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叔衡,永恒的丰碑
http://wmf.fjsen.com 2018-04-18 09:06:28 阙小琴 来源:东南网

“血染闽山”践行铮铮誓言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上旬,红军主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何叔衡等被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初,中央苏区的形势变得异常险恶,在这危急关头,苏区中央分局根据中央指示开始作分散突围的准备工作,项英派出数十人组成的便衣队,护送已近花甲之年的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以及项英的妻子张亮等去闽西,再绕道上海。在这样的背景下,何叔衡又一次来到长汀,只是这一次他未能再离开。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一行渡过汀江后来到濯田镇梅迳村,由于行军疲劳,准备休息片刻,在烧火煮稀饭的过程中被敌人发现。“炊烟引来了国民党钟少奎保安团。一番激战后,何叔衡因为年纪较大,为了不拖累部队,最终跳崖英勇牺牲,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钟彬彬讲解道。

而对于何叔衡最终是如何牺牲的,目前说法并不统一。1952年,谢觉哉的《忆叔衡同志》一文被揖入《湖南革命烈士传》一书,谢觉哉又为此写了一个《补记》,根据《补记》内容,何叔衡一行被敌人发现后,瞿秋白等由于坐担架,不能走,被藏于树林,最终被搜捕。何叔衡则在邓子恢等人的保护下继续撤退,最终,何叔衡体力不支、面色全白,在一大悬崖处,何叔衡抓特务员的枪要自杀,特务员护枪,手一松,何叔衡趁势向崖下一跃,坠崖牺牲了。对此,邓子恢满是愧疚:“我们走下山,不到二里,过一小河,凭河把敌人打退。初不知有河险可扼,如知道,叔衡同志也许可勉强走到,不至于牺牲。叔衡同志殉难地点,是长汀县水口附近。”

1964年,福建公安机关抓获杀害何叔衡同志的凶手——原国民党福建地方保安十四团特务连代理连长曾起,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曾起对杀害何叔衡的罪行供认不讳。“我们进至水稻田附近,发现一具死尸,我想搜他的身,不料重伤未死的红军,将我足抱住了,随同我的号兵熊辉,看势不佳,打了他一枪,我也打了一枪。”根据曾起的供词,何叔衡跳崖后是被敌人枪击才牺牲的。

永久缅怀传承英烈精神

1964年1月,长汀县建何叔衡烈士死难处纪念碑,时为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题写了碑文:“何叔衡死难处。”1992年,长汀县新建何叔衡纪念亭,并将纪念碑移入亭内。

2016年是何叔衡诞辰140周年,长汀县建成何叔衡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何叔衡烈士展和濯田人民革命史迹展。如今,当地已经建成了由纪念碑、纪念亭、纪念馆等为一体的纪念园,供大家缅怀。

濯田镇人大主席刘德银表示,自1964年以来,不仅当地的群众、学生,甚至周边的群众都时常前往纪念碑处祭扫缅怀何叔衡。“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当地人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感恩。”刘德银说道。

长汀县水口初级中学于1985年建校,校长戴燕祥表示,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学生从学校徒步约1小时,前往梅迳村祭扫何叔衡烈士。“何叔衡纪念馆是我们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一个基地,纪念馆建成之后,我们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同时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在教材中介绍何叔衡的光辉事迹,让学生多渠道了解他对革命所做的贡献,并传承他这种不怕牺牲、敢于拼搏的精神。”戴燕祥说。

“艳阳高照长汀行,濯田红土育英雄。湘人拜仰叔衡碑,不忘初心在长征。”3月2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谭仲池一行来到纪念园,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写下如此感言。

4月16日,长汀县纪委监委30多名干部,前往濯田镇何叔衡烈士纪念馆,向何叔衡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为长汀县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并参观何叔衡烈士纪念馆,汲取红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表达“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决心。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