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关” 坚持常态化与网格化并举
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结合“污染源双随机”抽查机制,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饮用水源地环境排查、涉VOCs排放重点行业整治、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采取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错时执法等形式,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依法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和要求,督促落实到位。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000多人次,检查企业800多家次,下达环境监察意见书173份。加强环保网格化建设。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机制,建成市级网格3个,乡镇级网格18个,村(社区)级网格290个,基层村级环保监管网格得到全面铺开,强化业务培训与指导,充分利用网格化工作平台、环保热线投诉等手段,挖掘线索,加大巡查监察力度。截至目前,各级网格员共上报环保事件2455件,均得到及时处置。
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关” 坚持引导教育与约束惩戒并存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结合执法检查和特殊节日宣传活动,深入开展“进园区、入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宣传生态环境执法规章制度,引导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解读行业守法规范,将守法宣传和服务融入生态环境监管全过程,把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守法与严格依法执法相结合,切实提高企业守法能力,提高执法效能,充分发挥违法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加大违法排污企业查处力度。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坚决守住惩治环境污染工作底线。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取缔“十五小”窝点9家,对68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合计804.26万元,对屡查屡犯、长期没有解决的企业从重处罚,切实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让污染企业感受到“切肤之痛”。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关” 坚持第三方治理与生态云大数据并用
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以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为突破口,鼓励引入第三方治理单位推行环保管家服务,为工业园区、排污企业精准把脉,以最新的技术支撑、有效的整治措施推进园区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生态云”大数据管理。按照部署,稳步推进“生态云”平台在重点行业环保管理、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警、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构建“一区一档”“一企一档”环保大数据,促进石板材、合成革、铸造行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精准治污、改善环境。(福鼎市文明办 福鼎生态环境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