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为时代“泼墨”是文艺的使命
http://wmf.fjsen.com 2014-10-27 15:19:30 徐云方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文以载道当流芳。每种事物都有它的使命,尤其是文艺创作,它启人心智,引领社会价值,因此,它应该当仁不让地担起为时代“着墨”的重任。唯有此,作品才经典,才能流传百世不褪色。

时代主题在不断变换,而生活在每个时代的人都应该为这个时代放歌,不管你有几分力量。时代感的最好例子是古诗词的创作,唐初,帝国初创,人们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杀敌,于是就有人高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积极的爱国情怀。盛唐李白,遍历山河,挥毫泼墨,一吐秀口半盛唐,为时代唱响和平。晚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凄厉厌战,感叹民生,忧国忧民,跃然纸上。这仅仅是文艺为时代而歌的一角冰山,古往今来,但凡大儒大家,都是唱响时代的好手,鼓与呼中把握时代脉搏,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共进退这是文人的职责,也是文艺的灵魂。

文艺作品应为时代“泼墨”,什么才是顺应时代的好作品呢?如一部好书能启人心智,催人向上向善,即便不能放之四海而行无疆,至少能够对部分人群产生影响,不用深远,能够有所感悟启发,回应时代即可。文艺作品要“以事实为蓝本,以时代为背景”,还原真实,让人读来可亲可爱,晦涩难懂只会增加它的收藏价值,与时代并无太大的益处。文艺作品要发乎于心,“为赋新词强说愁”,曲解了创作的目的和意义,这样的作品要么脱离实际,要么矫揉造作,与时代亦无益。大凡精品,往往有感而发,是作者内化情绪对外界的反应,是真实的发声体。

为时代“泼墨”是文艺的责任,这是由文艺作品的性质所决定的。流芳百世的作品,如《红楼梦》,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研究价值,这些文艺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追求——守道。传世的经典都有这样的优点,它是作者的经历和别人眼中的国家发展历程的综合,可以说,不是历史,但一部好作品就是一部时代发展史,字里行间,墨香透出的是变迁社会此起彼伏的动态感和音符律动。

其实,文艺创作有诸多功能,自娱自乐也好,渡人济世也罢,都是在不经意间被打上时代的印记。只要文艺工作者心怀天下,或者拥有真善美的任何一样品质,这些品质都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因此,说到底,文艺作品的真正操盘者就是文艺工作者。作者的品行就是作品的品行,作者端则作品正,因此,文艺创作是一体性创作,从文艺从业者的品性熏陶到作品的框正取真,这都应该是文艺的关注点。

为时代“泼墨”,就是“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为往世继绝学”,时代感是文艺的生存价值和收藏价值,赢得眼前、输了未来或者当下无意义、未来值千金的文艺作品都不是合格的文艺作品。文艺当有道,文艺当趋时,这才是文艺的历史使命。(徐云方)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0-27要不断提升“为善美而文艺”的能力
  • 2014-10-27文艺创作应扎根泥土立足生活
  • 2014-10-27让文艺洋溢出法治气息
  • 2014-10-27文艺要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 2014-10-27文艺创作应有“道德底线”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