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小学生小星捡到小伙伴小潘的一张卡,因为小潘不会自己取钱曾向小星求助,小星便记得密码。捡到卡后,小星自己先取了800元,买了零食和玩具。其母亲得知小星取走同学卡里钱后,很生气,把小星教育了一番,告诉他这样做不对,别人的钱和自己的要区分开。不过小星母亲发现卡上余额有4万多元后,她当天就分3次取走2万元,第二天又在多地分多次将钱转走。事后担心案发,她又选择了自首。(2月18日《重庆晨报》)
这是一个“双面母亲”,有“天使”的一面——孩子没有拾金不昧,而是据为己有,她很生气,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也有“魔鬼”的一面——一转身知道银行卡密码后,一查居然有四万多元,便动了邪念,分多次把钱取了。这样“言”与“行”完全不一致的母亲,在强烈的对比下,道德的高低便不言而喻了。对于为何要这样做?这位母亲称是“经济困难”,显然,无论怎样的理由,都不是把他人钱财据为己有的挡箭牌,事已至此,这名母亲此时再多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
可以说,这名母亲就是典型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于拾金不昧是一种高尚品德、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这名母亲在心里是很清楚的,在语言上也是有所体现的。不过一旦有了利益诱惑,她就没那么“高尚”了,将孩子捡到的卡里的钱全部取出,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据。在现实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母亲?还有多少这样的家长?亦或是还有多少这样的老师?这的确值得拷问。毕竟在孩子眼里,父母和老师都是可以依赖的,他们的行为,就是孩子们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就知道父母和老师行为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向好、向善,这是必须的,也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俗话说得好,“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诚如斯言,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言传”更要“身教”,要告诉孩子怎么做是正确的,更要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如果父母或老师言行不一,让孩子们做何感想呢?可以说,这名言行不一的母亲,就是一个最大的反面案例。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表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自然,要想少年达到这些优秀品质,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坚持“身教”仍是不可绕开的话题。甚好的是,这名母亲最终选择了“自首”,可谓守住了最后的底线,而其做法本身,每个家长都应引以为戒。(杨燕明)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道德模范让我们高山仰止
- 2014-02-27道德模范让我们高山仰止
- 2014-02-27春节期间开展道德模范关爱“很给力”
- 2014-02-27文学不能消解道德
- 2014-02-27让法律闪耀道德之光 让道德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