一键便捷查清全省殡葬用品价格情况,一键便捷了解收费优惠政策,一键便捷选择个性化需要的服务,做到一站式“查价格、明服务、防误区”,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省时省力省心,真正实现明明白白付费、清清楚楚办事。‌

目前首批全省67家殡仪馆2296个服务项目、2848项商品25168条信息已在清明祭扫高峰前上线公示,后续将分批分类陆续上线公墓陵园和殡葬服务中介机构价格信息,确保公示之外不再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一键清”的上线运行,不仅方便群众一键查清全链条殡葬服务价格详情,也将传统殡葬服务“信息壁垒”转化为全流程“阳光台账”,是规范福建殡葬市场秩序、有效遏制行业乱象、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抓手,推动福建殡葬服务收费治理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也推动福建殡葬服务机构规范经营、降费惠民,从源头遏制乱收费现象,实现便民惠民与行业监管“双赢”。

市民和社会各界只需扫描下方App二维码,就可体验“八闽殡葬阳光价格一键清”,共同监督殡葬服务机构执行价格政策,携手共建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放心省心的殡葬市场环境。

鼓楼:文明祭扫扬新风 缅怀先烈践初心

即时 | 2025-04-02 10:48

文明风4月1日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日来,鼓楼区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不朽精神。

承先烈遗志 筑双拥新程

3月28日,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凤街道党工委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承先烈遗志 筑双拥新程”——“我们的节日·清明”鼓楼区主场五凤专场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退役军人理论宣讲队、“药筱蓝”服务宣讲队、“军歌嘹亮”服务宣讲队、“福人福递”宣讲队、“戎耀融通”宣讲队共同参与。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深切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当天上午,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身着素装,满怀崇敬齐聚文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庄重的氛围中,全体人员向烈士肃立默哀,敬献花圈,寄托对先烈们的无尽哀思。

随后,大家依次向烈士敬献鲜花,一朵朵鲜花承载着人们对英烈的追思与感恩。仪式的末尾,主持人宣读“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大家文明祭扫,树立文明新风。

祭扫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移步至革命英烈陈列馆,聆听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宣讲活动。福州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先烈们的故事,从《抗美援朝吴雄奎的故事》到《隐蔽战线吴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扣人心弦,大家深受触动。

随后,一行人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陈列馆内参观。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

“银”青相伴祭英烈,红色薪火共传承——清明祭英烈活动。共青团福州市鼓楼区委员会 供图

“银”青祭英烈 薪火共传承

3月29日,由鼓楼团区委、鼓楼区关工委主办的“银”青相伴祭英烈,红色薪火共传承——清明祭英烈活动在福州市文林山革命英烈纪念园顺利举行。来自福州多所学校的百名青少年与洪山镇大凰山社区的“五老”代表薛中柱老同志一同祭拜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青少年们庄严地向烈士们鞠躬、默哀,并献上鲜花,格致中学林莅阳、立志中学卢辰星两位同学带领全体青少年高声宣读祭文,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寄托追思之情。

祭奠仪式结束后,青少年分组开展活动。第一组同学在讲解员陈雯烨的带领下参观了福州市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讲解,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第二组同学则参与了由福建省英烈故事宣讲员牛晨主讲的团课《昨天 今天 明天》。通过专业教师的授课,同学们进一步领悟了红色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随后,“五老”代表薛中柱为青少年们讲述红色故事,并鼓励大家踊跃分享心得体会。青少年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后将努力学习,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参观八一七革命纪念馆。华大街道 供图

陵园铭英烈 共铸民族魂

3月28日,华大街道联合辖区党建联建单位,前往福州市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开展“革命陵园铭英烈,同心共铸民族魂”主题党日暨“传承榕城文脉,共护清明新风”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

大家怀着崇敬与缅怀的心情,缓缓步入八一七革命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碑前,大家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表达对英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默哀完毕后,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并有序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前,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与敬仰。

随后,一行人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了八一七革命纪念馆。通过馆内的珍贵展品,党员们重温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武器,无不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大家心中激荡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

参观过程中,侨胞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祖国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并分享了各自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守护英烈魂,文明践初心。接下来,鼓楼区将多形式组织开展“赓续·2025·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和“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党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鼓楼区委文明办)

厦门同安:春风拂银城 清明遇文明

即时 | 2025-04-01 16:52

凤山社区的孩子们用粘土制作清明节主题的画作。(同安区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4月1日讯 连日来,厦门市同安区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契机,广泛开展“新风润清明·薪火照未来”系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传承红色精神铭记历史使命。

本次系列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指导,同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同安区委文明办、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凤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单位承办。

粘土作成画 寄语清明

小手巧匠,创意无限。3月29日上午,一场以“粘土‘话’清明·稚语探春深”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凤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

来自凤山社区小记者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们齐聚一堂,在学习了清明节习俗的历史背景后,大家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手中的粘土材料和画笔,塑造出垂柳、春雨以及青团等与清明节相关的意象,制成一幅幅印象清明主题粘土画。

在制作完成后,小记者们还拿着自己的手工画互相采访,询问对方的制画思路,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新丰社区的孩子们用画笔在风筝勾勒出喜欢的图案。(同安区委文明办供图)

巧手做纸鸢 拥抱春天

春风轻拂,绿草如茵,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春风拂纸鸢 清明寄情思”文明实践活动在新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

活动伊始,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走出实践站,在社区广场向居民发出“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倡议书,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祭扫习惯,以鲜花祭扫、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低碳方式缅怀故人,以庄重、文明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树立厚养薄葬、文明礼葬新观念。

大家回到实践站内,用五彩斑斓的颜料为风筝勾勒出喜爱的图案,涂上绚丽的色彩,将春天的颜色铺在风筝上,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为风筝系上线绳,在宽阔的场地试飞,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敬礼致丰碑 精神永传

铭记先烈历史赓续英雄志气。3月30日上午,在微微细雨中,来自城西社区、后炉社区、同新社区的亲子家庭结对来到葫芦山烈士陵园,开展“丰碑砺初心”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

庄严的烈士陵园内,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齐声高唱国歌,歌声朗朗,回荡在陵园上空,在场的少先队员们举起右拳,在纪念碑前重温入队誓词。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手持黄白雏菊,向纪念碑送上花圈,随后整齐列队,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静默致哀,绕陵三周,敬献鲜花。

在献花后,大家有序浏览陵园内讲述同安历史的浮雕作品,并走进同安革命烈士事迹馆进行参观。由“中央厨房”宣讲团成员杨志刚作为向导,向大家讲述同安烈士们的英勇故事,深入了解他们的伟大精神。

参加主题活动的王先生表示:“今天带着小朋友来参加活动,主要是为了让他学习一下同安的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从小立志好好学习,长大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葫芦山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还补刻了2024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烈火英雄方火旺的名字,留下了他在生死时刻奋力一推救下战友的英勇事迹,让更多居民了解他的感人故事,让榜样的光芒在同安永存。(同安区委文明办 林晖扬 苏能化 苏轩)

2025年“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暨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即时 | 2025-04-01 16:51

文明风4月1日讯 3月26日,宁德市周宁县狮城镇兴福社区热闹非凡,2025年“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暨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现场,非遗手作体验、畲族美食品鉴、原生态歌舞展演等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今年的‘三月三’除了民俗表演节目,增加了移风易俗知识有奖竞答,有新意,非常好!”居民雷先生高兴地说。

“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暨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现场。魏孙亮 摄

据了解,“三月三”是畲族群众缅怀祖先、祈愿美好生活的重要节日,兴福社区是宁德市唯一的畲族社区。近年来,狮城镇党委、政府以“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擦亮文化品牌、展现狮城民俗文化魅力的一张名片,每年通过举办“三月三”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将畲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创新打造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惠民品牌。今年狮城镇“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的移风易俗宣传,就是倡导文明新风的新亮点。

狮城镇党委宣传委员孙淑婷表示,此次民俗文化节,不仅用充满民族风情的方式庆祝畲族传统民俗节日,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民族团结。更通过创新的宣传形式,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把一些陈规陋习破除掉,把文明新风树起来。“下一步,狮城镇要不断创新民俗文化与乡村文明的融合,推进文明之花在狮城大地绚丽绽放。”孙淑婷说。(周宁县委文明办 江婷)

三元:倡导文明殡葬 共筑文明新风

即时 | 2025-04-01 16:48

三元区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共筑文明新风”文明祭扫活动

文明风4月1日讯 春暖花开又清明,文明追思寄深情。为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殡葬理念,倡导绿色、简约、生态的祭扫新风,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三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倡导文明殡葬 共筑文明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营造绿色清明的浓厚氛围。

各实践站开设“移风易俗微讲堂”,邀请党员干部、乡贤代表宣传“厚养薄葬”理念,对《三元区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进行宣讲解答,累计开展政策解读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600余人次。同步发起“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签名承诺活动,通过线下承诺墙等形式,吸引200余名群众参与。龙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文明殡葬知识擂台赛”,以趣味问答普及生态安葬政策,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围绕清明传统习俗,各实践站推出“绿色祭扫暖心行动”,开展做青团、经典诵读等传统民俗活动;举办“清明祭英烈”活动,宣讲红色故事,追忆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通过向烈士陵墓敬献鲜花、祭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

此次活动提高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使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三元区将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巩固移风易俗成果,让文明新风融入传统节日,注入持久动力。(三元区委文明办)

建瓯市开展“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主题活动

即时 | 2025-04-01 15:33

建瓯市“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现场。游桂花 摄

文明风4月1日讯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引导市民厚植家园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明健康节日风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建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江滨国际广场开展了“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暨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向群众发放《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并结合宣传展板、宣传案例,向来往群众介绍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引导他们主动采取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诵读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随后,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通过文艺宣讲方式向群众倡议移风易俗。用身边人、身边话算好婚事简办、厚养礼葬“明白账”,以“接地气”的方式宣讲“大形势”,有效避免了说教式、填鸭式的灌输,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本次活动以“理论+文艺”的形式,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切实把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持续推动文明节俭治丧、文明低碳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建瓯市委文明办 汤维明 詹小芳)

浦城县举办“移风易俗除陋习 绿色清明扬新风”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即时 | 2025-04-01 09:17

活动现场 汪李琪 摄

3月28日,浦城县“移风易俗除陋习 绿色清明扬新风”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方志敏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浦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县委政法委、县委文明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精心设计的移风易俗展板、发放《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等宣传手册的方式,向市民科普了传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扫活动对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引导广大群众摒弃公共场所露天烧纸的不文明祭祀方式,鼓励居民们采用鲜花祭祀、扫墓祭祀、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来追思逝者、悼念先人,自觉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共同维护整洁、清新的环境。

活动现场 汪李琪 摄

为了让移风易俗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现场还开展了倡导移风易俗革除陋习的趣味游戏活动。市民们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移风易俗的理解。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弘扬清明传统文化,使文明节俭治丧、文明低碳祭扫逐步深入人心。”浦城县委文明办综合股负责人说。(中共浦城县文明办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杨欣雨 曹歆雨 程张寰

闽侯昙石村:“移”出好风气,“易”出新风尚

即时 | 2025-04-01 09:26

昙石村委志愿者上门进行移风易俗宣传。林奥 摄

成立移风易俗宣传小分队,倡导文明殡葬,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移”出好风气,“易”出新风尚。

“大爷、大妈,清明节快到了,鲜花祭祀安全又美观,明火不能带上山哦。”日前,一支由昙石村委会组织的移风易俗宣传小分队正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将《文明殡葬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倡议大家摒弃祭扫旧俗,倡导移风易俗,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注入绿色新风。昙石村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由村里若干名党员、群众共同组成。志愿者们除了倡导群众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扫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焚烧纸钱外,还同步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工作,并要求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以前总担心简化仪式会被人说闲话,现在政策讲明白了,领导干部带头倡导绿色祭扫,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村民张大爷在听完志愿者有关政策解读后表示,今年打算用鲜花代替纸钱祭祀。

除了倡导文明殡葬外,近年来,昙石村还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侯锦华是甘蔗街道昙石村的一名党员干部,也是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曾在孙女出生满月时,劝诫儿子不办满月酒席。他说,办了就破坏了规矩,把村里的风气带坏了。

在侯锦华看来,他心心念念的规矩就是昙石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的倡议,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过去的人情乱了套,除了红白喜事,升学、当兵、小孩满月摆酒,夫妻轮流办60岁、70岁寿宴,浪费钱财。”侯锦华说,作为全国文明村,为了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昙石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将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不做“半段”,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并将村规民约分发到户进行全面宣传。

村民在积分兑换处领取奖品。闽侯县昙石村委会 供图

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农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昙石村以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一方面,规范红白事操作流程和办理标准,并在村委会宣传栏公示;另一方面,将“开展移风易俗,不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活动”写入村规民约中,由理事会成员带头践行相关标准与村规民约。此外,以道德评议会为平台,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组织“破陋习、树新风”文艺演出,进行“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及身边好人评选,引导村民形成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文明风尚。

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推行移风易俗,昙石村村民也达成了共识,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日常,村里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负责对大操大办行为进行劝导,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拥护。“我们还将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度嫁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从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乡风文明、参与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建立积分清单,通过积分累计制奖励的方式,提高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切实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昙石村党总支部委员、文化宣传员黄暖煊说。(闽侯县委宣传部(文明办) 遇见闽侯 林奥 陈世荥)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