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匹配时代的精神文明——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①
http://wmf.fjsen.com 2018-11-12 08:50:15 来源:人民日报

近期,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发生在公共场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严治党,铁腕正风反腐,干部作风得到空前转变,党的面貌为之一新,政治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增进现代意识、提升法治思维。

从11月12日起,人民日报推出“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系列评论,希望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在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思考人的现代化课题,推动构建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的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编 者

如果长时段观察中国社会的风气变迁,文化史学者可能会用“清新社会”来形容近年来公共场域的改观。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近期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才显得格外刺目,引发舆论普遍谴责。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此类不文明行为的个案,引发网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某种程度上,公众的“义愤”构成了健康社会的免疫力,形成了社会向善的道德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否则,就像有网友批评“霸座”者:“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的确,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乡间大客车或许可以“喊一嗓子、停一脚”,城市公交却必须到站才能停车;熟人社会,很多事还可以“行个方便”,现代社会,尊重规则是对权利的保护。我们要让美德和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场域,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