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新风扑面
2018年7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占地300亩、总投资1.5亿元的石狮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开工建设。项目将按照城市公益性公墓“公益惠民、节地生态”的理念进行经营和管理,严格控制墓穴的面积和价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让“先人入土为安”的愿望。公益性墓园的建设不仅是石狮市委市政府为民生解忧的重要举措,也为移风易俗、推进文明办丧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死者为大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地区尤其重视丧事的办理,石狮也不例外。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葬礼大张旗鼓办理造成铺张浪费、长时间占用道路停灵等现象非常普遍,既有损城市的管理和文明形象,又给群众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015年以来,石狮大力推进以丧事短办为核心的“文明办丧”。石狮市文明委发出《关于石狮全市范围内推行文明办丧的通告》,明确全市范围内遗体停放、办丧时间严格控制在5天以内。全市128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镇级红白喜事操办标准,改革超期火化预约审批制度。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5788例丧事均控制在5天以内,节约资金达2亿元。与此同时,石狮大力倡导推行“绿色殡葬”,2013年5月9日,灵秀镇钞坑村在石湖港大坠岛海域为1133位逝者的骨灰进行海葬,创下全国一次性海葬人数最多的记录。此后,又有永宁镇金埭村、鸿山镇郭厝村、锦尚镇奈厝前村等先后为先人骨灰举行集体海葬。截至目前,全市已实行并有记载的“海葬”达5500多例。
喜事大操大办也是石狮多年来的传统习俗。近年来,石狮积极倡导喜事新办,每年举行“石狮市最美家庭”表彰以及2场大型集体婚礼,先后有2000余对新人参加,社会反响强烈。针对过去喜宴晚上九点后开席,造成大量浪费的问题,推动开展“文明赴宴、八点开席”行动。经过多年倡导,八点开席在石狮已成为习惯。
与此同时,石狮市积极引导群众把简办红白喜事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奖学奖教、老年事业、社会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如今,群众每年简办婚丧喜庆和其他民俗活动,捐资公益的记录都达到上百笔、金额千万元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福建日报等媒体纷纷点赞石狮市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持续关注报道。经过多年的新风洗润,“不比阔气比公益,不讲私面讲奉献,不炫富有亮作为”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石狮从城市风貌到精神气质、从市民生活点滴到行为习惯,正向一座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新城,悄然转型。
常态创城惠民利民
石狮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市民群众切身感受的最大变化是:街道干净、城市有序。过去常见的公园门前、人民广场周边等人口密集场所占道经营、垃圾乱扔等现象不见了。
变化,归功于石狮市委市政府2016年起积极推动的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改革。这项改革把以治理占道经营为主的“六乱四摊”管理职能下移,在镇(街道)设立城管办,组建城管队伍,着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一线。2018年初,第二轮改革启动,将市级城管执法大部分力量下放到各镇(街道)城管办,并明确把市容市貌管理、“两违”综合治理全部列为属地管理责任。改革实施以来,基层对城管问题“等、靠”现象减少了,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一些市容问题处理得更及时了。石狮市容环境因此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提升。
变化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则聚焦到创城体制本身。2017年底,石狮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由临时机构调整为常设机构,彻底改变创城工作中存在的突击思维。此前,创城办为临时性机构,工作人员均为临时抽调,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突击色彩。改为常设机构后,创城工作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走向常态化。如今,创城办开发了石狮市文明天气图管理平台,组建文明市民巡访团队伍,启动了常态化创城考评,在全市上下营造起浓厚的创城常态思维。
文明成于创建,创建成就文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石狮这座城市的福气,更是每位市民的荣耀。可以预见,随着创城常态化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推进,石狮的城市环境将更加优美,市民将生活得更加幸福。我们坚信,只要每位市民都向文明迈出一小步,石狮的城市文明必将迈出一大步,文明必将成为石狮这座城市永恒的“精神名片”和最厚重、最靓丽的“人文底色”。(石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