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我们要做到群众一有困难,第一个就想到我们。”林丹说。
但如果天天都是老一套,群众不一定会来找居委会,那该怎么办?林丹在这方面动开了脑筋。她常常忙里偷闲,看看报纸或电视,一见到别的社区或外地社区做了什么新鲜事,她就记在心里,然后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琢磨出“新招”。
由于林丹的用心,军门社区在全市首创了“书记主任联系卡”、“便民服务卡”,并把这些卡送到各家各户,让居民一有困难就找社区,以便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把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初始阶段。正是这个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连续6年,军门社区近万名居民中没有出过一个上访户和一名刑事犯罪人员,也没出现过一起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
但林丹自己身上,倒是发生过一起“流血事件”:有一家婆媳经常闹矛盾,一天中午,两人又争执起来,林丹闻讯赶去劝架。媳妇掀翻了饭桌,饭菜撒了一地,碗盘摔碎了,激动中,媳妇捡起一个破碗向婆婆砸去,林丹赶紧冲上前,用手挡住婆婆,破碗一下子砸到林丹手上,利刃般划破了林丹的手腕,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林丹被送进医院缝了6针。事后,那位媳妇很后悔,赶到医院去探望。林丹家里人埋怨她犯傻。林丹则说,只要他们一家人以后和睦相处,这血就没白流。现在林丹的左手还留有一道疤痕。
“金厝边,银厝里”。为了增进邻里间的感情,营造温馨和谐、相互关爱的社区亲情,在林丹的组织下,军门社区在每年的七夕举办“邻里节”活动,评出“十佳好邻居”。这一天,社区为居民准备了几千包蚕豆,让大家分食蚕豆,结缘邻里,和睦相处。
“社区是个大家庭,我们从不把流动人口当外人,他们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丹说。
从闽南来到福州打工的郑銮琴至今还记忆犹新。2002年3月一天傍晚,怀孕9个多月的郑銮琴突然腹痛难忍,赶紧给丈夫打电话,可丈夫临时到外地出差,手机一直没接通。小郑手足无措,大哭了起来。在阳台上洗衣服的邻居循声过来关切地询问究竟。小郑抽抽噎噎说道:“好像快要生了!”
电话打到林丹家中,林丹急忙找了辆车子,把郑銮琴送到协和医院,帮助缴费,办住院手续,然后守在产房门口。下半夜,孩子生下来了。林丹叫一位同事赶紧回家煮了甜粥,让产妇补身子。自己则继续陪在产房。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她们给小郑的爱人打电话,报告添丁之喜。对方无法立即赶回,林丹便安慰他:现在母婴平安,不必着急。过了一天,小郑的爱人回来后,特地买了一大袋水果到社区表示感谢。
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00多人,尊老、敬老是军门社区的传统,一年一度的“拗九”孝顺节,林丹亲自为社区63位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送上一碗“拗九粥”和鲜花,祝他们健康长寿;重阳节,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金婚、银婚老人送上纪念品。林丹的发言更是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她说:“我们要竭尽全力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条件,你们的健康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林丹常常说,“只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要用心去做,甘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林丹看来,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才和谐;而只有做到“困有所帮,难有所助,孤有所扶,老有所依”,社区居民才能和谐相处,共享温馨。
社区有17户低保户,经林丹牵线搭桥,全部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并根据家庭情况,给予每月100元—200元的生活补助金,逢年过节再送上慰问品、慰问金,使社区基本实现了“无特困”。
社区内有两个孤儿,林丹把她们当成自家的孩子,关心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孤儿王蕴5岁丧父,10岁丧母,当她考上大学时,林丹为她联系了资助单位,每月可获资助300元,直至完成学业。
这就是军门社区开展的助医、助困、助学活动。居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吉祥三宝”。2006年7月,“吉祥三宝”活动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
为构建和谐社区,军门社区还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周末家庭乐”、“社区文化节”、“迎国庆大家乐纳凉晚会”等活动,丰富居民群众业余生活;设立百姓点评栏,发放6000多张宣传卡,让“八荣八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去年下半年,社区还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楼道”的评选活动,使居民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为自己是军门的居民而自豪,更以自己是军门的居民而自律,自觉维护军门社区的形象。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10-30优秀社区工作者林丹:服务好社区群众是我的最大职责
- 2012-10-30平凡中的非凡力量 "林丹式"人物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 2012-10-30林丹:一片丹心 爱党为民
- 2012-10-22优秀社区工作者林丹:服务好社区群众是我的最大职责
- 2012-10-22平凡中的非凡力量 "林丹式"人物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 2012-09-03林丹:一片丹心 爱党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