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党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叶振生同志在平时的采访中就能注意熟悉和掌握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其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能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从思想上武装自己,从政治上保证不偏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三个文明建设鸣锣开道。同时能够坚持不懈地使自己的报道确实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创作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电视作品。他在记者这个富有挑战性的行业中,能充分运用手中的摄像机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深入到一线与新闻当事人生活在一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用原生态的纪录方式,反映主人公的生活现状以及一些存在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如他采编的《风风雨雨八十九年》纪录片中讲述一位89岁的农村老奶奶用自己的双手喂养儿媳和两个孙子的感人故事,片子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很多爱心人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这一个伤痕累累有着三代人的家庭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纪录片《生死相伴》是他在下乡采访中无意中听到一位老爷爷说了一句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我如果死了,她也要跟着一起死”,就是这一句话提醒了他,他觉得在这位老者的身上肯定有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后来他通过深入的采访,用手中的摄像机纪录着这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原来这位老者与老伴是一对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老两口,经过三四十年的恩爱生活,两位老人相互依偎,但天不尽人意老伴中风卧床不起,而这位老者却想尽一切办法来照顾她,后来他为了要让卧病在床的她吃上一个红柿子, 这位老者从树上摔下致死,不久老伴也相续离开了人世,该纪录片播出后让观众深深地感到亲情的意义,唤醒人们社会文明行为。其实在这位同志的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亮点,尽管他的职业特殊,但他能大胆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唤醒现代人的责任感,用自己的电视作品去感染每一个人,从而让那些需要被关心被帮助的人受到社会的关注。
由于工作敬敬业业,工作富有创造性, 叶振生采写的《德化发现唐代古窑址》、《德化发现全国最大的黄山松群落》等13篇电视新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采用,并有20多篇电视新闻及电视专题片作品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其中《“我以这种方式纪念建党80周年”》获首届全省县级台电视新闻一等奖,《德化纳米日用瓷问世》获市电视新闻一等奖,电视专题片《剧团一家子》获全市纪录片一等奖、省艺术类三等奖,电视专题片《三赢之路》获省新闻奖二等奖,这也是德化县历史以来电视节目参评取得的最高奖次;叶振生同志先后被评为泉州市第四届十佳新闻工作者、2008年德化县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 |
责任编辑:叶玲 |
- 2010-03-17“中国好人榜”(福建)颁奖仪式在厦举行
- 2010-03-17关于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
- 2010-03-08凝聚道德传承的力量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
- 2010-03-04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在唐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