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座以工业立市的年轻城市,却又是一座文明“老”城。
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连续5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三明市,文明的荣誉多,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文明品牌也多。“志愿之城”“好人城”……荣誉里,有金杯银杯,更有百姓口碑。探究荣誉的背后,全都离不开暖心的志愿服务。
从1958年重工业基地建设开始,十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驰援三明“小三线”建设,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为了这座城市奉献付出。一群原本陌生的人,扎根的过程中相互包容取暖,志愿服务这一文明之花,盛放在三明的各行各业,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
浩瀚星空、星辉云集。在三明,凡人善举如一颗颗种子,遍撒社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并最终引领文明风尚,汇聚成一股股鲜活的道德中坚力量,让三明的文明篇章熠熠生辉。
制度引领 活力迸发
凡人善举如涓涓细流,只有引而归一,才能汇聚成大爱长河。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在群众自觉参与的基础上,三明市委、市政府积极做好引领和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因为有了制度的保障,三明的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2017年,三明市出台《三明市市区文明行为促进办法》政府规章,将倡导和支持市民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写入其中,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市民文明积分制,这是三明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另一项创新探索。在三明,市民文明档案里的文明积分,有着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政府配套制定出台了文明积分激励办法,与子女入学、申请租住保障性住房、医疗体检等方面挂钩,有力调动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红”遍及三明各行各业。2007年,三明市社会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全面指导、协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这也使三明成为全省首个探索成立社会志愿者协会的城市。通过强化组织活动,三明的志愿服务加速推进,影响力与日俱增。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有了成熟的运作体系。“志愿三明”信息平台逐步打造,志愿者们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志愿者招募、签到、签退以及服务记录,实现志愿服务“点单”“接单”和“线上”“线下”的精准对接。同时,平台可以从项目、时长、人数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全程监督指导,有力地提升了志愿服务质量和服务实效。
此外,三明市还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制度,根据志愿服务记录时长和星级评定的标准,开展志愿者星级认定,提升对志愿服务的正向激励。目前,全市共有五星级志愿者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