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无疑实现这一梦想的最有效路径。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们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变化,已经在发生:在城区,积极推行“小片区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师资互派、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学校管理新机制;在农村,推进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使城区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从城区流入乡间;推“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迅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素质教育为向导,漳州东山县、南平建瓯市、厦门湖里区等地涌现出“高效课堂“”“生本课堂”“”校本作业”等一批教学改革成果,着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
在教育管理方面,我省努力保障常住人口的市民化待遇。随迁子女小学入学政策相对宽松,对于已经申领暂住证或居住证的人员,只需再提供务工合同和原籍户口本,即可向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入学。有学位余额的学校全部开放招生;随迁子女集中的区域,根据家长申请实行电脑派位入学,做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小学毕业后,与当地户籍学生一样对口升学到相应初中学校就读。
为满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升学需求,2014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都面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开放招生,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引起各方点赞。2015年共有10213名外省来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和高职入学考试,录取人数达8537人。
发端于三明的“幸福成长工程”,如今已推广到全省。吃好住好学好外,各地普遍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关注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弥补家庭温暖缺失。
关注残疾少年,连续三年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1.13亿元的资金投入,让福建特教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标准化的校园,先进的康复训练器材,加上特教学生“三免两补”政策,免去了残疾孩子们的后顾之忧。福建特教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是普通初中的8倍,师资则按生师比3︰1进行配备,每万人口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教学模式,构建了“闽派教学”新模式,区域性规模化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格局正在形成……
福建教育“十三五”规划,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2017年全面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2018年全面完成“全面改薄”任务,2020年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管理标准化学校”要求,更多的学校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表示:“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管理与质量‘双提升’原则,推进我省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的新阶段,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福建教育前进的步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福建教育人将不懈努力,且行且进,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征途中描绘出新的风景。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0-13荔城区开展“治超”专项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2016-10-13荔城区开展“治超”专项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2016-10-13荔城区开展“遵守‘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公益广告宣传
- 2016-10-13荔城区开展“遵守‘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公益广告宣传
- 2016-10-13涵江文明办报送的原创评论《唯坚定文化自信方能立身》被中国文明网“深度评论”采用
- 2016-10-13国庆文明旅游中的“思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