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5 > 正文
清明 祭奠 生死观
http://wmf.fjsen.com 2015-04-03 16:20:23 储瑞耕 来源:河北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生者祭奠逝者的时节到来了,随着人们祭扫逝去先人和亲人的热潮起来,通往墓地的大车小辆拥挤不堪,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男女老幼,络绎不绝;同时,各地对文明祭扫、防火安全和破除迷信等宣传也因势利导,普遍地开展起来。

逝者的节日,归根到底是生者的节日,广大的城乡居民除了利用清明这个机会祭奠逝者而外,很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外出踏青、旅游、赏花、观景,于是有了4月5日到7日的放假3天,收费公路的小汽车也免费通行。

清明这样的时日,引发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 死亡是一切活着的人最后的归宿。于是,怎样对待死亡,从来就是一道躲不开的人生课题;于是,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关于殡葬和祭奠的观点和做法就层出不穷;于是,其中的是非忧劣值得加以选择。

但是归结起来是两种:“厚养薄葬”与“薄养厚葬”。前者是一种文明风气,后者则是一种歪风邪气,我们当然主张前者,反对后者。(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论语先进第十三》)父母先人在世的时候,你“厚养”之,去世之后,不要“厚葬”,既注重节俭,又坚持文明,符合天道人情。反之,父母先人在世的时候,你“薄养”之——不孝敬,不尊重,不精心赡养,甚至置老迈父母于不顾,而一旦老人去世,倒又搞起“厚葬”那一套,请问:有什么意思?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我们自己老了、死了的时候,我们的子女后辈用“薄养厚葬”对待我们,将如何?

□ 殡葬和祭奠都应当注重文明。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经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指出: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

今天的情况来看,社会上殡葬和祭奠的不文明,源自人们意识的落后,加之少数干部不在这方面的文明上带好头。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一切有进步思想的人们,应当接受和坚持文明低碳祭扫。比如: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头祭扫先烈,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3-31厦门迎来清明祭扫高峰 拜祭先人首选鲜花的多了
  • 2014-03-28和平镇突出“四早”狠抓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 2014-03-28泉州抢救零散烈士纪念设施 清明节给无名英雄送束花
  • 2014-03-26漳浦县民政局提前做好清明节祭扫管理工作
  • 2014-03-26永春打造“清明上河图”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