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文明风景旅游区 > 正文
从苗王城到凤凰城
http://wmf.fjsen.com 2010-03-07 15: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其实,当年南长城见到的刀光剑影,远多于北方长城。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493年中,苗疆共发生大小战事62起,战争累计历时98年,约占这段历史的五分之一。漫长岁月中,明清统治者在南长城沿途每隔三五里便设立边关、营盘和哨卡,陈兵上万,实施“苗不出境,汉不入峒”,想用这种壁垒政策,把化内的“熟苗”与化外的“生苗”隔绝开来,可偏偏事与愿违,未能避免十年一小乱,三十年一大乱的灾祸。一遇政权更替,城墙就被人们推倒拆毁,只留下残垣断壁对天长叹。

南长城是一部史书,容易撩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苗族远古时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其后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人又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后由此分迁到西南各地。到了隋朝,腊耳山一带的苗族已成为强大的群体,唐宋时期更形成了部落联盟。然而,从明朝开始,统治者以防“苗叛”为由,向苗族地区调兵遣将,派苛捐杂税,遇天灾人祸也不予减免。致使民不聊生,苗人才不得不一次次举行起义,争夺生存的权利。至此统治者不仅不思改弦易张,反而强守硬攻,民族矛盾日趋激烈。为了消除难以弥平的症结,湘西御苗边墙便应运而生。不过,这道人为的障碍,最终也没能堵住苗汉之间的民族融合与经贸文化往来,反而成为一段曲折历史的见证。

风韵古城的别样滋味

凤凰古城有“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称,但它的建城史不过300余年,明清两朝戍边剿苗的指挥中心就设在这里。它与仅仅30多公里外的苗王城对垒了几个世纪,竟还难分胜负,十分耐人寻味。

古城不大,仅容一条街道;城墙却很高大,用红色砂岩的条石垒成。我们进城时正下着细雨,薄雾遮掩了城边青山,城墙脚下的沱江墨绿墨绿的,江底水草与鱼儿却清晰可辨。江岸一溜儿吊脚楼,精精致致亭亭玉立地如同湘西少妇,而真正的穿戴利索的小媳妇们,这里一个那儿一群地正蹲在河边捶打清洗着衣裳……我用照相机抓取着眼前的图画,也用全部感官捕捉着其中的韵味。

若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凤凰城奇美的外表下面,到处都能捕捉到一种战斗气息。比如那江中的石桥,也就是水中排成两列的石墩,人踏其上,遇对方来人,非得侧身而过。看起来简约精巧,如同艺术品,但它当初就是为防御来敌而设的,因为这是小城唯一的对外通道。还有东门北门两座城门楼,斗拱飞檐,煞是壮观;但若细瞧,楼顶两层枪眼森然,只是不易察觉。

湘西旧时有“匪区”之称,又被认为作匪者苗人最多,最残忍。其实当年沈从文先生说过,“当权者稍有知识和良心,不至于过分勒索苛刻这类山中平民,他们大多数在现在中国人中,实在还是一种最勤苦、俭朴,能生产而又奉公守法,极其可爱的善良公民。”据说当年解放军47军进湘西剿匪数年,后来奉命入朝作战,临行招募万余曾经的“土匪”随行参战。结果他们特别能战斗,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述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烈士中,竟有一半就是湘西去的“土匪”。

匪与民,在有的社会环境下,其实同为一人。能够化“匪”为民,防止由民变“匪”,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离开凤凰古城前,进街边一家小店,买一包当地特产姜糖,掏出一块含于口中,顿觉甜、辣、香、脆多味杂陈。再一琢磨,这次的“边城”之行,收获也是如此吧。(记者孔晓宁)


责任编辑: 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