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扶我卡”将爱与道德妥善安放
http://wmf.fjsen.com 2014-06-13 16:25:45 赵雪梅 来源:四川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6月11日,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街道党工委工作人员为百名老人佩戴“扶我卡”,他们再也不用为出门跌倒没人扶犯愁了。“扶我卡”长11厘米,宽8厘米,卡的正面有老人的照片、出生年份、病史及老人的声明;卡的背面有老人亲属联系电话、居住地和救护电话。卡的正面还有四个大字“请您扶我”,从法律角度讲这四个字就是佩卡老人向搀扶的路人发出的邀请,出了问题与扶者无关。(6月12日《黑龙江晨报》)

2013年华丽的春晚上演了一部触碰人心的小品《扶不扶》。该小品通过精彩的演绎,将一直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了舞台。即便小品曾经撼动人心,可是在现实面前,许多人还是担心被诬陷而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随后在“道德何处安放”的良心拷问下,各地积极思考,用尽办法想要扶起被居心不良者利用的道德。然而不管是网络呼吁,还是老人亲自解释,人们总怕担责的思想,局限了本该传递的关爱。而“扶我卡”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当社会中的冷漠让道德成为了稀有资源之时,这个温暖的“扶我卡”,带来的何尝不是一种最基本的理解与关怀呢?

社会需要爱,需要不断地传递爱。当老人摔倒后无人施救而导致死亡的例子,成为了触碰人们心底的一种警示之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怎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我们需要被扶起,我们需要关爱呢?在危急关头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没有错,可是在没有危及个人安危的时候,置老人求助的眼神于不顾,却是一种自私冷漠和践踏道德的行为。

今天“扶我卡”的诞生,成为了化解“扶与不扶”这一道德尴尬的重要手段,值得点赞。“扶我卡”是开启道德救助的一把钥匙,更是温暖人心的一种精神动力。当老人们心满意足的佩戴着“扶我卡”,走在大街小巷,让道德重新熠熠生辉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帮助他人又不用担心被人诬陷,来得更踏实和温暖?

单看社区为老人们佩戴“扶我卡”,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保障老人出行安全的一种措施,是老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之下的一种求救信号,可是,结合着“扶与不扶”的社会问题来看,佩戴“扶我卡”却又是一场最直接、最激烈、最严肃的道德宣言。

说到底,“扶与不扶”原本就不应该成为困扰公众帮助老人的一种心理焦虑。可是在讹诈面前,人们却又不得不对助人为乐望而却步。而“扶我卡”打破了道德滑坡的僵局,把理解和关爱注入了社会,从根本上释放了人们身上的善良,让道德不再“无处安放”。面对各地难绝的 “不扶”事件,我们何不取取经,用“扶我卡”的直接与朴实,来扶起被人们忽略的关爱与道德呢?(赵雪梅)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