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全,男,汉族,浙江开化人,2000年12月入伍,服役于武警漳州市消防支队,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4月退出消防部队,是一个有16年兵龄的消防老兵。2017年9月由政府安置(转业)到平和县城市管理局工作(2019年4月因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借调到平和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综合减灾救灾救援和物资保障业务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荣获公安部消防局公安现役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被公安消防部队南京士官学校评为“全优学员”并记“三等功” 一次,被武警福建省消防总队评为“全省十佳装备技师”,记“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历任代理排长、执勤中队长助理、消防部队高级装备技师,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公安消防部队装备质量检验员等职,先后取得一级(高级)采购师证、汽车维修工高级证、汽车驾驶高级证等,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工作,他都坚持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秉承着“退伍不退责、转岗不褪色”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发挥自己在部队的所学专长,奉献自己的力量及爱心。同事、朋友及周边群众都不禁称他为热心肠现代版的活雷锋“小汪哥”。
一、不忘初心,工作之余传帮带
虽说自己离开了曾经挚爱的消防部队,但是汪德全从未忘记自己是个消防兵,是个转业军人,他充分利用自己在部队的所学,积极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消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经常抽空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应邀到平和消防救援大队、古雷专职消防队和队员们分享经验,积极做好“传、帮、带”模范带头作用。为队员们开展理论及车辆装备操作授课,在交流过程中,汪德全将自己所学的应急救援装备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与全体队员一起分享,使队员们对车辆器材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切实提高了漳州消防救援队伍队员对应急救援装备的熟悉及操作能力。2017年,平和消防大队有一部消防车赠送给山格镇镇政府,因为有发动机个别部件损环,车厂、修理厂都无法短时修理,市场上也找不到配件,最后,平和消防大队找到汪德全,他想方设法,很快修理好,最终完成了赠送工作。上海民宁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的一家应急救援装备生产厂家,为使厂家生产出来的应急救援装备的性能更好,设计人性化,他结合自己16年的消防救援经验,免费帮忙救援装备技术方案提升。通过电话、微信等,帮助指导平和、漳浦、华安等消防救援大队,福建海顺德炼化(古雷)有限公司的消防车辆和个人装备配备的技术规格制定和验收方案制定。因为自身过硬的技术及丰富的理论基础,名声在外,他还多次受到驻漳州某部队的邀请,免费去帮忙指导应急救援装备的骨干四会培训和应急救援装备的故障排查及维护。当然,他还经常受邀到平和气象局、平和县实验幼儿园、平和县东大社区等机关、学校、社区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授课,向大家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教授大家逃生技能。类似这样帮助个人、企业、政府单位的案例在他转业后达80余次。
二、大爱胸怀,牢记初心争奉献
做为退伍军人的汪德全,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发扬部队纪律严明、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雷锋为榜样,做雷锋一样的人,不管在原服役部队,还是现在的漳州平和,总把助人为乐当作一件日常生活中不能缺的事,时时刻刻,随时随地。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汪德全,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经常说:“我从小家庭相对比较贫困,我能体会和感受到贫困的痛苦,所以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会不吝爱心和财物去帮助他们。”早在2002年,也就是汪德全在平和县当义务兵时,他和战友听闻平和有一小男孩是单亲家庭,家里经济紧张,便和战友商量一起帮助这个孩子上学,补贴他上学的费用,当时他一个月的津贴不足百元,每年拿出一些,直到孩子考入中学。对于贫困家庭,输血不如造血。扶贫先扶智,培养好一个孩子,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以从根本上挽救一个贫困家庭。汪德全深谙其理:虽然那时每个月收入不多,但是他都挤出一部分钱通过单位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孤寡老人,少则二三十,多则几百上千,这个习惯,他从来没有改变,尽管现在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2019年2月4日,大年三十他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时,忽然听闻家乡开化一人遭遇严重的交通事故,需要高额医疗费,他二话不说,委托朋友捐献了他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整整一个月工资。与此同时,听闻同批战友父亲癌症晚期,他也立即伸出援手。哪里有贫困儿童,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参与,当他得知在平和的革命老区,还有一些贫困的孤儿和留守儿童,他主动报名,加入帮扶队伍,带着新棉被、新衣物深入革命老区芦溪镇秀芦小学参与贫困儿童爱心帮扶活动,连续多年,捐钱捐书,捐粮捐物,从不落下。不管生活如何拮据,只要他能做到,更是义不容辞。十几年来,从部队的第一次献爱心开始,到地方工作,类似这样的捐赠汪德全都忘了有多少次,每次老婆无奈地唠叨家里的钱都不够用,又被他拿去当好人时,他都会笑笑的安慰:钱是要用在刀刃上的,我们自己省着点,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别人幸福,我们不是也很开心吗?不是功德无量吗?汪德全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还带动很多人跟他一起献爱心。
三、热爱文化,宣传平和品牌尽爱心
因为爱国,所以敬业;因为爱岗,所以专业;因为爱家,所以爱平和。怀揣热情和爱心的汪德全,更是爱上了平和的文化。业余时间,他查历史看资料,了解平和的文化和历史,对平和的两大文化品牌更是热衷。他虚心地跟专家学者学习讨教,并成为平和林语堂研究会会员,参与平和文化的研究宣传,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文学造诣享誉中外,他希望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使更多的人了解林语堂文化,他就经常与平和语堂书院的工作人员、书友们交流探讨,一起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不仅邀请大学教授、讲师、作家、读书爱好者、林语堂文化研究者等人群开展沙龙活动,还积极参与举办“全民阅读·书香平和”、《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讲座、“乐读时光”“庆中秋·迎国庆”自创诗歌分享会、“林语堂生活艺术”品读会等,只要他在,研究会大大小小的后勤事务都归他管了,他说:做文化公益事业他更愿意,更开心。一代鸿儒王阳明,一生以其文治武功为后人所敬仰,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更是成为时代的命题,更是汪德全沉迷和喜欢的。汪德全作为平和林语堂研究会会员和文化志愿者,经常参与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平和讲学交流,开展“家乡的林语堂”、“阳明学在平和”、“寻踪阳明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分享写作心得和故事,研究阳明学、语堂文化、平和文化,至今已近百次,兴趣使然,汪德全总是乐此不疲,每次活动,只要在工作之余,他总是第一个跑在前面,邀请相关人士、策划活动内容、场室布置,只要活动哪里有需要,他就把自己当做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毫无怨言。在多次的文化宣传公益活动中,他说,不仅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阳明学、林语堂文化、平和文化,自己也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经常开玩笑的说:我不是文化人,但我接近文化,学习文化,至少可以更好的为平和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自愿做文化宣传的志愿者。他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不仅真正使林语堂文化、阳明文化、平和文化走出福建、走向世界,而且要培养好下一代热爱祖国、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情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汪德全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入党誓言,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和人民忠诚。无论从浙江开化到漳州平和,从漳州消防救援支队到平和县城市管理局,从一个消防兵到一个地方工作者,从曾经的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到现在的父亲、丈夫,变化的是工作的地点和内容,变换的是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但始终没变的是他对党的忠诚、积极向上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本色,以及时刻保持着为人民群众服务乐于奉献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