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正家风首在行孝道
http://wmf.fjsen.com 2014-02-27 14:02   来源:惠州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良好家风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根基,千家万户崇尚孝道则社会稳定和谐。家风建设,首在传统孝道的恢复与发扬光大。

孝道,原指虔诚地感铭与还报父母给予子女生命,抚育子女健康成长的恩德。儒家《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孝文化不止於孝敬父母,而是将孝敬父母作为孝道的开始,中经立德、增智、创业、成功,终于将自己培养为无愧于父母、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孝道的至高境界乃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非常重视孝道,认为孝道是做人、做事、治学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生命发展全过程焕发的光辉。中华民族无论在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孝敬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堪称国粹。

孝敬的门槛并不高,为人子女者皆应进入皆可进入。

博罗县杨侨圩镇居民陈小莲20多年如一日,侍奉家婆。她天天挽起衣袖,擦上药油,为婆母曾水英推拿按摩。自婆母曾水英1996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动手术后,陈小莲每天都为婆婆揉搓背部。后来,婆婆的左膝盖也动了手术,她又每天为婆婆捏膝盖。20多年坚持不懈,曾水英夸儿媳陈小莲胜似亲女儿。陈小莲的孝心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博罗县首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十大孝养子弟”称号。

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青塘村委会妇女委员郑飞妹,家婆卧病在床,郑飞妹无微不至地守在病榻前服侍家婆,清晨5点钟起床,即到家婆房里伺候她大小便、洗漱、喝水、吃早餐、吃药。干完农活回来,顾不得饥饿和劳累,郑飞妹还是伺候家婆大小便、喝水、吃饭、洗澡、换衣。日复一日始终如亲生女儿般悉心照料老人。家婆去世后,家公也因心脏病入院。郑飞妹周到细致地侍候,妥善地为89岁高龄的家公送了终。

为人子女者,为父母或更长一辈的老人尽一两天孝道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持之以恒。陈小莲、郑飞妹两位妇女,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与社会声望,但她们与古今二十四孝的杰出代表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也许她们日常做的都是重复琐细的小事,但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就非同小可!中华优秀传统的孝道,就是通过她们辛勤艰难细致地劳作,才得以绵绵不绝地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近年来,全社会大力呼唤孝道的回归并非某个重要人物或某个地区领导的主观意愿,而是全社会的良好心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和选择。无须断言孝道已经离开我们多久了,而必须承认孝道的传承确实已经不很顺畅了,出现了诸多骇人听闻的忤逆不孝事件。有的网友感慨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子孙”的罪名比什么罪都大。但为什么醒悟迟了呢?就是孝敬文化的教育太少了,不仅对80后、90后、00后等青少年而言,尤其对于身居庙堂之高、身处社会高端的政要、身负重任的“精英”、“人才”们孝敬功课的监督检查、考量定性并公之于众做得太少了!

每年搞搞“父亲节”、“母亲节”活动,将评选“十大孝敬子女”建设成“常效机制”,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建几座敬老院养老院,这些举措当然是好的!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怎么使绵延了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永远顺畅地贯穿下去,成为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如同布帛菽粟,须臾都离开不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啊!(特约评论员 蓑笠翁)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