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健全各类图书馆是埃及加强保护和光大各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埃及的文化遗产丰富,她的文字记载历史悠久,古埃及人刻在庙宇、陵墓、方尖塔、纪念碑上的象形文字和图案以及大量古埃及纸草文献,记载着古埃及文明发展和文学创作与科技发明的惊人成就。古埃及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早2500多年,包括小说、寓言、民间故事、诗歌等。埃及还经历了希腊、罗马、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不同时代,多元化文明也丰富了这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埃及近年来在全国建了5所国家级大型图书馆、90所地方博物馆以及104所大众文化馆和文化之家。它们在弘扬埃及与阿拉伯文化、促进各文明间交流的同时,也起到教育国民提高祖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作用。一些多功能大型图书馆还组织或参与传播埃及和阿拉伯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下一代、保护本国文化遗产、国际文化对话等活动,举办研讨会、展览会、参与各种文学艺术节、开办附属儿童图书馆、文化研究中心等。
2002年落成的亚历山大新图书馆是当今世界最大和最现代化的图书馆。它坐落在有“地中海新娘”美称的历史名城亚历山大市美丽的海滨大道,主体建筑宛如一轮斜阳,象征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是当地一大新景观。早在托勒密和罗马时期,亚历山大就是闻名遐迩的文学艺术摇篮和学者圣贤云集之地,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等众多古迹。公元前259年,亚历山大大帝建立起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最丰富的图书馆,藏书约54000卷,包括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手稿原本、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和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的许多真迹原件以及大量古埃及、托勒密时期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他科学著作。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地中海地区传播文明长达200年至800年,是当时全世界学者和旅游者向往的文化圣殿,遗憾的是它早已毁于大火。
亚历山大新图书馆是埃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合作的结晶。这座“复活”的图书馆面对地中海,背靠亚历山大大学,总面积达85405平方米,耗资近1.8亿美元。主图书馆大楼有11层,面积36770平方米。还有文物博物馆、古籍与手迹珍本博物馆、科学发明厅、艺术中心、信息研究学院、人文和自然遗产中心、亚历山大和地中海研究中心、会议中心、书法中心、服务大楼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它落成开放后,各国捐赠了大量珍贵图书、典籍、手稿、书画和影像制品,包括我国捐赠的《中国通史》、《中国药物大全》、《二十四史》等极有收藏价值的书籍。我国还参与新图书馆的《百万图书工程》,为该馆百万册图书编排目录、录入上网。
亚历山大新图书馆每年还举办维护埃及文化属性、埃及文化遗产研究、阿拉伯文明、扩展和开拓人类文化知识领域等全国和国际研讨会、展览会,是埃及国内外高层次文化、科学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场所。它与世界各大图书馆和学院签署了40多个合作协议,在许多国家举办过展览。其领导管理的埃及人文和自然遗产中心近年来通过国际组织,在保护埃及文化遗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中心运用先进多媒体技术提供书籍、资料和光盘,介绍本国和世界文化遗产。今后,新图书馆还将启动新学术中心,更多更好地为埃及和世界文明服务。
埃及人自豪地说,亚历山大新图书馆是埃及多元文化交汇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新殿堂,是世界看埃及的窗口,也是埃及看世界的窗口。(记者 马海兵)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