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衣食住行40年“进化史” 点滴间彰显文明的进步
http://wmf.fjsen.com 2018-10-31 09:21:24 来源:福州日报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对普通市民来说,衣食住行的“进化”,是这部鸿篇巨著中最亲切可感的一章。从黑灰“的确良”到时尚个性的服饰,从果腹到舌尖上的中国,从蜗居到广厦千万,从难得出远门到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过物质文明的历史长廊,响起的每个足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巨变的回应,也彰显着福州文明的进步。

  中亭街旧貌,当时市民交通工具以自行车为主。(福州市档案馆供图)

  市民乘坐地铁1号线出行。记者 叶义斌摄

衣:从黑灰风格到时尚个性

从单调、保守的上世纪70年代服饰,到蛤蟆镜、喇叭裤大行其道的上世纪80年代流行服饰,再到风格多样、设计前卫的21世纪时装……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衣着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观念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服装不再只是一种生活需要,更成为形象、气质的象征。

“以前,穿得暖是第一位的,马路上放眼望去都是黑灰服装,色彩和样式都很单一。”1960年出生的陈国强家住台江区,他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一件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大家衣服上几乎都有补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衣服的款式和材质陆续增多。“当时流行的确良,多用来做衬衫。”陈国强告诉记者,那时候很多人说的确良衬衫不用刷、不能晒,“其实是舍不得穿,怕洗坏、晒坏了”。

“不仅衣服,几十年前得了一双新鞋,从村头穿到村尾显摆,回来后赶紧拿布擦,再小心翼翼收起来。”陈国强说,大家多是穿塑料凉鞋、布鞋、解放鞋,皮鞋都是“奢侈品”。

如今,人们不仅要穿暖,还要穿得好,穿得漂亮、时尚。时值国庆,走在福州街头,年轻人的穿衣打扮时尚前卫、个性分明,就连老年人的服饰也多姿多彩。

“以前能穿暖就行,现在要穿得舒服、美观,不光是身体的需求,还得精神上得到满足。”陈国强感慨道。

食:从填饱肚子到吃出健康

“螃蟹、排骨、扁豆……”这是市民林愈女士家的国庆节日餐。“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居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当初的填饱肚子到如今讲究荤素搭配、吃出健康,每天都跟过节似的。”林愈说。

“1978年,我们夫妇的月收入加起来才100元出头,现在已经提高到7000多元了,你看变化有多大。”林愈指着自己的工资记录本对记者说。

在林愈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前,市场物资短缺,能填饱肚子已是不易。“日常生活用品全都凭票供应,包括粮票、肉票、布票等,不仅种类少,还限量供应。”林愈说,那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本谈不上存款,到月底都要借钱生活。“每年只有过年时,家里的餐桌上才会出现一些鱼和肉。”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彼时,市场上购物的网点也多了,鱼、肉、蛋等荤菜开始成为家里餐桌上的“常客”。而现在,林愈家门口开了多家大型商超、农贸市场、便利店,商品种类丰富、应有尽有,买什么都很方便。“付款也不用带现金,直接用手机扫码,几秒钟就完成了支付。偶尔不想出门购物时,用手机APP下单,商品半个小时内就送到家门口。”林愈说。

  1983年,苍霞新城。游源飞摄

  2018年,苍霞新城。潘平方摄(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福州日报)

住:从蜗居到广厦

“年内,苍霞新城住宅小区将进行综合整治,为居民打造更加靓丽舒适的社区环境。”家住苍霞新城的唐庆旺读着报纸,面露喜色。

唐大爷有句人生格言:“人呀,走三步,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回忆从前,才知道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69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唐家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大爷告诉记者,他是疍民后代。他的爷爷和祖辈们,过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漂泊生活。到唐大爷出生时,他们总算租到房子,从水上搬到了岸上。

当时,他们一家人就租在苍霞的棚屋区里,木板墙四处漏风,要经常用纸一层层地糊在墙板缝隙上。“夏天闷热,晚上只能在自家门口或堤坝上席地而睡。冬天漏风,往地上铺上稻草垫子就睡了。”唐大爷说,他就在不足9平方米的房子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屋内没有吃饭的地方,一家人三餐都是坐在门口解决的。

2000年,幸福来敲门了,苍霞棚屋区正式动迁。一年间,苍霞新城41栋住宅楼拨地而起,片区面貌焕然一新。唐大爷说,拿着钥匙打开新房那一刻,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他的爷爷在水上漂泊了一辈子,他的父亲在木板房里租住了一辈子,而他从9平方米的棚屋住上了60平方米的现代公寓。“手上拿着的,是从祖辈到现在的第一本产权证,能不激动吗?”唐大爷说。

18年来,政府对苍霞新城进行了多次整治,不断完善公园、健身场所、消防等设施,居民不但居有其所,而且越住越舒适。

“过去有多艰苦,现在就有多满足。”唐大爷说,目前,全市推进城区连片旧屋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他的儿子也搬进了更大、更新的高层住宅小区里,居住条件一代比一代好了。

行:从难得出远门到说走就走

这个国庆假期,69岁的摄影师陈德琨打算挑个全家有空的日子,自驾去永泰云顶住两天。“没有提前计划,一家8口人4辆小车,想走就走。”陈德琨说,从“互济”买自行车,到一家4辆小车,生活巨变也在他身上发生着。

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交通不便,陈德琨没怎么出过远门。他说,当时月工资才20多元,而一部自行车在170元上下,为早点骑上车,刚工作的他和同事成立“互济会”,把工资凑一起,每月抓阄领取,才提前骑上了新车。蹬着脚踏,听轮毂飞转的声音,那心情无比美妙。自行车载着他穿行大街小巷,拍下了“自行车大军”、摩托车骑手、第一代红色夏利等老照片。

上世纪90年代初,新单位给配了摩托车。“从家到单位不到8公里,以前骑自行车累得直喘气,还要花近1小时。”陈德琨感叹,骑上摩托,福州城“缩小”了,摄影题材也更广泛了。

55岁那年,抱着老来“潇洒一把”的念头,陈德琨考取了驾照,退休后第一年成为了福州几百万车主之一。闲时,叫上老友扛上相机,说走就走。世界变“大”了,平潭岛的海上日出、霞浦的渔舟唱晚、永泰的云雾仙境……福州及周边许许多多美景都进入了他的镜头。

现在陈德琨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小车、电动车“长短途”搭配,公交网络越织越密,外出有高铁、飞机,偶尔赶赶时髦,扫码骑上一辆共享单车去兜风、健身。前年地铁开通,爱尝鲜的他乘坐了好几次,“又快又稳,尤其适合老人家,等我开不动车的时候,地铁也连线成网了,乘地铁和公交,老年生活依然多姿多彩。”陈德琨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稿件来源:福州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