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我国很多地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的节俗,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并于塔上燃灯的节俗。[详细]
博饼时,桌上放置一个瓷碗,每人轮流抓取6个骰子,掷入碗中,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看骰子的点数得饼。博饼过程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感觉很是温馨。[详细]
在人们心目中,兔子是十分亲切、和善的小动物。在古老的传说中,最早登上月宫的,除了嫦娥、吴刚之外,还有兔子。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象。[详细]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详细]
碧窗斜月蔼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
不知何路向金微。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空明月悬,
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
飞萤卷帘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