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部中国文学史,1000多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昨日(16日)又为这个庞大的数字“加了1”。但与其他绝大多数只是为了出版而出版的“文学史”系列图书不同的是,昨日在上海首发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必将引起中国学界关注,因为他的作者是那个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顾彬。在昨日的首发式上,顾彬说,他已经慢慢学会了中国人的圆滑,“不好意思批评中国的作家朋友”。而与会的作家学者也“失望”地发现,这部文学史中没有类似“垃圾说”这样的猛料,“更像是中国人写的。”作家孙甘露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刚刚出版,顾彬还透露,自己正在创作《中国戏剧史》,“所以我的记忆都停留在清代和京剧上”。
“如果我放弃,德国就没有人研究中国文学了。”
“四十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顾彬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序言中动情地说。这个曾经仅仅在圈内享有盛誉的德国汉学家,因为被媒体放大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一说,而为公众所知,甚至一度成为一个文化娱乐的标签。但这个严谨的德国人自1967年首次接触李白诗歌以来便迷上了中国文学,而“中国诗歌一直为我所爱”。所以无论在公开言论还是学术专著中,都对中国诗歌褒扬有加,“我钟爱它(中国诗歌)不仅是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之中,而且也远远超越了中国文化的界限。在第一位德国诗人出现之前,中国的诗人们已经进行了2000多年的诗歌创作,只在若干世纪之后,一位德国诗人才终于能够与一位中国诗人相提并论。”顾彬在序言中说。1974年顾彬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学,“连鲁迅是谁都不知道,直到我学习中文后,才开始对中国文学有所了解。如果我放弃了,在德国也就没有第二个人研究中国文学了”。顾彬自豪地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创作始于2000年,直到2005年编著完成。谈到编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顾彬回忆说:“1988年翻译完成《鲁迅全集》6卷本后,想到自己才四十几岁,应该还能再做一番更大的事业,所以我开始着手中国文学史研究。”他认为中国以前发表的一些文学史著作和文章都不是很专业,“都是在对历史进行介绍,譬如这人在何时写了什么文章等,没有对其人生或是作品有进一步的分析。”但顾彬的雄心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有一些中国学者建议我应该多研究一些哲学或神学。但是我觉得除了我之外,在德国甚至欧洲都不会有人会去写中国文学史,不是他们不懂,是我觉得他们都懒得动笔。也有人准备与我合作,可是过了几年后,书没出来,这些人也都没联系了。”
责任编辑: |
- 2008-09-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墨尔本为“文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