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后,精神病反复发作,我们带她到医院治疗,一个多月后,才渐渐恢复平静。”郭晋介绍,刘菊从前是小学代课老师,离异后出走,下有二男一女,长子也离家出走了,二儿子靠打工度日,女儿下岗失业。
刘菊回到永安后,救助站联系到了她的子女,但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收。无奈之下,救助站只好继续实施救助:给她买衣服做饭,看医生治病,白天陪着逛公园,晚上陪着散步。
“那段日子,比什么时候都难熬。”工作人员吴蓉蓉说,“由于救助站实行开放式管理,如果不实施24小时陪护,又怕她再次走失。”于是,救助站里的3个女同志,只好轮流换岗。
为了让刘菊早日回到家中,郭晋白天反复上门做她子女思想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要护理中风偏瘫5年的老母亲。但多次协商,依然无果。救助站只好向永安市法院提出起诉。
法院、救助站等部门又再三协调,并为刘菊办理残疾补助、低保补助以及为其子女排忧解难,女儿感动了,接回了母亲。至此,223天的陪护工作终于结束。
6年400多名流浪儿童回了家
今年7月22日,“莫拉克”台风登陆,晚上11点,大雨滂沱。永安市燕北派出所干警将一名又黑又瘦,全身脏得不成样子的智障儿童护送进救助站。
智障儿童名叫郑凌(化名),6岁,闽清人。这天,母亲忙着防备台风,郑凌悄悄溜出,混上长途客车,在永安下了车。走累了,饥寒交迫的他蹲在永安火电厂桥头。幸好,被当地群众发现。
“进到救助站后,我们给他喂饭、洗澡、换衣服,又安排人员与他一起住。”郭晋说:“小孩爱玩水,有时一不留神,他就跑到雨中玩湿了一身,每天都要给他换洗衣服三四趟。”
深夜,大家都熟睡了,但郭晋却久久不能入眠,他想:这个孩子的家在哪里?
整整5天时间24小时的监护,他比看管自己的孩子还更小心。通过交流,郭晋终于让郑凌讲出了父亲的名字,并说家在闽清。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郑凌终于回到父母身边。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2-17河北阜城县“特殊护理小组”十年救助32名孤寡老人
- 2009-12-10美动物救助中心:狮子老虎和黑熊成了好朋友
- 2009-12-01厦门市年底再添一架救助直升机
- 2009-11-24经济困难城乡居民可享受医疗救助
- 2009-11-20厦门市集美区重度残疾人可享受特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