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兴起大学习热潮
http://wmf.fjsen.com 2018-09-17 16:35:29 应洁 林桂桢 黄雪燕 来源:厦门文明网

  专家大讲堂吸引众多观众。(陈淑梅摄)

  市民参观“云知芯”展厅,与智能机器人互动。(记者黄少毅 摄)

以色列著名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书《今日简史》中谈及未来世界的生存法则时说,“稳定”将是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咻的一声超越你,把你远远抛在后方。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还有点用,就需要能够不断学习、重塑自己。”

从14日到15日,一场以“全民大学习,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活动在集美新城启动,进一步兴起“大学习”热潮,为我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再添一把火。

集美讲堂、专家讲座、读书沙龙、创意体验项目、名医义诊、互动科普展……此次“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活动,首次采取全天候、接力式学习的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场景,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精神解读、时事经济、科技前沿、嘉庚精神、文化艺术、养生健康等各个领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通过厦门日报全媒体矩阵进行报道,并开设了网络直播,通过线上线下共享方式,吸引更广泛的群体,进一步扩大“学习日”的辐射范围。一天的时间里,线上线下共计56万人次加入到本次“学习日”的各项活动中,进一步推动新思想在厦门落地生根,进一步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为城市注入昂扬奋发、求知向学的正能量。

此次活动在有着悠久学习传统、深厚人文氛围的集美举办,进一步营造好学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传承发展集美崇文重教、兴学为本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在集美兴起“大学习”热潮、推动“大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提升实效,为集美建设新时代“五大发展”示范区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集美区委宣传部、厦门日报社、厦门住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住宅集团厦门万舜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厦门新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厦门万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舜汇·诚毅科技探索中心、万舜汇·嘉庚艺术中心、厦门嘉庚剧院、厦门嘉庚华谊兄弟电影中心协办。

声音

活动很接地气

全家都能参与

“这次活动类型丰富,有讲座、有直播、有体验式学习,在24小时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学习平台,我和家人都可以参与,家人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集美新城居民钱金凤

“学习日有很多我感兴趣的活动,艺术文化、亲子互动、健康讲座等,感觉很接地气,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可以参与的主题。”

——集大中文系大二学生刘晏君

“这些讲座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对于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很合适。接触各类讲座,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名家大师的讲座,非常有益,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张建新

“双语阅读分享经历真是太棒了!我喜欢和中国的孩子及父母互动,他们特别爱学习。厦门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厦门人都很友善亲切。作为英语老师,此次参与活动的孩子们都对阅读分享很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美国外教玛丽亚

集美讲堂

权威解读新思想

听众受益匪浅

作为本次“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的开场讲座,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来到现场,为大家作新思想“权威解读”。此次讲座同时是集美区与华侨大学联袂打造的公益性高端学术讲堂“集美讲堂”的第十八讲,吸引了近500名机关干部、高校学生、市民群众、部队官兵聆听,进一步兴起“大学习”热潮。

“许教授的授课有助于我们基层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我将结合建设部门的工作实际,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城市建设、绿化管理等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为厦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做贡献。”现场听课的集美区建设局副调研员叶章旺说。

专家讲座

线上线下同步

周末充电好去处

人工智能、健康养生、时事经济、嘉庚故事、家庭教育、诗词文学……从14日晚持续到15日下午的“专家大讲堂”可谓干货满满,丰富而多元的内容适合不同年龄、兴趣的听众,是周边市民、高校学子周末“充电”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家大讲堂突出公益性,全程不设门槛,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此外,所有讲座同步由厦门日报新媒体进行网络直播,打造随时随地参与、接力式学习的“开放式课堂”。

剖析经济形势 解读厦门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奥秘是什么?在“十三五”规划的区域经济带中,福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主任林必越为大家带来《新时代区域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深入浅出地解读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分析福建、厦门在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林教授认为,厦门虽然在经济规模、幅员、人口总量上并没有排在全国前列,但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对台前沿,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将起到带动发展的“火车头”作用,辐射到福建省内的泉州、漳州、龙岩甚至江西的赣南区域。

“小事”娓娓道来 讲述嘉庚精神

“嘉庚先生上的学不多,文凭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初中二年级,但他很爱看书,而且记忆力非凡,在爪哇避难写《南侨回忆录》期间,他完全没有依靠任何参考资料,就靠着一支笔、一叠纸和自己的记忆,写下近40万字。”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以《陈嘉庚的乡党情怀》为题,讲述嘉庚先生的家乡情结,她从陈嘉庚的一些“小事”说起,一下子吸引了听众的注意。

在陈毅明看来,陈嘉庚不仅有强国兴学的伟大,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有位记者曾两次访问陈嘉庚,说嘉庚先生的坐姿让他印象很深。嘉庚先生一坐下来,脚好像钉在地板上一动不动,一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保持着这个姿势,说明他做事非常专注,也很有修养。”

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当得知陈毅明老师已年过八旬,台下不少年轻人都表示敬佩不已。“我们应该学习陈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娟说。

结合从业经历 介绍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词,也并不是现在才‘火’的,它其实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4日晚,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长琛带来了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东京大学学习的他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郭长琛道出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前景,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种种应用,精彩的讲述吸引不少来自高校的“AI迷”。

互动体验

打造多元化学习场景

此次“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活动,首次采取全天候、接力式学习的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场景,内容丰富多彩。此外,通过厦门日报全媒体矩阵进行报道,并开设网络直播,通过线上线下共享方式,吸引更广泛的群体,进一步扩大“学习日”的辐射范围。

坐复古铛铛车 看集美新城变化

喊一句“拍拍,请拍照”,再扫描二维码,靓照就发到了每个人的手机里——9月14日下午,20多名市民读者乘坐本报记者导览的复古铛铛车“看集美新城”。在IT企业“云知芯”展馆,通过智能语音设备,与本报工作人员留下了一张本次集美游的“全家福”。与此同时,这一欢乐的场面也第一时间通过本报微信、微博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当天,一行人从嘉庚艺术中心出发,一路游览了包括集美新城、厦门老院子、软件园三期、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灵玲动物王国等地标,感受集美新城的建筑之美、产业之美、人文之美。一路上,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定格自己心中的“集美之美”。80岁的读者傅维炳从报纸上看到本次活动的消息,和妹妹专程从岛内赶来参加。集美新城建设刚起步时,他也曾跟随厦门日报来参观,“现在大不一样了,高楼大厦全都盖起来了,而且是嘉庚建筑风格,很是壮观。”

位于软件园三期的IT企业“云知芯”,是本次集美游的重要一站。刚走进展馆,一个造型呆萌的机器人“小云”就为大家带路,智能语音播报研发企业“云知芯”的概况。读者们抢着和“小云”对话、拍照。随后,大家体验了用语音就能控制的抽油烟机、智能车载导航“小易”、语音拍照系统“拍拍”等产品,连连称赞这些黑科技先进又实用。

“大熊猫胖乎乎的好可爱!”在灵玲动物王国,无论男女老少,见到大熊猫都童心大发,拿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带着孩子来体验的苏晓慧说,孩子与智能机器人互动、亲眼看到大熊猫,比起课本,这种体验式学习更“立体”,更受小朋友青睐。(厦门日报应洁 林桂桢 黄雪燕)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