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晖:这个85后医生了不起 辞去公职专注“救心”
http://wmf.fjsen.com 2019-05-29 17:26:08 来源:厦门市委文明办

刚刚结束在SM城市广场的公益讲座后,林晨晖就马不停蹄地策划下一场讲座。2018年6月,他从第一医院心内科辞职后,大力推动“救心圈”志愿服务成为工作常态。

“救心圈”成立至今已开展113场讲座,惠及4150人次,有学员还用所学知识救了母亲。“救心圈”也有了小办公室,4具假人模型及若干捐赠的AED模拟机是最重要的财产。林晨晖说:“我从不后悔辞职做急救科普,因为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救命知识,也让医生和患者多一点理解彼此的机会。”

团队有30余名医生 推动3台AED落地

湖光社区的林晨晖是个85后,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医院工作。在心内科工作时,不时出现的猝死新闻总让林晨晖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中国,99%院外心源性猝死患者到达医院前,已经丧失基础生命体征。最让他惊心的是,2017年底,集美一名医生在运动时猝死,身边的医生也实施了专业救治,但因为缺少AED,最终抢救还是以遗憾告终。因此,林晨晖和同伴下定决心,要推动厦门电除颤计划。

2018年6月,林晨晖从第一医院辞职,全身心投入一手创办的“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专注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科普。2018年9月,“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正式注册成立。服务内容包括赛事保障、急救培训、急救知识宣传等,团队人数从最初的7名医生扩展到30余名医生、300余名志愿者。成立后,“救心圈”已推动3台AED在厦门捐赠落地。

“救心圈”还有了微信公众号,用来发布公益活动和急救培训信息,还不定时组织急救培训公益讲座。市民及单位若想开展相应培训,可联系“救心圈”进一步咨询。

曾抢救回两条生命 “这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林晨晖说,“救心圈”真的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两条生命。

2018年12月29日晚,在D6228厦门至福州动车上,“救心圈”团队成员、厦门莲花医院医生曹树斌及时抢救了一名病人。听到广播说病患需要急救时,他立刻赶往该车厢,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倒地昏迷,立刻通知周围乘客呼叫120,并询问乘务员车上是否有AED。被告知没有AED后,曹树斌对昏迷男子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抢救。等待救护车到来的20分钟内,曹树斌一人完成了5组循环心肺复苏急救。救护车到达时,患者得到进一步抢救,恢复清醒。

成功获救的男子对曹树斌和“救心圈”非常感激,专程赶到位于东方财富广场的“救心圈”办公室表达感谢。林晨晖为他申请猝死基因免费筛查,并联系团队心理医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人一旦有了这种濒死的体验,不可避免会留下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希望他身心早日恢复健康”。

“救心圈”的医生救了人,经“救心圈”培训的市民也救了人。2018年10月,市民小陈和母亲在家时,母亲突然窒息,嘴唇颜色发黑,脸部扭曲,手指发青。事发前一晚,小陈恰好看见“救心圈”微信群内分享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立刻用在母亲身上,母亲顺利得救。

得知这一事件后,林晨晖说:“我们的团队和科普真的救了人,这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团队只保持收支平衡 创办人林晨晖零收入

现在,“救心圈”被引入湖里区小区医生工作室试点。林晨晖说:“许多患者就医时体验并不好,而医生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因此在公益培训和小区医生工作室中,我们希望医生和患者在医院外也能多接触、交流,减少误会。”

转型之初,林晨晖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在医院做医生的被需要感是很强的,刚开始做公益科普时,面对很多不解、猜疑的眼光,所幸我和小伙伴坚持下来,理解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受益者越来越多,但“救心圈”的“固定资产”不见增长。林晨晖说,“救心圈”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开展AHA(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及政府部门对AED设备维护的补贴,少部分单位联系开展培训时也会主动为讲师提供课时费。林晨晖说:“大部分都是公益讲座,现在我们只能基本保持收支平衡,‘救心圈’成立至今,我个人是纯补贴,零收入。”

林晨晖的父母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做法。未来,林晨晖希望每个社区都能有“救心小站”,里面设有AED及科普宣讲播放屏,居民可随时查阅相关知识,刷身份证即可取用AED。目前,厦门仅有50台AED,远远未达到“黄金四分钟”急救圈的铺设规模,因此林晨晖希望推动更多爱心机构捐赠、设置AED。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