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为“高考状元”建档是另类炒作
http://wmf.fjsen.com 2014-06-17 16:01:32 杨国栋 来源:四川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哈尔滨市档案局(馆)决定建立哈市“高考状元”档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档案监督指导工作人员走访了市教育局、哈三中等单位,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高考状元”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建档要求。包括新闻媒体报道材料和重点高中考生报考材料在内的2009年至2013年市“高考状元”档案正式被接收进馆,填补了馆藏档案的空白。(6月16日《生活报》)

教育部发言人多次表示:“各地教育部门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状元,也真诚地希望大家不要炒作高考状元。”至少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叫停“炒状元”,高校也不得对新生成绩进行排名。按理,除了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其他人包括学校和“高考状元”本人在内,都不应该知道谁是“高考状元”。

可是,教育部的这一要求早已被各地相关部门置若罔闻,高考成绩公布当天,各地各科目“高考状元”的名单就会在媒体和网站上公布,一些消息灵通的媒体,不仅掌握了“高考状元”的个人情况,连采访都提前完成了。所以才有了包括新闻媒体报道材料在内的完整一套“高考状元”档案。否则,即使哈尔滨市档案局(馆)想建立“高考状元”档案,恐怕连谁是高考状元都不一定清楚,更别说去收集各种相关材料了。

且不说将“高考状元”档案接收进馆,与民生领域究竟有何关系,能让老百姓得到什么好处,2009年至2013年的哈市“高考状元”,不是仍在高校学习,就是刚参加工作,就算个人能力再出众,对社会恐怕也谈不上什么贡献。何况从历史看,“高考状元”真正出人头地的人也不多,多数都泯然于众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就指出,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状元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既然“高考状元”除了在一次考试中获得头名(且这一排名还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在内,毕竟第二、三名与其差距可能只是一道选择题,作文题换个老师阅卷,结果也可能截然不同)外,无论是日后发展还是现实贡献,都远比不上本地先贤和英模人物,为什么能获得和他们同等的待遇,单独建档进馆?如此做法,对鼓励在校学生发奋学习,事实上并无多大意义,倒是会进一步推动应试教育,让学校更为疯狂地投入到制造“高考状元”的竞争中去,也让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同时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