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三明
帮扶进家门温暖小山城 三明全国首创城市精准帮扶
http://wmf.fjsen.com 2019-11-21 10:36:0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文明风11月21日讯  繁华的都市里,霓虹灯闪,光鲜亮丽。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住着漏水的小平房,三餐处在温饱的底线,穿着别人不要的旧衣裳,家里连照明灯都不舍得开……

他们是城市困难家庭人员,在没有山、田、林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为了生计惆怅奔走。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三明市在推进农村扶贫的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出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工作,着力推动扶贫工作从农村向城市延伸,坚决补齐城市扶贫“短板”,扫除全面小康“盲区”。

2017年5月,在梅列、三元两区试点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工作以来,三明市共对1032户1433人实施精准帮扶,投入各类救助资金1500余万元,帮助450户642人实现增收脱困。

扶贫路上,足音铿锵,温暖备至。8月1日,这项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一场聚智集力扶贫脱困的“战斗”火热打响。

政策试水:城乡一体扶贫对接

开展城市困难家庭帮扶工作,三明是全国第一家,没有经验,没有政策和资金支持,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没政策给政策,没资金去争取,没经验创经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决心可见一斑。

借鉴农村扶贫“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三明市大胆探索和运用了“三步工作法”“四因分类法”和“七种帮扶措施”,建立城市扶贫“347”精准帮扶机制,解决了扶持谁、怎么扶、怎么管的问题。

“虽然有了帮扶机制,但要真正落地,现实却很难操作,毕竟城市扶贫不像农村扶贫那样,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政策支持。”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说,比如贫困户能否享受农村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困难孩子就学有没有相应的补助、城市无房家庭如何解决……

集合部门力量,形成扶贫共振。市里多次召集农业农村、卫健、教育、住建等部门开会商讨,让扶贫思路在一次次交汇中狠狠碰撞。

提高低保标准,由原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提高至42%;城市困难家庭医疗保障政策参照三明市精准扶贫医疗叠加补助政策执行;因学致贫家庭,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能得到助学补助;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和公益性就业岗位……

一条条帮扶政策出台,一点点扶贫关怀直达贫困户心窝。

家住梅列区的王某(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今年9月就要上四年级了,因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她基本是奶奶带大的。家中没有劳动能力,王某一家基本靠救助过活。这几年,二路居委会和列东街道不仅帮助她父亲申请医保,还联络到春蕾助学让她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进校门、上学堂。

梅列区“关爱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这个可以放在第二个小标题里  三明文明网供图

平台发力:你有困难我来帮

帮扶城市困难家庭,从市领导到部门再到街道社区,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只盼着贫困户早日脱贫解困。

去年8月份,梅列区列东街道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中心成立。中心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等方法,统筹各类救助和帮扶资源,实现对城市困难家庭的全面帮扶。

“11个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抽调两人轮流值班,给贫困户宣传解读政策、把贫困户信息录入系统、为贫困户提供帮扶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心负责人邱菊珍说,帮扶中心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聚合四方力量助力扶贫,目前,已联合17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5个慈善组织、96个志愿组织、308名爱心人士进入帮扶行列。去年以来,已筹集各类资金21.8万元,登记帮扶资源261条,完成对接197条。

今年4月,列东街道联合区人社、团委、妇联等单位举办了梅列区精准帮扶招聘会,60多家企业提供了1000多个岗位,最终263名贫困人员及其亲属签订了就业合同。

尽心帮扶,尽力救助。帮扶中心已然成了贫困户之家。今年以来,11个社区130户贫困户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陆续来认了门。

家住高岩社区的黄秀荣基本每天都要来帮扶中心报到。丈夫、女儿因为重病相继去世,这几年,她独自带着外孙女,居委会、街道工作人员给了她发自内心的关爱,让她感动不已。“来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常挂嘴边的这句话,也付诸了行动,扫地、烧水,甚至看到其他贫困户有什么难题,她也积极帮忙想办法。

每天一条短信慰问,时不时过来瞧瞧,路上遇到苹果塞一个过来……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与贫困户成了朋友。是他们真挚的热情,悄然感动了他们。

当然,这只是城市困难家庭帮扶的一个缩影。其实,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胞,都在为这项事业活跃跳动着。毕竟扶贫会有时,造福无止境。

1  2  3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