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二、增强法制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大,影响深远,对文化企业内部的盘活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转型时期必然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配套完善,特别是文化产品生产的监管制度还需要健全。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后,法制意识不可淡薄,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可出粗品、次品,更不能出“毒品”。比如,出版社不要钻法律空子,变相买卖书号;期刊不要变相卖刊,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阵地丢失。此外,出版社和网络媒体等文化企业还要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文化产品创造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文化企业应增强法制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加强自律,实行自我监督,合法经营。
在未来的经济和信息大潮中,文化产业只有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才能走得更长更远,才能真正发挥其他工业产品所难以发挥的作用,并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部分。(谭旭东)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3-16关于海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思考
- 2010-03-16文化产业大底蕴弱 冯骥才担忧令人警醒
- 2010-03-15两会“文化热”:文化产业转企改制不能“一刀切”
- 2010-03-15文化界代表委员话发展 文化产业提速 在何处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