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六万口酱缸,打造舌尖上的“厦门味道”
http://wmf.fjsen.com 2020-06-19 14:40:47 夏菁 颜财斌 李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文洁

厦门酱油古法酿制工艺传承人刘团结。郭航 摄(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7月5日讯(本网记者 夏菁 颜财斌 李奇)一年365天的精酿细作,只为能制作出最为醇美的酱制食品来触动百姓的味蕾;数十年春秋更迭,守艺传承同时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假如把“古法”看成是一门“怀旧”的技艺,那么从中体现出的“匠心”精神不仅是“专注”,更是一种情怀与责任。

如今已经退休的刘团结曾是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的制酱师傅,也是厦门酱油古法酿制工艺的传承人。从学徒到工人,再到师傅,刘团结对古法酿制技术的执着追求早已融入生活中,越前行越坚定。

日晒夜露古法制酱至少等一年

相比现代工艺最短7天酿成酱油,古法技艺酿造则要耐心地等待一年的光阴,甚至更久。

时至今日,福建仍有一家百年企业坚持着古法制酱,这就是“古龙”。2017年初,其申报的“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这项古法技艺的传承人,刘团结已坚守了40年之久。据介绍,古法酱油酿造工艺繁琐,需经过人工选豆、浸泡、高温蒸煮、拌曲、醅间发酵,再入缸、加盐水、日晒夜露水、抽油、复晒、沉淀醇化、过滤灭菌等十多道工序,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古法酿造在发酵过程中,没有用空调,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来控制。”在刘团结的带引下,记者看到每个醅间有两个门,屋顶还有天窗,它们的作用就是用来调控房间的发酵温度。而醅间的门勾还分设长型和短型,针对不同的季节、风力,天窗和门要开多大,这里头可有“门道”,全靠刘师傅长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

在醅间,刘团结双手捧起正在发酵的豆,黝黑黝黑,光泽饱满且晶亮剔透。“豆的完整性便是人工和机械差别的最大体现之一。例如大豆蒸完拌面粉进行发酵,豆蒸完已经很烂,机械搅拌有时候会打破。手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拌豆的时候便可以保持每一颗豆的完整性,这对于后续发酵也有很多好处。”在刘团结看来,好的产品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道道工序的积累,才能达到最后所要求的质量。

“古法酿制保留了传统,采用了以前的古老技艺酿造酱油,原材料讲究,质量上乘,口感好,只是产量低、成本高。”刘团结说,现在外面的工厂发酵做酱油不一定用黄豆,豆粕就可以做酱油,发酵一大桶几十吨,占地十来平方米。而古法酿造,一缸才几百斤,占地将近一平方米。

1  2  3  4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