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晋江陈埭传承六代人的喜饼老店:咱厝“古早味”
http://wmf.fjsen.com 2015-01-28 09:43:41 柯明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海外侨胞都爱古早味

七旬老人守护老手艺

如今,苏家的绿豆饼可以说在晋江和石狮一带都小有名气,甚至连许多海外侨胞回乡探亲也慕名前来品尝、购买。记者采访的间隙,村里人丁先生一口气就来店里买走了几十盒,他说菲律宾的“老番客”很爱吃,“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喜欢这个古早味。”丁先生说,他买苏家的绿豆饼买了几十年了。

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苏老伯和妻子洪秀霞总要早早地起床洗豆、煮豆。“我们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苏老伯说,用大铁锅烧柴煮豆,煮烂后打碎、沉淀、压干,然后加糖、配料,再放进锅里搅拌,最后变成豆沙,用面皮包好后的绿豆饼最后一步是放入电炉内烤,“以前用的可是黑炭炉。”他说,那时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烤饼都是要用手端着烤盘放在炭火上来回移动,虽然很辛苦,但是烤出来的饼更香,“上世纪80年代用炭,90年代用煤,现在用电。”

饼皮薄脆,陷大而实,入口绵密,记者尝了一个热腾腾的绿豆饼,确实比一般的绿豆饼要香,“冷的时候吃起来舌头会冰冰凉凉的,又是另一种口感,所以也叫冰饼。”苏老伯说。

老房子内,六个人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做,一天可以做2000个绿豆饼,下午五点钟左右就可以完工,现在由于年底婚嫁的人比较多,他们可能要加班做到晚上七八点。

早就到了退休年龄的苏老伯,腿脚也有些不麻利,坚持做着这项百年老手艺,赚钱早已不是目的,三个儿子也都有了稳定的事业,“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做,要传承恐怕很难,就是舍不得放弃。”而苏老伯的三个兄弟中,现在只剩下他在做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制饼手艺。

苏碧珍是苏老伯的大女儿,她坦言小时候并不喜欢做绿豆饼,现在才过来帮父亲的忙,“你看,在这里包馅饼一坐就要一整天,屁股简直受不了。”她笑着说,几个兄弟从小也是做怕了,当时还因为偷懒不愿意做被爷爷关在房间里受罚。

“现在,纯粹是陪着父亲守着这项老手艺。”苏碧珍坦言,店铺几十年一直在这座老房子里,没开实体店,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他们只要稍微一打听,很容易就找过来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1-25让“古早味”老店走进春天里
  • 2014-09-15泉州上百年雪片糕:甜甜古早味 片片糯米香
  • 2014-08-18德化月记窑:柴烟袅袅“古早味” 带来了新生机
  • 2014-08-18古早礼娶亲 石狮文化周闽南婚俗文化展引人入胜
  • 2014-08-07晋江金井上包:松软甘甜 传承六代人的古早味
  • 2013-07-23《园林》将拍摄泉州方言吟唐诗 重现浓浓“古早味”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