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如人,贵有品。文明的基因深植在三明这个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发祥地。1984年,第一次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全国向三明学习,三明向全国学习”,这座山区小城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而闻名全国。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丁关根等多次视察三明,给予高度肯定。三明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同志曾如此评价三明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我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的历程中,三明市见识早、起步快,工作开创性的经验是全国性的,贡献是载入精神文明建设史册的。
作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城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三明开启了文明创建的步伐,并打造了很多首创经验:“六联六建”“门前三包”“道德评议”“市民文明业余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三明作为“文明摇篮”的称号不胫而走。
如今,顶着“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三明,文明已融入城市基因,涵养这座城市向善向上的发展正能量。青山环绕、碧水如练,文明之歌在三明一代代地传唱着。
“三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先走一步”
位于东新六路的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有几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明开展“全民礼貌月”活动的老照片,军民干群舞帚挥锄的劳动大场景,自有一种恢宏气势。
三明在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被列为第一个、第二个全民文明礼貌月试点城市,当时作为省委试点“治理脏乱差”、团中央试点“三优一学”,均取得极大的成功。老照片里传递出的那份火热豪情至今打动人心:全党全民动员起来,各级领导亲自动手。10支专门队伍分线作战;清洁卫生活动声势浩大;领导同志深入一线示范鼓劲,一些领导甚至到门店当营业员,在文明待客上率先垂范……
当时的三明作为一座工业城市的建设历史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人们常说这是一座“解放后我们党亲手建起来的新型城市”,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先有工业后有城市的三明,长期“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城市基础设施、生活设施薄弱,城市管理不完善,有着“脏乱差”的城市通病,同时,人心思去成为城市建设最大的危机,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后几年,每年有不少知识分子、技术工人调离三明。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工作应该做什么?三明当时的领导想法有点不同:不只抓生产,更是要当好市民的后勤部长。从建起街居网,解决办事难到广开门路,解决就业难;从解决住房难到解决购物难;再从解决行路难到解决休憩难……三明从1980年开始的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坚持多年,逐步改变了当时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大工地”状况,让三明呈现出新兴城市的样子来。
彼时的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一次对精神文明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铿锵有力的话语,化作政策的春风,吹拂过三明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唤出一派新气象。
“三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先走一步!”时间定格在1981年3月,一场500多人参加的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会上提出,要“积极探索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下大力气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在“五讲四美”活动的大旗下,三明大搞城市绿化美化,推行“门前三包”整治环境卫生,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市民文明学校,创建文明单位,着力解决老百姓住房难、行路难、购物难等问题……
龚人左先生在《亲历三明改革大潮》一书中记录:1979年11月至1983年5月,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半时间,三明市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面貌大变样,更重要的是市民精神风貌大变,从原来人心思去转变为对三明美好前途充满信心,乐于扎下根来奋斗终生;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蓬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