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泉州
泉州:创城之路不停歇 文明新风润古城
http://wmf.fjsen.com 2019-10-12 15:57:28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文明●样板:潮涌大江阔 风正帆高悬

文明殡葬深入人心(陈灵 摄)

如果把文化变迁比喻成一条江流,那么,悠远的历史、深厚的人文便是活水源头。正因为泉州人的千年坚守,才使得闽南优秀文化在得以活态传承、生生不息,从而内化为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动力。数十年来,泉州人清淤除梗,疏流浚源,打造婚丧喜庆新风的“样板”,全民性拓展志愿服务“版图”,积蓄崇德向善能量筑就“好人之城”,传扬家风家训湿润“大气候”……

泉州文明之帆,正是潮涌大江阔,风正帆高悬。

陋习逐渐消弭 缔造新风“泉州样板”

《淮南子·齐俗训》曰,“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家住泉州市区宝洲街的吴助沿,亲历了浦西紧随时代,从物质到精神的蜕变。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江滨村落浦西与农村并无二致。2002年,浦西才整合灯星社区居委会。2009年,城市综合体动迁前,浦西仍是成片低矮民房。2012年,浦西万达广场开业。如今,流连于此的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破旧的“城中村”。

从“城中村”到城市核心华丽转身,灯星社区只用了几年。旧貌能够换新颜,社会风气的改变无疑起了推波助澜之力。

居民老梁的印象中,社区一直沿袭这样的习俗:入宅、结婚、满月、周岁等日子,主人家都要给每户送“口灶份”。“生活越来越富裕,排场越来越大,铺张浪费也越来越严重。”民间已颇有微词

为破除陋习,灯星社区组织老人协会、居民代表、社区干部商定“移风易俗居规民约”,废除“口灶份”,并对红白喜事的酒席规模、喜庆拱门、治丧阵头等民俗限量界定,“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新风尚悄然形成。

同样地处城市繁华区域的晋江青阳街道永福里、青华、锦青、阳光、霞行5个社区,宗祠密集。多年前,每当逝者西归,喧闹异常,“十六抬龙杠”“一公里游丧”,以致周边交通拥堵不堪。

上个世纪60年代,泉州市区便已实施殡葬改革,推行火葬。近年来,泉州又先后出台《泉州市殡葬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开展“摒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等,对丧事简办作出明确规定,但送葬游街、大操大办的现象从未断绝。

2019年5月,青阳5个社区举行“深化治理改革、共创文明乡风”签约仪式,共立“新乡约”,一改数百年陋习。“新乡约”规定,殡事不超5天,拱门限1个,“阵头”不超3阵,原来道路拥堵的现象自此消弭。

在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陈多多看来,“乡约”是改俗迁风的重器。“青阳新乡约”就是400多年前庄用宾立乡约、举乡贤、改乡俗的文明再续,“将推动古老传统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泉州乡村地区广大,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人情观念强,是移风易俗的“主战场”。近年来,泉州市出台《厉行节约文明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实施方案》等规定,民风民俗不断向上向善。灯星社区、青阳的文明蜕变,南安美林月埔村和梧山村打破两村300年禁婚历史的“惊天之举”,石狮“青商会”倡导的“莫炫嫁妆 婚姻无价”“准时开席”……除陋习,开新风,一个个“泉州样板”,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历经文明新风的洗润,“不比排场比贡献”“不晒嫁妆晒公益”等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尤其是2016年泉州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市以后,“黄金新娘”“天价嫁妆”等陋俗被摒弃,良风优俗在泉州开启“加速度”。

1  2  3  4  5  6  7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