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营造淳朴友善城乡文化
http://wmf.fjsen.com 2018-11-01 16:49:27 来源:莆田文明网

近年来,莆田市以“移风易俗”为主题推进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挖掘乡贤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用温柔的力量向陈规陋习宣战,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淳朴友善城乡文化。

文明新风扑面来 仙游县石苍乡三举措推进移风易俗

近日,记者从石苍乡了解到,该乡多措并举,注重党员带头,突出宣传教育引导,以“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为抓手,盯住基层抓落实,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掀起树立文明新风热潮。

据悉,该乡充分利用村级阵地、宣传车、发放宣传彩页等形式广泛宣传《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着重发挥榜样导向作用,大张旗鼓宣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事迹。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张,出动宣传车10余车(次),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

同时该乡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婚寿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移风易俗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全乡共评出文明家庭160户,婚事榜样11户,寿庆榜样23户。各村建立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的职能,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此外,石苍乡还在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标准,在全乡确定了92名同志任红白理事会成员,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培养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涵江区发挥乡贤引领 倡树文明新风

近年来,涵江区注重发挥乡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学乡贤、颂乡贤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激活乡贤正能量,让乡贤成为致富的领路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挖掘乡贤文化,传承优良传统。该区将乡贤精神和家风家训有机结合,传唱清朝廉吏江春霖家风故事,倾力打造“廉洁家风展示馆”、“莆阳姓氏源流馆”、“李氏家风家训馆”、“李富纪念馆”等文化教育示范点,弘扬传统文化和廉洁精神,传承廉政文化。以省级侨乡江口镇为抓点,布设莆田市首家“侨乡家风家训馆”,弘扬百年来他们勇闯南洋、历尽艰辛、奋斗拼搏的传统家风,不断提升“重家风,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社会氛围。

培育乡贤典型,弘扬文明新风。持续推进“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基层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树起典型,促进移风易俗,形成乡贤带头写村规、百企结对百村助力扶贫攻尖等良好氛围,有力促进善款“神用”向“善用”的有益转变,新乡贤不断涌现,新风尚得到涵养。

发挥乡贤引领,带动家乡发展。通过“请回来、找出来、用起来”等形式,鼓励保障乡贤集思广益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涌现出了省下寿宴钱捐助养老院的李玉火,有时间就做志愿者的吴春花等一大批“时尚”乡贤。今年以来,该区新增乡贤自发成立各种基金组织6个,组织公益活动23场,修筑爱心村道45公里,发放公益基金263.8万元。协调16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4个贫困村,实现企业对接帮扶重点贫困村全覆盖。

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乡贤带头、干部引领、群众对标跟进,喜事简办、丧事简办、公益为先、慈善为先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勤俭朴素的乡风民风在涵江区逐步形成,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逐渐提升。

仙游县举办工会干部移风易俗工作培训班

10月24日下午,由仙游县总工会主办的全县工会干部移风易俗工作培训班在仙游宾馆举行,来自各基层工会的主席、专干等共95人参加培训。会上,仙游县总工会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明确指出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会议要求各基层工会一定要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精神、《莆田市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意见》和《仙游县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以推动移风易俗各项行动为抓手,利用工会组织的自身优势,以倡导推行“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活动中。

通过专题培训,引导广大职工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破除、根治旧俗陋习,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逐步实现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为建设新时代美丽新仙游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莆田文明网综合)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