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详细]

      重阳节饮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详细]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详细]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详细]

      九日登高

      作者: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

      未省不伤心。

      九日登高

      作者: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

      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