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愿将心血化时雨 笑看残木也成材
http://wmf.fjsen.com 2018-07-19 08:51:47 来源:省委文明办

我叫付心知,是一名有听力障碍的聋人教师,现任教于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非常感谢省文明委授予我这么高的荣誉,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下面,我就把自己任特教工作的几点体会向大家作个汇报。

第一、任特教,是我一生不悔的选择。4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去了我的大部分听力,从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平坦的人生之路。在无数师友同学的关爱和帮助下,我学会用坚强抵御绝望,用勤奋弥补缺陷。2003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了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我想用知识帮助那些和我一样遭遇不幸的孩子们。开学的第一课,看到聋哑孩子用手语热切地呼唤“老师”,那是一个把拇指贴放在胸口上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我从事特殊教育的热情,转化成了一生的事业追求和沉甸甸的使命责任:我想,我要把青春献给这些聋哑的孩子,我要站在他们人生的起点上,为他们加油、呐喊、助威!

第二、勤探索,三尺讲台有快乐也有幸福。从教以来,我努力探索适合聋生的教育教学模式,认真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细节。探索的过程充满艰辛,也充满快乐和幸福。我的语文课越来越受聋生的欢迎,在2015年福建省听障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和我的聋哑学生获得了一等奖。为了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我负责主持了多项省、市级听障教育课题研究,2018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为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我克服工作超负荷、身体虚弱和听力障碍的困难,主动担任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并开通微信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为新教师、青年教师解疑释惑。经我指导过的青年教师,有的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有的在全国论文大赛中获奖,有的在省、市级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特等奖,这些都带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感。

第三、助贫困,用爱给人以希望与力量。残疾学生中有些家庭生活贫困,有些智力低下,有些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仅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心灵的关怀和实际的物质帮助尤为重要。2004年,我班上来了一名因病致聋的学生,他难以接受如此残酷的打击,不愿学习手语、不愿和同学手语交流,感觉前途渺茫、万念俱灰,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为了让他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确立奋斗目标,我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帮他放下包袱,解开心结。这个孩子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2011-2014年,我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班上一名生活贫困的聋哑智障学生。我为她修剪刘海,让她也有同龄女孩的那份美丽和清爽;为她添置棉衣,让她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为她买月饼水果,让她在节日里不觉得孤单。她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拖鞋、袜子等,只要缺少了,我就马上给她买。我无条件地爱她、帮助她,只因为她是我的学生,因为关爱学生是我做老师的职责。

第四、广呼吁,当好残健相融的联络员。生活关闭了聋哑孩子通往世界的一扇门,如果没有人帮助打开另外一个通道,这些孩子就可能永远被世界拒之门外。为了真正地实现残健融合、更好地让聋哑学生回归主流社会,2004年起,我为来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社会实践的全市中小学生义务演讲20多场,呼吁健全生走近残疾学生、关爱残疾学生,同时,向健全生展示了残疾学生所特有的身残志坚、奋发图强等优秀品质。很多来参加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因为听了我演讲,产生了走近同龄残疾学生的热望,他们开始与盲聋哑学生建立书信联系,开展“手拉手”活动,书写了青青校园中大爱无边的动人篇章。

第五、育人才,久久为功残木终将变用材。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聋哑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自我期待偏低,自信心也很弱。身为一名聋人教师,我最清楚、最了解他们,也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因为我明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会对聋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一方面,我在工作生活中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不厌其烦地为聋生介绍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激励聋生勇敢面对缺陷,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以知识垒高自己、以品行赢得尊重、以成绩回报家庭和社会。十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先进班集体,所教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佳奖,更为高校输送了40多名聋人大学生。

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贵在信念坚定、初心不改。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育残成材是我不竭的精神动力,我愿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默默耕耘,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的聋哑学生、献给我热爱的特教事业!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