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诗人,却写出了传诵至今的青春诗行。他不是画家,却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经典画面。他不是哲学家,却无比透彻地阐释了什么叫“有限”与“无限”。美好的记忆温暖心灵。他叫雷锋。对人们来说,他并未远离,他的精神永远让人们情牵魂绕。
雷锋是谁?据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对500名中小学生做过的一次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雷锋是影视明星的占17%;认为雷锋是解放军战士的占58%;认为雷锋是科技工作者的占5%;认为雷锋是战斗英雄的占17%。由此可见,确实有很多人不知道雷锋是什么人。在国外,有个新闻机构不相信雷锋生前会拍那么多照片。一位法国客人曾说,他不相信雷锋是真的,不可能有这么一个真人,但是他又承认雷锋的确值得学习……照片中的雷锋,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微笑着。他阳光、灿烂,就像一个邻家的男孩,但他爱党、爱国、爱民、爱岗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影响和温暖了几代人。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当时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名永远定格于22岁的年轻士兵,能够跨越半个世纪,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温暖至深的印记,由此兴起长达半个世纪、高潮迭起、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学雷锋活动。回眸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雷锋题词,在中华大地兴起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热潮,其声势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在学雷锋活动中所凝聚的道德力量,体现着民族向心力。半个世纪追怀,半个世纪嬗变,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诗人们颂扬雷锋的诗,歌唱家唱给雷锋的歌,何止千首万曲。这是时代在呼唤一个名字,这是人民在思念一个士兵,这是群众在弘扬一种精神。一字字,一声声,那样遥远,又这样亲近,那样响亮,又这样恢宏。今日回望,1963年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帷幕,铺下第一块坚实而厚重的基石;1978年学雷锋活动热潮再度兴起,是十年动乱尘埃落定后的时代呼唤;1983 年,大江南北提出做80年代新雷锋的口号,宣扬和褒奖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雷锋;1997年,随着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又一次兴起学雷锋活动热潮。人类跨入新世纪,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为今天怎样学雷锋指明了方向。
雷锋不老,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老;学雷锋活动之树常青,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常青。每一代人都从雷锋精神中找到相通之处,发现共鸣之点。这些相通之处,成为民族汩汩不绝的精神源泉;这些共鸣之点,催生社会绵延不绝的道德力量。50年来,学雷锋活动带来的暖流,汇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雷锋”已远远超出个人称谓,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现象,一种文化。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但对学雷锋活动的思考从未停止:为什么总是呼唤雷锋?为什么总是追寻雷锋?为什么总是选择雷锋?毛泽东同志一生为一个人两次题词的,只有雷锋。1963年2月22日,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挥笔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遒劲有力的大字;1965年8月30日,江西庐山,毛泽东再次写下“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从7个字拓展为14个字,无疑诠释了时代为什么选择雷锋,告诉后人应当怎样学习雷锋,那就是践行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永远需要一方明亮的天空,时代故事里永远离不开雷锋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今天,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纠结,许多人在痛心疾首地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了?正是在这份焦虑中,人们清晰地看到雷锋精神蕴含的道德力量。今天,人们再次呼唤雷锋,呼唤的是雷锋那颗博大的金子般的爱心。今天,人们再次选择雷锋,是因为雷锋精神永远温暖人心。时间是无情的筛子,它可以滤去世间最浓烈的情感、最生动的故事。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留存在记忆深处。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精神从未停顿在原地。半个世纪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不变的是雷锋对于人们精神家园的意义。学雷锋活动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持久,是因为它寄托着中国人的朴素感情、向善愿望、道德理想。在孔繁森 “一腔热血洒高原”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任长霞接待上访群众流下的热泪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郭明义献出的汩汩鲜血中,我们看到了“雷锋”;在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义工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雷锋”……“雷锋”这块金字招牌,被一代代“雷锋传人”擦得铮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践行雷锋精神而不仅仅是消费雷锋精神,让心中的雷锋变成现实中的雷锋,而是让每个人行动起来,让人人都成为雷锋。(特约评论员 饶文波)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 2014-02-27好的“家风”是一种道德力量
- 2014-02-27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不能有“双面家长”
- 2014-02-27未成年人重知重行方会“道德强大”
- 2014-02-27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弘扬社会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