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公布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若干规定\(送审稿\)》,准备在全市的办公场所和所有餐厅实行禁烟。如果市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可处以50元以下罚款。
另外,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倡导消费者重拎布带子、重提菜篮子,减少使用塑料袋,俗称“禁塑令”。
“两禁”的发布,令人欢欣鼓舞,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切实可行?这些问题发达国家走在了前面。《光明日报》本期头条文章特请海外归来人士畅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对于减少塑料垃圾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式对我国“禁烟令”和“禁塑令”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建友(2002年—2007年任光明日报驻美国首席记者)说,美国的所有公共场所一般是禁止吸烟的,尤其是餐厅,但是有的州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少数公共场所设有吸烟区,有的旅馆设少量的吸烟房间。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香烟生产大国,但是在美国本土,香烟的销量并不是很大,出口的比例却很高。在美国许多州,香烟的销售是有严格年龄限制的,一般不鼓励整条烟的销售。
“因此,在美国,吸烟是很有压力的。”吴建友说,在美国,经常看到一些人站在路边吸烟,有时还会遭到路人的“白眼”。有些外国的旅游者也会因找不到专门的吸烟区而急得团团转。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而且,当一项规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执行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美国的一些大型仓储式超市有时会提供纸箱做包装用,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些纸箱没有统一的规格,部分是来自于商品的外包装盒,这样既方便了顾客,又达到了废物利用的效果。
方祥生(1996年—2000年任光明日报驻德国记者)介绍说,德国的公共场所都会设立专门的吸烟室,餐厅一般会划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宾馆也会分吸烟房和非吸烟房,街上边走边吸烟的“瘾君子”也越来越少。此外,德国的香烟价格上涨很快,能够吸烟的场所越来越少,也从客观上遏制了烟民的增加。
![]() |
责任编辑: |
- 2008-02-03法国告别不可降解塑料袋
- 2008-01-31英国:首次对拒施禁烟令酒吧进行惩罚
- 2008-01-28巴拿马总统签署《禁烟法》全面禁烟
- 2008-01-25全球环保进行时:杜绝滥用塑料袋 国外都在用什么
- 2008-02-21希腊将告别塑料袋 向顾客提供廉价布袋
- 2008-01-31印度卫生部长呼吁银幕做“禁烟”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