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厦门市 > 翔安区
厦门翔安区:爱心凝聚 打造服务共同体
http://wmf.fjsen.com 2021-03-08 11:31:21 曾嫣艳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翔安志愿者积极帮扶困难学生。(翔安区“92580志愿者联盟” 供图)

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厦门市首个志愿者日。2月28日下午,“三月春风暖 雷锋伴我行”暨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系列活动在翔安区新店志愿服务驿站启动。据悉,今年3月开始,翔安区“92580志愿者联盟”的64支志愿者队伍将围绕“八个我帮您”走进翔安各镇街,围绕学雷锋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数万名“红马甲”成为亮丽风景线

2020年以来,翔安区志愿服务持续迸发活力,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全区主要有71支文明单位志愿者服务队、120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92580志愿者联盟”64支志愿者服务队等。该区不断整合志愿者力量,打造群众需要、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用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为文明翔安增光添彩,让数万名“红马甲”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和项目

近年来,翔安沉淀了一定的志愿文明力量。翔安区不断依托“92580志愿者联盟”,重点引导、支持、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和品牌项目,倾力打造翔安志愿服务共同体。

志愿者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绘出翔安亮丽的文明底色。去年,防控疫情的号角吹响,翔安的机关干部、国企员工、退休党员、私企老板、乡村医生乃至普通社区居民,都自觉而又迅速地亮出“志愿者”的身份,扛起责任、担起使命,用积极服务的态度,用共守美好家园的心愿,将雷锋精神转化为点点滴滴的暖心行动。

服务队伍更加精准化专业化

目前,翔安区有340支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达5万多人,志愿服务呈现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的特色,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志愿者的身影也分布在翔安各镇街、各个领域。

近年来,翔安区志愿服务队伍更加精准化、更加专业化。依托 “92580志愿者联盟”,翔安区志愿服务队伍常年坚持深入村居、企业,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6月28日,翔安区“92580志愿者之家”揭牌成立,“92580志愿者联盟”线上平台同步启动,建设提升志愿服务驿站52个。“有时间做志愿者或有困难找志愿者,都只要登录该平台,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项志愿服务内容。”翔安“92580志愿者联盟”会长黄毓森透露,翔安区将打造驿站与服务队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志愿者服务驿站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现实。

随着翔安志愿服务领域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在不断提升,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翔安热心人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志愿风采】

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道路救援不分时段风雨无阻

“寻补黄”志愿者帮车辆脱困。 (翔安区“92580志愿者联盟” 供图)

2月24日下午,在翔安内厝镇店头水库,一辆宝骏车的前桥深陷在烂泥地里。车主手足无措,连忙打电话向翔安道路义务救援队——翔安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求助。

“有没有谁在店头水库附近?”队长黄汇明在服务队的微信群里发出信息,就近的队员黄施航立刻报名。黄汇明和黄施航放下手头工作,前往现场施救。他们搬出拖车设备,一个驾驶受困车,一个驾驶施救车,两人齐心协力将宝骏车拖出烂泥地。

“应急我帮您!”这已是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2021年的第36场救援。

救援次数逐年增加,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的救援也从车辆抛锚,扩展到帮助受困群众安全转移。该服务队还与“92580志愿者联盟”旗下各队伍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黄汇明告诉记者,每次接到救援任务,距离最近的队员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赶来帮忙。

践行爱心行动,翔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2016年,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成立,以翔安区道路应急救援为主,同时兼顾各项公益志愿服务。他们不分时段、不分天气的纯公益救援,让很多得到帮助的司机感动不已。

数据

寻补黄交通志愿服务队成立6年,从创建之初的10人,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名注册志愿者。2017年96场救援;2018年158场救援;2019年442场救援;2020年460场救援。

鸿风善行志愿服务队:化身“小太阳” 情暖贫困学子

鸿风善行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学子送温暖。(翔安区“92580志愿者联盟” 供图)

1月23日,鸿风善行志愿者携手其他志愿服务队及爱心人士为新圩镇10名困难家庭学子送上助学金及生活物资。上个月,鸿风善行志愿服务队携手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赶在节前,为内厝镇困难学生小蔡送上助学金及生活物资……

今年1月底至2月初,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携手翔安区志愿者联合会、翔安区红十字会、翔安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翔安区各镇街关工委、翔安区各镇街青创会、翔安区繁星基地、国网翔安分中心(翔南、翔北)供电所党员服务队、科宏眼科及社会爱心商家、爱心人士,为全区40个单亲、特困及特殊学生家庭开展“助学成就梦想,爱心圆梦翔安”入户关爱活动。

“助学我帮您!”是志愿者们化身冬日里的“小太阳”,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关心和慰问,把温暖送到了贫困学子心坎上。

2016年6月1日,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开展的第一场活动是走进翔安区特教学校,他们的志愿服务始终坚持以助学、筑梦、育人为主线,以翔安区学生资助中心和“92580志愿者联盟”为伙伴,携手助力翔安各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通过摸底调查,实现精准帮扶。

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作为“爱心厦门”五大爱心品牌之一,助力翔安爱心飞翔。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还为翔安区红十字会筹集善款12980元;为全区中心小学捐赠物资款9360元;为新店中学、内厝中学、巷东中学、新圩学校和莲塘小学捐赠物资款10815元;筹集山海合作对口帮扶工作爱心助力款3700元。

数据

鸿风善行助学帮扶中心累计参加全区各项社会公益活动57场、电力延伸志愿服务37场,开展助学主题帮扶活动91场,共支出众筹助学金167595元,共计帮扶401人次贫困学生。

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坚守驿站 护卫百姓健康

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群众义诊。(李毓琳 摄)

在泰和广场有一处驿站,这是翔安区首个省级志愿服务示范驿站。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个驿站长期对外开放,常态化为过往市民提供信息查询、交通指引、手机应急充电等多项便民服务。驿站还设有环卫工人休息处。夏天,这里会架起遮阳伞,摆上凉茶桶,为辛苦劳作的环卫工人及过往群众提供免费凉茶;冬天,他们会自掏腰包,将凉茶换下,盛上姜茶暖汤。

去年4月29日,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了翔安区省级志愿服务驿站(新店站)的日常便民服务,一边进行政府政策宣导,一边传播正能量,不时联动政府各部门单位、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如此,翔安区各镇街的志愿服务驿站也纷纷效仿。

健康我帮您!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不断拓展公益活动的宽度和深度。例如,2019年5月成立至今,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眼健康义诊下乡志愿服务102场,服务社区出行不便老弱百姓3426人,义诊活动期间免费捐赠爱心物资水壶2630个、纸巾储物盒2500个、眼药水1480瓶;2019年11月18日,科宏眼科携手翔安“92580志愿者联盟”向第四届翔安区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捐赠101套运动服,并提供5000份眼健康体检,支持体育运动发展;2020年底,为新店中学捐资助学5000余元;2020年进入中小学进行视力筛查110场次,服务学生人数46361人。

数据

2019年5月成立至今,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眼健康义诊下乡志愿服务102场,服务社区出行不便老弱百姓3426人。

【现场】

志愿服务队联手

现场支起摊点  服务社区居民

志愿者在义诊现场为老大娘量血压。 (李毓琳 摄)

2月28日下午,眼科、口腔、中医保健等科室医生在新店志愿服务驿站支起了摊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志愿者还纷纷走上街头,宣传雷锋精神、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并贴心地为忘戴口罩的居民送上口罩。小小志愿者也动起手来,清理活动现场的烟头和垃圾。

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最近眼睛总是酸胀,特别难受。”一位老奶奶在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帐篷前坐下,医生拿起仪器对其进行检查,还细心地询问细节,并且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

在另一侧的中医保健也吸引不少群众排队。志愿者耐心地解答群众的问题,并为他们进行免费的刮痧、推拿和拔罐。“肩颈轻松了很多,没那么酸疼了。”林先生开心地说,这样的志愿服务特别贴心。

此次,社科联志愿服务队、科宏眼科志愿服务队、雅正口腔志愿服务队、聚圆缘中医保健志愿队等志愿者为群众免费提供视力检查、口腔检查、中医保健、测血压、政策宣传、求职信息、配钥匙等服务。

【点击】

全区志愿者达5万多人

目前,全区有340支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达5万多人,“红马甲”分布在翔安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志愿服务呈现出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的特色。

春节参与防疫9000余人次

今年春节,全区71支文明单位志愿者服务队下沉疫情防控任务重的社区一线和3个入厦检查站点进行疫情防控执勤、车辆检查、体温测量、宣传劝导等一线防疫工作9000余人次。

志愿者联盟活动4600余次

截至今年3月,“92580志愿者联盟”成员累计开展志愿活动4600余次,并协同各镇街社会团体及志愿服务力量,及时将热心企业捐献的物资发放至全区各村居,发放面覆盖全区120个村居及抗疫一线单位达500余车次,共计1000余人次。(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童心悦 叶晓菲)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