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日前,在南平市政和县铁山镇凤林村的朱子孝道园里,工人们忙着对朱子孝道馆的门窗进行喷漆、打磨。
“建朱子孝道馆旨在保护朱子文化遗存,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传承实体载体,让文化遗产‘留得住’‘活起来’,进一步弘扬朱子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铁山镇党委副书记罗辉表示,铁山镇深耕“启贤之乡”文化沃土,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深入挖掘朱子文化中的治理智慧,以“慈、孝、教、和”等朱子核心理念为指引,探索出一条“朱子文化+基层治理”的融合模式,推动朱子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铁山镇持续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好媳妇”“朱子孝道文化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并通过送喜报、上榜公示、典型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镇营造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以文化润民心、以孝道促治理。
提起向前村村民叶英华的名字,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十九年来,叶英华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照料婆婆的重担。
当婆婆因子宫肌瘤住院时,她日夜守护在病床前,端茶送水、擦身喂饭,衣不解带;2020年为筹措婆婆心脏搭桥手术费,她四处奔走,不辞辛劳;在婆婆再次因中风导致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她学习专业护理知识,每日坚持为老人翻身、按摩、做康复训练。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三个月后婆婆重新站了起来……
走进叶英华家时,她正细心地为中风康复的婆婆按摩恢复,帮助她放松肌肉。谈起十九年的艰辛,叶英华却说,“看到婆婆一天天好起来,从能坐起来到现在生活可以自理,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英华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朱子孝道,是我们身边的活教材,为我们村民树立了榜样,我们都要向她学习。”村民吴建平由衷感慨。
为进一步打响“启贤之乡”文化品牌,铁山镇重修启贤祠,新建韦斋草庐,依托省级文保单位朱森墓,建设半亩方塘、生态停车场、游览步道及绿化景观,不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实景课堂”。
“镇里还以熟读朱子文化的贤能者为调解主体,成立了老陈调解室和老谢调解室,聘请老党员,运用朱子文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释法说理。”铁山镇司法所所长陈代装表示,铁山镇各村也因地制宜,李屯洋村调解前邀当事人“吃茶话事”,以“慈孝教和”理念纾解情绪、弥合裂痕;东涧村则请老党员、老干部用乡音讲“孝理”,使调解更接地气、有温度。今年以来,共调解纠纷八十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9.3%,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下一步,铁山镇将以朱子孝道馆为载体,打造朱子孝道文化研学旅游链,深化‘启贤家事解纷工作法’机制,通过文化认同凝聚治理共识,推动乡村振兴由‘塑形’向‘铸魂’深化。”罗辉说。(闽北日报 周楠楠 王诗琪 祖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