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阳光心态围观好人善举
http://wmf.fjsen.com 2018-07-25 19:18:13 来源:文明风

据@央视新闻,19日,辽宁锦州南火车站,一81岁老人突然倒地不起。听到求助广播后,正在等车的锦州医科大学学生丁慧立即冲到老人身边,跪在地上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视频中,丁慧还说道:“爷爷,醒醒!”最终老人恢复意识,并被送往医院。没有赶上回家火车的丁慧同学,婉拒了家属酬谢:“这是学医的应该做的。”(7月22日《中青在线》)

生死时刻女大学生毫不迟疑出手救人,事后既不留名又婉拒酬金,整个过程可谓满满的正能量,值得给一个大大的“赞”,谁能想到竟会出现“救人时动作不规范”之类的质疑,貌似客观中肯、冷静理性的背后,分明显露出些许冷漠无情甚至不怀好意。

之所以这样说,绝非容不得质疑的声音,更非对质疑者上纲上线,而是某些质疑者并没有真正融入事件场景,只是置身事外般地站在道德高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大家都清楚当时情势危急,救人是第一位的,稍有迟疑就可能贻误抢救时机。正如丁慧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当时我也没想什么,就知道我是学护理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去帮忙,啥也没想就直接跑过去了。”本能的善与行动正是令人敬佩的可贵之处。

假如当时丁慧或以没有救人临床经验而袖手旁观,或顾虑操作可能难做到规范而犹豫否决,或坐等现场有没有其他专业医生出现,甚至于担心万一救人不成会不会遭遇患者家属讹诈,极有可能又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但她没有考虑甚至于来不及考虑这些,这正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的道德底色。此刻拿所谓的“标准”去审视女大学生的救人之举,恐非吹毛求疵、求全责备那么简单,隐约显现出习惯性质疑甚而否定一切的看客心态。

毋庸置疑,紧急施救确实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错误难免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有关方面也已重视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和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的配置,以减少或规避因急救知识匮乏、施救方式不当或缺少施救工具可能带来的生命健康风险。但面对突发现场的救人行动,煞有介事地拿“标准”说事,更像是标新立异、刷存在感甚至于动机不纯的“伪标准”,不仅可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而且不可避免扰乱人们的审美视线、误导公众的价值认知。

类似情形现实中并不鲜见,此前某地一女护士逛街时给一晕倒游客按压心脏,有人眼里看到的不是善举、善心,却指责护士裙子太短撅着屁股不文雅,这是何等的荒诞无稽,又怎能不遭到网友们的无情谴责?胸怀阳光心态而非阴暗心理,善意欣赏和包容而不是恶意揣度和苛责,既是对善意和美德的呵护,也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良知。(泉州市文明办 福泉)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