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9日讯(福建日报 朱锐敏)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论述给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朱子家训》是朱熹治家的重要原创经典之一。
《朱子家训》成文于800多年前,见诸《朱子大全集》和《紫阳朱氏宗谱》等典籍中,它是朴实家教不可多得的典范。《朱子家训》全篇虽仅300余字,却传承并升华了中华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揭示了不同人生角色应遵循的本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尊老爱幼、诚信于友。
听祖辈们说,解放前,多数朱子后裔家中,必悬挂着从族长家拓印来的朱熹“对镜写真”自画像和抄写的《朱子家训》,他们念起《朱子家训》来多是滚瓜烂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朱家长辈们历来都是以《朱子家训》为座右铭,教育鞭策子孙后代,作为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作为教育子孙后代“训条”,流传了几百年的《朱子家训》,其影响当然不限于朱氏家庭,而是和现在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也相当吻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家庭的和谐。《朱子家训》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所谓“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要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当代教育条件越来越优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都知道“子孙不可不教”,认识到“诗书不可不读”,也认同“礼义不可不知”。但是,有些人往往重前者轻后者,对子女学业成绩关心较多,对子女思想品德指导过少。甚至有的父母本身行为不良,直接对子女造成不利的影响。
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朱子家训》的思想精髓在现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们在建设和谐家庭,教育子女时,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子女以示范。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3-28邵武水北街道: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宣传活动
- 2016-03-28连江县委文明办发动百人爱心助孤行动
- 2016-03-28发掘农耕文明 留住乡愁
- 2016-03-28面对文明瑕疵 不可一叶障目
- 2016-03-28为“朋友圈”植入文明基因
- 2016-03-28“唱收唱付” 三言两语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