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养院医生到山村走访病人宁养院医生到山村走访病人。。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林智岚)
编者按
今年1月,本报《政文》版推出《守望我们的价值标杆》专栏,率先在省内媒体中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为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报道的影响力与可读性,专栏今起重点宣传一批守望相助的女性典型,通过挖掘身边“慈母、孝女、贤妻、善邻”的感人故事,展示典型所蕴含的正能量,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晚期重症患者,行走在通往天堂的阶梯上,其实比常人更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精心的照料。14年来,因为福建省立医院宁养院医护人员的奉献,6000多名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以感受人间的真情与关爱,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
2002年12月,由李嘉诚基金会提供资助,省立医院宁养院成立,为最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免费送上护理指导、心理辅导、止痛等服务。
把美好留在最终的记忆里
省立医院宁养院办公室主任张晓芹,曾在省立医院血液科工作。“当时,一个高三的花季少女得了急性白血病,医院用尽办法都无力挽回。”她离世的那天,全班同学都来送她,同学们手捧蜡烛,在病房门口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女孩留下一封遗书,只有这么几个字:“妈妈,我不想待在冰冷的病房,我想回家。”作为医生,张晓芹看多了生死,但这封遗书,却深深地撼动了她。“晚期的重症患者究竟想要什么,我们明白吗?难道他们只能沉默地接受治疗,只能无奈地挣扎在病床上,从此与美好绝缘了吗?”
宁养院一成立,张晓芹欣然前往。“我们要让晚期重症患者减轻病痛,教他们在生命的逆境中起舞,将人间的美好留在他们最后一刻的记忆中。”凭着真情和爱心,宁养院医护人员14年来不停地奔波于福州五区八县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行走在陋巷昏暗的阶梯上。
宁养院工作室里有一面墙,患者的资料做成卡片插在上面,而患者病逝后,卡片会被取下。每天都有“新人”来到宁养院,每天也有人溘然离世。宁养院一天服务对象有90至120人,所有工作都由8名工作人员完成,包括3名医生、2名护士、1名司机、1名文员,另外还有1位义工。宁养院规定,病人办好手续的10个工作日内,医护人员必须上门出诊,每天上午走访3-4个病人,每个人不能少于30分钟。除了每天轮流上门出诊外,还有门诊服务、咨询服务、护理常识指导等。
“面对的是最痛苦的病人和残缺溃烂的肢体,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胜任不了这样的工作。在选择工作人员时,除相关专业素养外,还有3个附加要求:有爱心和阅历;会沟通,表达能力强;没有与病人发生过纠纷。”张晓芹说。
一位患者家属来宁养院代姐姐领药。“对于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宁养院是我们的最后希望。”
给患者带来人间的善良
宁养院在实施宁养救助计划中,不仅要尽量减轻癌症对病人身体所造成的巨大痛苦,更要从精神上安慰病人,解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痛苦。“晚期癌症患者,除了身体疼痛,还有心理的痛苦,往往有很多纠结放不下,我们要帮助他们放下心中的千千结。”张晓芹说。
有一对老夫妻,丈夫得了晚期癌症,经常与妻子怄气。宁养院的医护人员多次沟通劝解,终于使丈夫卸下沉重的心灵枷锁,安然离世。
平等的关怀,是患者除了止痛药以外最需要的东西。告别患者前,她们会说:“我们很快会再来看你。”宁养院的医护人员出诊一两次后,患者就将他们当成亲人,说出心里话、回忆自己的一生、诉说自己的遗憾、解开心中的郁结……
福州马尾一位30多岁的女病人,身边只有一个15岁的女儿。她担心女儿年幼无法料理自己的后事,为此忧心忡忡。宁养院的医护人员联系了马尾一家医院,在患者生命的最后2天,将她送进医院,由医院免费替她处理后事。宁养院人员还替患者的女儿,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免费供她吃住。15岁的孩子给宁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谢谢善良的你们,给了我们最无私的帮助,今后我也会像你们一样,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每天,宁养院都会接到家属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们攀谈。“患者去世我们的服务还不能算结束,要做到家属放下包袱、患者和家属生死两相安为止。”张晓芹说。
在宁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齐心努力下,晚期癌症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存活2至3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一位2010年3月来到宁养院的依伯至今健在,今年已经84岁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6-23让养老普惠公平之旅续航
- 2014-06-17让养老充满文化味
- 2014-06-05河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爱心食堂有免费的午晚餐
- 2014-05-19石狮农村居家养老:老人舒心,孩子放心
- 2014-04-28南平:孤寡老人病发无依靠 村干部伸援手帮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