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志愿服务常态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如何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这一活跃力量的发展,如何发挥这些来自民间、自发自主的积极力量,如何推动他们进一步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深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要依靠民众的自觉参与,更要党委、政府的组织、引导。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顶层设计方面,不遗余力地做好引领和保障工作。
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生长点,被纳入三明市文明县市、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景区等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作为衡量精神文明创建成效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为志愿服务普及和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方面,根据各时期社会服务重点,市委文明办精心制定每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和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被要求列入文明单位创建重点,纳入文明单位动态管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加强督查,把动态管理记录作为文明单位届期总评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鼓励志愿服务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也在探索建立,三明建立起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制度,每两年举办一次志愿服务表彰活动,以此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扩大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影响力,激励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2017年9月1日,三明市政府出台《三明市市区文明行为促进办法》规章,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对市区市民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倡导和支持市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制度的保障推动着队伍的壮大。2007年4月,三明市社会志愿者协会成立,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立起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网络管理平台,实施“互联网+”管理模式,按照制度化任务分工逐步建全完善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党团员带头参与、表彰激励等机制。如今,协会共下设23个直属分会、2个服务总队和12个县(市、区)分会,12支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在1998个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这是三明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引导而非领导,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支持、帮助功用,促进三明志愿服务良性循环并发展。
市社会志愿者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培训,选送优秀志愿服务骨干参加全省志愿服务礼仪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培训班,着力提升志愿者文明礼仪、网络文明传播、文明交通服务能力,培训志愿者骨干1200多人次,由此带动提升了全市志愿服务水平。
三级志愿者服务网络架构的组建,也得以推动三明志愿服务的开展,从以阶段性为主向经常化转变,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由以青年人为主向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