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他义无反顾坚守大山,为老百姓诊病解忧。2015年1月获评第二届闽侯县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戴着一顶破旧的斗笠、扛着一把锄头、背着一个药箱、裤脚上满是姜黄色的泥巴,闽侯县大湖乡仙山村卫生所的医生潘福惠刚干完农活,就赶往83岁的吴冬妹家中,给她看病。这依然还是当年人们熟悉的赤脚医生的生活。潘福惠今年66岁。1969年,20岁的潘福惠正在读初三,为响应当年毛主席提出的“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批示精神,他被仙山村送到洋山村卫生院学医,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一个同龄人。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潘福惠一个人。在洋山村卫生院李师傅的指导下,潘福惠很快学会了中医和西医,1970年成为全国首批赤脚医生。在仙山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他一干就是40多年。
仙山村是福州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在村里当赤脚医生收入极低。潘福惠1970年在仙山村卫生所工作时,一年只能挣500工分(相当于40元),无法养活一家人。潘福惠除了给村民看病,还要到生产队干活,多挣点工分补贴生活。到现在他还是亦医亦农,潘福惠每次出诊也只收3、4元的诊费,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他的主要收入来自种田和养鸡养鸭。就算如此,潘福惠也从未想过放弃。村里许多人都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赚钱,看着周围的一些人慢慢富裕起来,潘福惠却没有动心,他选择了坚守。只要是乡亲打来电话,不管多远,也不管是什么病,潘福惠都会背起药箱上门服务。2002年的一个夜晚,村民潘福宜腹痛难忍,潘福惠晚上10时许冒雨出诊。经诊断,潘福宜是胃出血。潘福惠赶紧打针止血,可潘福宜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半夜,潘福惠和几名村民一起把潘福宜抬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医生说要住院治疗,潘福惠帮潘福宜垫了1000多元的住院费。县医院的医生说,幸亏潘福惠及时对潘福宜进行了处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由于村卫生所没有养老保障,外地学医的人也不愿意,潘福惠坚守大山给村民看病。前两年儿子想接潘福惠去城里生活,福州市区一家医疗机构也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了。潘福惠心里一直放不下村里的乡亲,他说:“如果我不干了,那村子里的人就没地方看病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11-06刘梅香:爱岗敬业 奉献青春
- 2015-01-05刘雪梅:用汗水谱写敬业奉献之歌
- 2014-12-31厦门西边社区:“道德讲堂”传递敬业奉献之风
- 2013-11-25用敬业奉献亮出爱的名片
- 2013-10-31请多给敬业奉献者一点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