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
http://wmf.fjsen.com 2010-03-19 11:1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网络传播时代,审美心理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艺和审美信息再也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精英审美趣味势必日益边缘化。人们体验和看待文艺作品的方式、文艺观念、审美理想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如本雅明所言传统文艺审美是感悟式的静观审美,突出的是文艺的膜拜价值,传统审美活动中洋溢着所谓“神性仪式化”情韵,那么现代信息社会中文艺产品则成为供人消遣娱乐的人工制品,呈现的是展示价值,网络文艺、电子游戏则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操控价值、交互趣尚,网络文艺创作的过程常常就是一种在线交互的集体接龙、协商切磋。电子游戏借助游戏引擎、3D画面、人物建模、视觉仿真、听觉仿真等,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传感通道营造现场感,玩家可以进入游戏灵境的“虚拟现实”,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切身歆享沉浸体验,操控其中而非膜拜于外、观赏于前。传统的印刷文化奉献给人们的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形象,而网络传播、多媒体艺术则使人们走进了“图像世界”,视觉形象成为文艺审美活动中的新宠。电子游戏、绘本、网络超文本咄咄逼人,时尚化、风格化、奇观化、仿象化的审美取向蔚为潮流。网络传播也打破了文艺审美的地域时空限制,使文艺信息得以摆脱物理载体、现实时空的束缚全球流动,审美主体得以跨域在线交流,传统的源于现实空间和地方性知识的审美心理惯例由此被改写。与文字传播、传统读文时代纸质文学读者理性、谨严、内敛、有序的审美心理不同,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则长于图像感受,弱于文字思维,更为感性、浮躁、外露,更具民主参与精神和开放兼容的心态。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0-03-19网络虚假新闻的表现 动因及治理
- 2010-03-19文明进步 网络监督功不可没
- 2010-03-19国内首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出炉
- 2010-03-19“扫黄打非”办:76封大学生来信建言网络“扫黄”
- 2010-03-16翔安新圩采用网络视频远程调解农村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