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促进文化资源双向流动——文化场馆人气旺起来
http://wmf.fjsen.com 2019-04-19 14:38:51 钟自炜 来源: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

2018年初,一份来自福建省福州市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率不高亟待引起重视》引发当地舆论关注。“市民文化设施知晓度不高,文化活动参与甚少,不少场馆门可罗雀。”信息撰写人、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林敦直言不讳。

问题摆上台面,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给出了态度:迅速整改。

一要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二要对接需求,改进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三要用好载体,集聚人气,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四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市民的知晓率——这四项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如何扩大资金来源?文化设施延伸到大街小巷,管理、维护如何跟进?文化产品相较其他公共产品,更多元、更复杂,更难以定义品质、量化标准,如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把文化春风送到居民心坎上?

一年多过去了,福州给出了答卷。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也不尽相同。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没有标准答案。但福州的“解题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统筹利用资源,不让文化设施成为孤岛

“市政协提出的问题,我们日常调研中也有深刻体会。”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思源坦言。

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福州舍得大手笔投入。2015年5月,福州市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经过几年建设,全市铺设50多台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0多家,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600多个,文化广场1000多个,各类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近300个。

钱没少花,可服务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陈思源说,由于没能形成顺畅的运作体系,场馆建好了,很多群众却不知道,服务也跟不上,导致文化场馆利用率较低。

以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例,项目2014年7月启动建设,力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借阅图书。“想做成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每台设备安装成本就50万元,这还不算日常维护的费用。”陈思源介绍。然而投放初期,全市日均借阅量只有200本左右,远未达到管理部门的预期。

使用率偏低,与使用体验不良有关。“当初得知家门口设置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第一时间就来借书。”家住福州市鼓楼区于山社区的孟坤华说,感应区刷身份证办好借书卡,屏幕上挑选好书籍,由机器自动送出,从办证到借阅前后只用了一分钟。“设备用起来的确方便,但书籍种类少,更新频率也不快,而且借书与还书必须在同一设备上,尝鲜的劲头过了,用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孟坤华的感受,成为福州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改进工作的抓手。“立足统筹资源,我们创新了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以福州市图书馆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网络的中心馆,统一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等。”福州市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包括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内,福州的市、县、乡三级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配送,市民凭借一张借书卡就能全城通借通还。

“总分馆体系下,以前孤立的自助设备成为依托总馆储备,遍布市区的‘图书ATM机’,借阅量也提升至日均400本以上,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陈思源说,2019年初,自助图书馆再次升级,提供数十种期刊报纸的电子书,方便市民使用手机掌上阅读。

如今,以图书馆建设为代表,促进文化资源共享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在福州如火如荼。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下,福州市群艺馆统筹策划,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同参与,以县(市)区点单、中心馆配送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调动各级文化资源互联互通。据统计,汇集省、市、县(市)区多个文化馆的优秀团队与作品的演出,占全市全年各类群艺馆演出总数的70%以上。

激活闲置设施,撬动社会力量参与

福州市闽侯县文化馆每周有两场公益舞蹈培训,每次都人气爆棚。文化馆请来当地知名舞蹈培训机构授课,附近居民可免费学习。“要价不菲的商业培训机构,愿意开展公益培训,这是我们探索‘场所换服务’模式的收获。”闽侯县文化馆馆长林琳说。

啥叫“场所换服务”?2013年新建的闽侯县文化馆群众文化用房面积达2800平方米,在满足10支馆办文艺团队排练需求的基础上,仍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厅利用率较低。公共文化场馆不得对外出租,闲置浪费很可惜。当地的舞蹈培训机构又在四处寻找场所增设培训点,房租、装修费用压力不小。

何不撬动社会力量,实现互惠互利?闽侯县文化馆尝试将闲置的排练厅免费交给商业机构使用,机构则必须开展公益性舞蹈培训,并提供全年的舞蹈演出服务。

双方签署协议,闲置的排练厅立刻有了人气儿。公益舞蹈培训项目去年一年就吸引2000人次参与。培训机构也很满意。“这里位置好,人流量大,文化氛围浓,招生很方便。”机构负责人郭东英说。

一间排练室,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生动实践。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场所换服务”在闽侯全县铺开。目前,县级文化场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共引进20多家“场所换服务”机构、团队。

福州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里,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厝大宅,从闲置的祖屋变身为大齐书院,成为村里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为激活闲置场所,充实文化设施,福州先后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等10多个文件,各县(市)区也出台配套政策,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接受群众点单,文化服务有效对接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长期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的林敦说,“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需要统筹协调建设、管理、使用三个层面,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格局。”

从创新服务机制到转变服务形式,近年来福州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女儿在学钢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街道文化站提出建议,希望能举办一场辅导讲座。”市民林咏怡回忆,没想到仅隔几天,一场音乐讲座就在水部街道开讲,主讲人还是来自音乐学院的教授,这让“点单”的她直呼“太给力”。

“提高群众参与度,关键在于找准痛点,对症下药。以往政府送戏、百姓看戏的单一模式,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陈思源说,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福州创新“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动式、点单式服务,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是关键。为打破人才瓶颈,2016年4月,鼓楼区招聘非事业单位编制的文化专干,由市一级文化部门统一管理、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基层文化服务场所管理人员短缺、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福州各县区的乡镇(街)文化管理人员从创建之初的442人增至579人,达标率100%;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从2219人增至2538人,达标率100%。

“2019年3月,福州名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秀档次。”陈思源介绍,根据第三方调查,福州总得分为90.0分,群众满意度得分为85.4分,较创建中期的73.3分与72.6分均有大幅提高。

“福州市的实践表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减少程式化的无效供给,建立起公众需求反馈机制,做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宏忠说,在以政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由政府、市场、社会组成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供给机制,鼓励社会文化团体、行业协会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平衡。同时,还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盘活公共文化资源。(记者钟自炜)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