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丽乡愁:福州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http://wmf.fjsen.com 2018-07-11 08:40:03 来源:福州日报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近年来,福州市将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力求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建设格局。截至目前,全市2191个行政村已实施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10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6.46%,全省排名第一;打造了5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45个市级幸福家园工程示范村。

  绿化花化后的永泰大喜村

今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福州市出台《福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经济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榕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循着春风的脚印,牵着初夏的烂漫,5月的福州“热情似火”。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就抛去工作的烦扰,携家带口,在周边县(市)乡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打开窗户望得见青山,走出庭院听流水潺潺……这样的美丽乡村,已成为福州市民最美好的遇见。下面,记者就带您去两个美丽乡村“逛一逛”。

走进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你若长安,便是幸福”的口号就映入眼帘,这是村子的工作宗旨,更是对所有村民的承诺。从6年前典型的“后进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幸福村,长安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华丽转身。

“这是我们的白石桥文化公园,美不美?”刚进村子,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林岩云就迫不及待领着记者参观起来。古石桥、古驿道、古河港相映成趣,荷塘栈道、茉莉花海、采摘果园装点其中,和城区的公园比,它毫不逊色。通过修旧如旧,精心整治,这座公园已成为村子的招牌景点。

林岩云告诉记者,以前的长安村,远没有现在这般整洁宜居。像白石桥公园的所在地,原先都是养鸡场、垃圾堆,又脏又臭。民宅随意搭盖,村里杂物乱堆,公建设施缺乏,整个村显得破败又脏乱,“后进村”因此得名。

  永泰春光村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长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的违章搭盖不见了,房前屋后的花圃整齐划一,公园、绿地、幼儿园、书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子的村容村貌、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很快就摘掉了“后进村”帽子。

为挖掘历史文化,2016年,长安村还利用村中涉及50多户的租屋修建大齐书院,清雅古朴的书院内,有琴室、棋室、书房、画室等,古韵古风。依据自身建筑风格和人文特色,大齐书院藏书有线装本、古籍、精装典藏书等,内容以地方民俗、传统文化、文学为主,荣获“2017年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

医养中心、幸福院、幼儿园……不仅有拿得出手的宜居美景,村里完善的公建设施也是一大亮点。林岩云告诉记者,结合本村实际,医养中心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医疗补助,他们去营前卫生院和本村卫生所看小病产生的医疗费,除掉农村医保报销后,剩余医疗费还能拿到医养中心报销,基本实现看小病免费。除了医疗补助、大病救助,免费午晚餐,在幸福院,老人们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其乐融融的场景随处可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为让长安村幸福“加码”,今年,林岩云和同事们在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基础上,把目光聚焦于增加村子的“造血”功能。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林岩云告诉记者,在去年村财收入40万元的基础上,计划今年实现翻一番。目前,长安村正全力打造特色采摘田园,种植了树葡萄、茂谷柑等高端果树。林岩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树葡萄市场价每公斤160元算,种植的800多棵树葡萄,保守估计每年产量能达2500公斤,这样就能增加40万元左右的村财收入,助力村子在幸福路上跑出“加速度”。

  罗源竹里村畲乡采摘游

距离市区100公里车程的永泰深山里,有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湖畔村落,它就是大喜村。虽然“藏”在福州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的深山腹地之中。但175亩水域面积的大喜水库,13400亩的生态公益林,都是村里的宝贵财富。

作为传统林业大村,这里的古木丛林、古道、特色民居等依然保持农耕文化的原生态。在溯溪景区,激流、跌水、瀑布、深潭如一出全景剧,不停映入眼帘。

为把大喜村“招牌”擦得更亮,按“一村一策”要求,这个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走出整治新路: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引导,打造“美丽大喜”。

大喜村村支部书记黄时杰介绍,在充分保证“原血”资源的基础上,镇村两级、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积极对接,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变身规划顾问,按“保留传统村庄风物风貌,乡愁留住你我心中家园”的设计理念,改造山村老宅,走特色民宿之路,着力深化美丽乡村品牌发展的内涵。

在规划中,这支文创团队从实际出发,按嵩口古镇“一核五片”的旅游规划思路,从屋面立面改造、水沟水渠围栏改造、电影院周边沿廊设计、景观桥设计、道路拓宽等每个细节,凸显“土”味大喜。

“有别于其他村庄白墙青瓦做法,我们更多保留着土夯墙式的民居建筑、竹编篱笆,原汁原味展示农耕文化。”黄时杰说,在提升颜值的基础上,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

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整合提炼,群众用房屋、土地、产业入股的形式,采取“合作社美丽产业”的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由“输血”转向“造血”。

在合作社基础上,村里整合现有产业,重点发展孔繁荣雀观光园、李果采摘园区、蜂园养殖、林下养殖、农耕体验区等五园区,通过合作社规范管理及网络平台等,形成美丽产业带动效应,以无公害养殖业、林下特色养殖等,做到不污染也发展,不砍树也致富。

为提高村民积极性,实现美丽大喜共建共享,围绕大喜水库这块“美玉”,一场村民参与的美丽家园行动也全面展开:陈年垃圾不见了,废弃猪圈变成凉亭,旱厕变身木墙竹瓦的公厕;原有粉白、石棉瓦裸墙、彩钢瓦屋顶改为青瓦。山脚竹林间,白墙青瓦虚实掩映,倒映水中,美不胜收。“现在村子更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增强了,我们不少在外的乡亲也都回来创业!”黄时杰说。

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如今,世外桃源般的大喜村吸引了一拨拨游客。去年5月,中央美院的学生们还专程来到大喜村,用画笔绘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乡土作品。目前,全年进村游客已超1.5万人。

作为今年美丽乡村的提升村,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和古槐镇青山村的建设正快马加鞭。

长乐长安村老党员林书铭:多亏了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我们村就是座宜居的大花园,环境美,素质高,住着特舒心!今年我60岁了,这个住了一辈子的家,没想到现在还让我惊喜连连。

这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村民的地被村里统一承包,自家的一亩多田地,也被纳入其中。现在,和村里不少村民一样,我家的地也走起“高端路线”,种上了树葡萄、茂谷柑等果树,就等着成熟啦。到时候村财增加,我们收入也增加,这生活更上一层楼。村里的幸福院是自己和邻居们的长期驻点,看看电视、聊聊天,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每天都很充实、舒心。

  长乐长安古河港(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福州日报)

长乐青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黄雄秋:我已经在村里工作34年了,青山村被山水环抱,2000多株上“百岁”的龙眼古树在此安家。可谓是“一方宝地”。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很多龙眼树都枯萎颓败、产量锐减。多亏了美丽乡村建设,打响了青山贡果品牌,村子也走出自己的振兴之路。

围绕青山“四宝”(名山、名果、名人、名物),为把老祖宗留下的龙眼种植产业做大做强,村里创立龙眼承包制,又成立青山龙眼合作社和龙眼协会,请来专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现在我们的龙眼已注册商标,还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村里有18万株龙眼树,卖价比一般龙眼高出不少,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工程师陈凯芳:“在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凸显的今天,过去农村以牺牲环境和文化为代价的路已经走不通了。福州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其中,生态环境整洁是第一步。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福州美丽乡村的必选项。在政府支持、村两委号召及村民配合的前提下,围绕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公厕改造等,一个个村庄擦亮了自己的名片。在完成必选项之余,庭院美化、杆线整理、休闲场所改造等自选动作也在有条件的村庄落地实施,福州的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环境美了,村庄想要长期发展,长久美丽,必须激活造血功能,让村子活起来。福州的村庄类型丰富,特色各异,围绕自然资源、特色建筑、传统产业等,在保护生态的原则下,按“一村一策”原则,不少村庄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子。

为实现村庄从创建村到提升村,再到特色村、精品村的美丽蜕变。我们可以看到,在福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前中后全过程,都有专业人士的全程陪伴式服务和专业导则、规划的正确引导,让美丽乡村实现一轮轮正向叠加,产生“1 1>2”的效果。(稿件来源:福州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